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呼吸内科518例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病原学检测及药敏情况,并分析细菌耐药原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呼吸内科518例住院病历的主要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测及药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以感染性疾病为主,病原学送检率为75.78%,阳性率为10.43%,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酵母样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385例做细菌培养+药敏,送检率75.78%,其中阳性53例,阳性率为10.43%。413例患者好转,60例治愈,22例死亡,18例未愈,其他5例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我院呼吸内科病原学送检率较高,阳性率较低,其中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形势严峻,应进一步提高送检标本的质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改善耐药现状。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我院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12月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400例住院患者,对其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加以分析。结果: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达93%,阳性率为35.7%;排名前5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84.6%,肺炎克雷伯及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率分别为56.7%和66.7%,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68.4%。结论:我院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患者的检出菌株均为院内感染常见的致病菌,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CT影像所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完全缓解后肿瘤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接受放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后且通过定期复查和随访确认肿瘤复发情况。最终入组77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训练组(38例无复发和11例复发)和验证组(19例无复发和9例复发)。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2周进行增强CT扫描,分别提取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的食管癌病灶组学特征参数,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进行数据降维筛选关联特征,通过逻辑(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并利用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DCA)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通过特征降维在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内分别筛选出4个、5个和5个组学特征用于建模。基于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CT影像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训练组中取得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952和0.959;在验证组中取得的AUC分别为0.708、0.930和0.918。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动脉期和静脉期CT影像的组学模型相比于基于平扫期CT影像的组学模型...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我院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收集我院2008~2013年银杏达莫注射液ADR报告,对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新的/严重的比例、联合用药、ADR累及器官、临床表现、ADR结果及关联性评价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6年间我院上报的银杏达莫注射液ADR共38例,其中严重ADR 4例;78.95%用药符合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证,21.05%超说明书用药;其中42.11%的患者单次用量超过说明书推荐的剂量;97.37%的患者溶媒量使用不足;5.26%的患者联合使用其他药物。结论:超适应证用药、联合用药、用量不适宜、溶媒选择不适宜是导致银杏达莫注射液ADR发生的原因。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与溶媒使用,不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颈椎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2年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颈椎减压手术386例,对临床上有关治疗效果的数据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在386名患者中术后共发生脑脊液漏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前路4例,后路2例,年龄392012年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颈椎减压手术386例,对临床上有关治疗效果的数据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在386名患者中术后共发生脑脊液漏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前路4例,后路2例,年龄3973岁,平均(56±14.51)岁。术后4例173岁,平均(56±14.51)岁。术后4例13 d发现脑脊液漏,2例第83 d发现脑脊液漏,2例第810天发现。2例采用切口旁引流,3例采用腰段蛛网膜下腔引流,1例采用加压包扎。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10天发现。2例采用切口旁引流,3例采用腰段蛛网膜下腔引流,1例采用加压包扎。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2.5年,无切口感染及脑脊液囊肿形成。结论: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脑脊液渗出较多时,可采用切口旁引流和蛛网膜下腔引流,渗出较少时,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为RO的MRI资料(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病灶均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位于左肾者6例,右肾3例,平均直径3.8cm。所有病例均起自肾实质,7例突出于肾轮廓之外,2例邻近肾门区。2 MRI征象:9例T1WI同相位均呈低或等信号,7例反相位无明显信号减低,2例反相位见片状信号减低;抑脂T2WI均呈稍高或高低混杂信号;D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3例见"星芒状"纤维瘢痕。动态增强:7例动脉期中度不均匀明显强化,其中6例静脉期、延迟期持续强化,1例出现"节段性强化逆转"征象,1例静脉期廓清。2例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轻度强化。2例中心瘢痕动脉期无强化,静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期呈稍低信号;1例中心瘢痕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呈等信号。4例有包膜并可见延迟强化。结论 RO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仔细分析其MRI征象,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7.
^125I粒子肝肿瘤组织间植入治疗诱导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手术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的首选。^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125I粒子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大肠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抑制大肠癌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雄性BALB/C裸小鼠建立人类大肠癌HCT-8细胞株的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分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空剂量组(0 Bq)、低剂量组(7.4×106 Bq)、中剂量组(14.8×106 Bq)、高剂量组(29.6×106 Bq),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行微血管密度记数(MVD),同时检测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大肠癌,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6.2%、34.0%、21.5%.在高剂量组中,p53蛋白表达增加,凋亡细胞增多,MVD及VEGF减少.结论(1)确证了125Ⅰ粒子对大肠癌治疗的有效性.(2)125Ⅰ粒子的推荐剂量14.8×106~29.6×106Bq.(3)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同时p53蛋白表达量增加,细胞凋亡增多.  相似文献   
79.
125Ⅰ粒子肝肿瘤组织间植入治疗诱导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手术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的首选.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1].本研究旨在探讨125I粒子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无论原发、继发性肝肿瘤的患者均有相当一部分经行肝切除手术而治愈。血管阻断和肝实质切除技术显著减少了术中出血,增加了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本文对肝脏肿瘤切除和最近肝切除的新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