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由于溶栓治疗的广泛开展,AMI的病死率有了明显下降。有人认为左室功能决定AMI早期及远期生存率,有人则认为,溶栓治疗降低AMI病死率并非通过限制梗塞面积和改善左室功能,而是通过防止左室扩大所取得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溶栓治疗对限制MI面积、改善左室功能及减轻左室扩大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自1990年7月~1992年10月,我科以静脉溶栓治疗AMI的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1)持续胸痛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2)相邻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前壁≥0.2mv;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光免疫治疗(PIT)能否选择性提高人眼黑色素瘤细胞的光毒作用.方法:单克隆抗体IG12连结光敏物质CMA,形成免疫连结物(McAb-CMA),以评价其对体外人眼黑色素瘤培养细胞OCM431的光免疫治疗作用,RPMI1846黑色素瘤细胞与单克隆抗体IG12无交叉反应,作为对照组.氩离子-染料激光波长654nm,连结1mm光导纤维,光斑大小35mm.靶细胞和对照细胞的存活率用MTT法测定.结果:靶细胞OCM431预先与McAb-CMA培养,激光照射剂量5~40J/cm2显示靶细胞存活率随着激光剂量增加而明显降低.在相同激光照射剂量下,增加McAb-CMA的剂量,细胞存活曲线亦随着降低,当McAb-CMA的量增加超过6.7μmol/L时,肿瘤的光免疫杀伤作用趋平缓.对照细胞(RPMI1846)给予相同的照射条件,在激光剂量40J//cm2时仍有74%±2.6%细胞存活.结论:这一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IG12 PIT可选择性提高人眼黑色素瘤的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131 I-抗CEA单克隆抗体卵巢癌病人放射免疫显像体内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31I-抗CEA McAb(C50)卵巢癌病人放射免疫显像中血药动力学的特性。方法:43例卵巢癌病人放射免疫显像前后分别测定血清中CEA含量,标记抗体循环血液中分布,T/NT比值,标记抗体放射性半排时间及病人人抗鼠抗体的产生。结果:标记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浆蛋白中,^131I-C50循环血液中的半清时间平均为23h,尿中放射性半清时间为24h,卵巢癌病人在接受标记抗体后2-3周即可产生人抗鼠抗体,在体内至少维持9月以上。结论:标记抗体血药动力学的研究可指导放射免疫显像的应用,抗鼠抗体的产生影响了二次显像效果,限制了鼠源性单抗的反复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 ,放射治疗仍是治疗早期霍奇金病 (HD)的主要方法 , 、 期霍奇金病单纯放射治疗后能获得很好的疗效。霍奇金病现代放射治疗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了 HD的正确照射剂量 ,肿瘤根治量为 35 0 0~ 4 5 0 0 c Gy/4~ 5周 (放射野内复发率 <4 .4 % ) ,预防照射剂量 3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建立兔色素性脉络膜黑素瘤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4种黑素瘤细胞株(B16F10,RPMI 1846,IIB,OCM1)种植于206只大白兔眼中以建立脉络膜黑素瘤,其中172只动物注射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进行免疫抑制,34只作为对照.肿瘤碎片(或细胞悬液)经巩膜种植于兔眼脉络膜下腔,用间接眼底镜、超声和眼底照像进行观察.结果4种黑素瘤细胞株中,B16F10和RPMI 1846生长较快,典型肿瘤生长3~4mm需2~3w,OCM1和IIB生长缓慢.肿瘤生长的位置和形状与种植的肿瘤碎片或细胞悬液有密切关系.结论采用B16F10细胞株以肿瘤碎片种植建立的兔色素性脉络膜黑素瘤模型,其肿瘤形状和生长速度有利于临床对眼黑素瘤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食管多原发癌系指同时或先后发生于食管不同部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癌灶,临床上较少见。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多等中心放疗技术治疗3例食管多原发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1:男,56岁,以胸中下段食管癌入院。病变长4cm,病理活检为鳞癌,浅表淋巴结(-)。先给前后对称野肿瘤上下分别放3cm和4cm,15MV-X线照射,肿瘤剂量(DT)达40Gy/20F后改为右前、左后等中心照射野,DT达50Gy时复查发现颈下段至胸廓入口处出现长约3cm的髓质型充盈缺损,食管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鳞癌。两病灶间距约8cm,再设上段病灶及锁骨上区前后T型野,照DT36Gy/18F后改为右… 相似文献
18.
19.
选择24例未经治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新鲜肿瘤标本,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测定DNA含量的3个主要参数,异倍体(aneuploid)、DNA指数(DNA Index,DI)和S期细胞比例(S-phase fraction,SPF),探索3个参数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4例喉鳞状细胞癌中,异倍体检出率为83.3%(20/24).DI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5).SPF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提示:(1)DNA异倍体是喉鳞状细胞癌的重要特征之一;(2)DI和SPF可作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