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构建人NGF-β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子鼠脊髓神经干细胞内的表达.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脑肿瘤旁组织总RNA中扩增出750 bp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经酶切鉴定产生750 bp和5.2 kd)的片段,完成序列分析.分离培养E14子鼠脊髓神经干细胞,以非脂质体转染试剂FuGENE HD介导质粒peDNA3-hNGFb转染培养第3代的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鉴定NGF-β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RT-PCR产物为750 bp的片段,重组质粒peDNA3-hNGFb经双酶切产生750 bp和5.2kd)的片段,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完全一致.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NGF-β能在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peDNA3-hNGFb真核表达载体,其转染的子鼠脊髓神经干细胞能正确表达NGF-β.  相似文献   
22.
亚低温对继发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宇  Zhao HY  赵洪洋 《医学争鸣》2007,28(10):954-956
0 引言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2位,病死率却达30%~50%左右[1],居第1位.我国每年因外伤致死者约10万人,伤数百万人,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海马生化物质的变化。方法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5例,利用1H-MRS测量两组双侧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磷酸肌酸复合物(Cr)含量,计算NAA/Cr和CHO/Cr的比值。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双侧海马NAA/Cr的比值(左侧2.05±0.14,右侧1.98±0.17),低于正常对照组(左侧2.19±0.13,右侧2.17±0.14),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HO/Cr比值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左侧1.30±0.12,右侧1.25±0.18),高于正常对照组(左侧1.04±0.15,右侧0.95±0.1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海马可能存在神经元的缺失或功能损伤,并且伴有膜磷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4.
脑膜瘤瘤周水肿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新治  张建军  司赟  赵沃华  赵洪洋 《浙江医学》2006,28(5):343-344,348
目的探讨脑膜瘤瘤周水肿程度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2例脑膜瘤术前瘤周水肿程度与术中肿瘤分离难易程度、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血管瘤型脑膜瘤、恶性及低度恶性脑膜瘤瘤周中、重度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脑膜瘤(P<0.01);脑膜瘤周围水肿越严重,术中脑膜瘤的分离难度越大(P<0.01),同时复发率也较高(P<0.05).结论脑膜瘤周围水肿程度与手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技巧,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改善术后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7例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 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25例患者症状改善,2例上肢肌力下降和声音嘶哑症状加重.术后随...  相似文献   
26.
翼点入路经终板切除鞍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索利用终板切开更好地显露肿瘤,争取对颅咽管瘤和巨大垂体瘤、胚胎瘤、脑膜瘤实施全切手术。方法 自1994年至1998年所施行的347例鞍区肿瘤中,有44例需切开终板行肿瘤切除。视交叉前置和侵及三脑室前部的肿瘤是施行终板切开的适应证,此种情况可在术前MR片上获取有益信息。终板切开前,仔细地解剖侧裂池、颈动脉池、视交叉池,分离切断蛛网膜连结是暴露终板的前提条件。沿同侧视束切开终板、注意辨识和保护视交叉及对侧视束是防止术后视力下降、视野缺失的关键。肿瘤的囊内分块切除,联合间隙1、间隙2,牵引剥离肿瘤是既能全切肿瘤,又能防止术后下丘脑、丘脑受损的有效方法。结果终板切开结合间隙1、间隙2切除鞍区肿瘤,全切率达84%(37/44),其中颅咽管瘤全切率为94%(29/31),垂体瘤为89%(8/9)。术后死亡率为14.6%,死因多为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癫痫。结论 终板附近有下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此区手术如方法得当不会损伤上述重要结构,并能达到全切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血红素氧合酶 1(HO 1)及血红素氧合酶 2 (HO 2 )在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模型 ,对 6 6只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进行HO 1、HO 2免疫组化染色及病理学研究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计算两者表达水平。结果 栓塞后 30min大鼠皮质及海马即有HO 1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表达 ,且随着时间推移HO 1的表达逐渐增强 ,到栓塞后 12h达峰值 (P <0 0 1) ,以后逐渐下降 ,栓塞后 1周仍有HO 1表达。HO 2在正常大鼠及梗死大鼠脑组织内均有表达。栓塞后不同时间段 ,HO 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但HO 2表达呈动态变化 ,2 4h时最高 (P <0 0 1) ,以后逐渐下降。结论 脑缺血时脑内HO 1、HO 2表达的不同变化 ,是脑组织对损伤恢复重要的机制之一。HO 1修复受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而HO 2在于维护正常细胞的稳定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过表达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第二个线粒体来源的半胱氨酸酶的激活剂(Sma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携带人Bax基因的过表达质粒转入SH-SY5Y细胞(转染组),同时设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通过G-418筛选后获得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克隆。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免疫印迹法法检测细胞中Bax、Smac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ax、Smac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结果转染后用G-418持续筛选2周可获得G418抗性的细胞克隆。Smac主要分布于胞质,Bax主要位于细胞核。转染组SH-SY5Y细胞Bax蛋白表达水平(1.067±0.036)较空载体组(0.436±0.035)和未转染组(0.444±0.046)显著增高(P〈0.05);转染组Smac蛋白表达水平(1.408±0.044)相比空载体组(0.708±0.021)和未转染组(0.748±0.041)显著增高(P〈0.05);空载体和未转染组细胞Bax和Snac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转染组较未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外源性Bax基因转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并稳定过表达,能够上调Smac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bcl-xL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和RT-PCR分别检测44例间变星形细胞瘤、45例胶质母细胞瘤和26例Ⅰ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bcl-xL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bcl-xL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间变星形细胞瘤中为86.40%,胶质母细胞瘤中为91.1%,与Ⅰ级星形细胞瘤的38.5%相比,差异显著(P<0.01)。bcl-xLmRNA相对含量在间变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中分别为0.89±0.26和0.93±0.21,与Ⅰ级星形细胞瘤的0.63±0.23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bcl-xLmRNA和蛋白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其高表达可能与胶质瘤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脑水肿是指脑组织的含液量增多而引起的脑容量增加,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有害因素的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最常见的非特异性反应。许多病理过程如缺氧、创伤、辐射、梗死、炎症、肿瘤、中毒等均可伴发脑水肿。脑细胞间隙和血管周围间隙液体增多称为脑水肿,而脑细胞内液体的积蓄则为脑肿胀。早期有学者提出脑肿胀和脑水肿是不同概念。其实两者并无本质区别,都是由于水肿液积聚而致脑容量增大,所不同的只是水肿液的分布和蛋白质含量。此二者可发生于同一疾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到后期往往同时存在,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不能区分,故统称为脑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