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无牙颌患者逐渐增多,寻求修复的患者也逐年增多,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65-74岁年龄组人群中无牙颌患病率为6.8%[1]。在修复中发现年龄偏大无牙颌患者及戴用总义齿时间长患者,牙槽嵴吸收的严重,多为Ⅲ级和Ⅳ级牙槽嵴。这类患者采用总义齿修复后普遍出现松动、固位不良、反复的疼痛,尤其是下颌总义齿[2]。因此,如何让Ⅲ级和Ⅳ级无牙颌患者的总义齿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是摆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建立牙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下颌骨骨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使用Pro/ENGI-NEER wildfire(Pro/E)2.0软件建立包含牙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下颌骨骨块三维实体模型,导入Ansyswork-bench 10.0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单元划分及初始应力的验证分析,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含有上部结构的牙种植体及下颌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牙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的大小、形态及尺寸与实体情况完全一致,应力分析与以往报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结果亦相一致。结论应用pro/E 2.0软件的自适应功能可建立牙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后期力学分析提供准确、灵活、快速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杨秀慈  唐枝  赵暖 《河北医药》2013,35(9):1420-1421
错颌畸形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关系错位、上下颌骨位置或大小异常及牙颌与面颅关系不协调等畸形。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2000年调查显示在我国恒牙初期错颌畸形患病率72.9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正畸矫治技术主要有固定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糊剂根管治疗中急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根管预备后,分别给予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糊剂和FC根管内封药.观察不同时段各组急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24h内、48h内、48h后急症发生率分别为8%,2%,1%:对照组急症发生率分别为19%,10%,3%.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作为根管消毒剂,能明显降低根管治疗中急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糊剂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pain, EI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根管预备后,分别予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糊剂和甲醛甲酚(formcresol, FC)糊剂根管内封药.观察封药7 d后EIP的发生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EIP发生率11%,对照组EIP发生率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糊剂能有效防治EI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暖  栾立标 《药学进展》2006,30(7):295-299
结合一系列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及临床试验,综述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其安全性与耐受性的研究进展。大量的研究表明,与普通水飞蓟宾制剂相比,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脂溶性增大,更容易透过细胞膜,吸收加快,生物利用度提高,活性增强,极具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来模拟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术的方法。在术前模拟封堵治疗结果,以选取合适的封堵器或判断是否适合做封堵手术。方法对病小儿心脏用超声三维数据体绘制的方法进行可视化,同时用三维建模技术模拟封堵器以及其在房间隔缺损中的形态。结果超声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清晰地看到房间隔缺损的形态以及大小,而利用模拟技术可以任意选择封堵器的大小并显示封堵术的结果,在术前对医生的判断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讨论本文提出的方法显示速度快,且三维显示清晰准确,可以作为介入治疗术前指导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后牙游离端缺失多采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双侧末端游离缺牙的义齿修复通常设计为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支持形式的可摘局部义齿.人工牙是临床修复中最重要的因素,本文着重研究不同人工牙可摘局部义齿的咀嚼效率.  相似文献   
19.
张彩乔  唐枝  许辉  梁小龙  赵丽  李军如  赵暖  胡永权 《河北医药》2012,34(17):2668-2668
双侧末端游离缺失多采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其设计方案多,且各种修复形式对基牙和牙槽黏膜力学影响各异,在临床常被视为难点.因此,对于双侧游离端缺失的修复,如何减少基牙及牙槽嵴的受力,防止基牙松动及牙槽嵴吸收,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研究患者不同牙合型人工牙可摘局部义齿的满意度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锥线束CT对牙髓根尖周病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慢性根尖周炎锥线束CT诊断偏差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咬牙合不适1年、牙龈脓肿2个月入院,锥线束CT报告示47冠根折断,探查见原充填体根方继发龋坏,去净腐质,排除根管折断,行47常规根管充填术,半年后复查X线示近远中根尖周低密度影像消失。结论锥线束CT对牙髓根尖周病诊断有一定局限性,治疗时应彻底去除冠部或根管内充填物或桩核充填体,以消除其产生的伪影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