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管理水平。方法采用计算机、网站、电话、短信、视频等多种技术,建立一体化的客户服务电子平台。结果实现市场调研、分析、宣传和客户服务系统化管理。结论解决了客户管理分散和人工操作的现状,提高了工作效率,增进了人性化服务,加强了客户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2.
赵文 《药学实践杂志》2005,23(3):158-160
目的:介绍小儿全身麻醉用药的特点。方法:根据收集的文献资料,对小儿全身麻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结果与结论: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小儿全身麻醉的特殊性,不同阶段的小儿采用全身麻醉时,应根据其身体发育状况灵活掌握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O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18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其围手术期治疗及功能恢复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82例骨折愈合,其中4例畸形愈合,平均随访18个月,Sarders评分关节功能优良率86.2%。结论老年患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应充分评估风险,早期、合理采用DHS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周身散在淡红斑伴痒2个月,消退后留褐色斑4个月。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散在淡红斑,痒剧,并逐渐增多,反复搔抓,2个月后皮疹渐变成褐色斑,痒消失,未再有新疹,持续4个月至今。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肿瘤等系统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印刷厂工作,有时到车间内办事,可闻到气味。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对称散在分布、多发的豆大至甲大的淡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了解西南地区居民饮食误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居民对饮食误区的正确认知及针对性营养宣教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进行调查,抽取西南地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7 945名居民,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48.31%居民了解补钙的最佳食物,仅有21.65%的居民了解补铁食物,有77.10%的居民不赞同“吃野生动物更有营养”,居民对“素食比荤素搭配更有益”、“红色食物补血”的态度持赞同的分别为45.28%、26.86%。有50.80%的居民赞同“食物相生相克”。不同性别、年龄、地区、职业、教育程度、收入、BMI的居民对饮食误区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 0.87,95%CI:0.83~0.90)、城市居民(OR = 0.90,95%CI:0.86~0.94)、学生(OR = 0.74,95%CI:0.68~0.82)及白领(OR = 0.80,95%CI:0.74~0.86)、高教育程度(OR = 0.75,95%CI:0.70~0.80)、高收入(OR = 0.90,95%CI:0.85~0.96)的居民是对饮食误区认知的保护因素,超重(OR = 1.05,95%CI:1.00~1.11)、肥胖(OR = 1.10,95%CI:1.01~1.20)的居民对饮食误区认知是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西南地区居民普遍存在饮食误区,对补铁、补钙食物来源的认知不够,大部分居民存在以下误区:“食物相生相克”、“红色食物补血”、“素食比荤素搭配更有益”。在进行营养健康宣教时应加强对男性、年龄偏大、农村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程度较低、工人、低收入、BMI 不正常的居民进行营养知识科普,着重宣传补铁、补钙的途径,提高营养知识知晓率,纠正饮食文化误区,促进慢性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在对老年人贫血进行鉴别诊断的过程中 ,常面临的问题是当出现轻度贫血时 ,是否提示可能存在潜伏的慢性疾病。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病性贫血在红细胞形态、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的水平上与缺铁性贫血不易鉴别(水平存在重叠区 ) ,因此诊断上常常易与缺铁性贫血混淆〔1〕。我们采用XE 2 10 0细胞分析仪测定老年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的相关参数 ,探讨其在此种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均为 2 0 0 2年 4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本院住院患者。老年慢性疾病性贫血患者组 78例 ,男 4 0例 ,女38…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病例资料,了解PID并发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血液肿瘤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23例以免疫性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PID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中男14例,女9例,男:女=1.55:1;中位发病年龄11(1~107)个月,中位病程3个月(2 d~38个月);经过临床及实验室确诊联合免疫缺陷病6例、伴有其他症状的免疫缺陷病(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5例、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包括选择性IgA缺乏及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7例、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淋巴细胞凋亡缺陷(自身免疫性淋巴增殖性疾病)4例;其中14例进一步得到基因诊断证实。23例中以溶血性贫血为表现者9例、血小板减少9例,两系血细胞减少2例及全血细胞减少3例。对常规免疫治疗有效者4例(17.4%),部分有效者11例(47.8%),复发者3例(13.0%),无效者5例(21.7%,其中死亡1例)。结论PID并发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常于婴儿期起病、男性多见,虽可影响两系及以上血细胞,但以单系免疫性血细胞减少为主;对常规免疫治疗效果欠佳、病程常迁延反复。诊断需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还可借助基因诊断。临床医生对常规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免疫性血细胞减少,需要注意存在PID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科采用 Centerpiece 微型钢板治疗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3种引流管处理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行初次单侧TKA术的患者共有100例,随机分为持续引流组( A组)、临时夹闭引流管4h组( B组)、临时夹闭引流管4~6h组( C组),其中A组34例,B组33例,C组33例。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患肢周径增加的差值、VAS疼痛评分、伤口周围出现瘀斑的例数、术后并发症和功能恢复状况等结果。结果:术后引流量:A组为(563.74±25.09)mL,B组为(526.25±21.37)mL,C组为(524.63±19.30)mL;总失血量:A组为(1601.94±24.85)mL,B组为(1536.96±17.57)mL,C组为(1527.06±18.51)mL;显性失血量:A组为(588.19±23.37)mL,B组为(550.91±22.21)mL,C组为(550.87±17.80) mL;输血率:A组为70.0%,B组为40.0%,C组为29.0%。上述四个指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隐性失血量:A组为(1013.75±13.36)mL,B组为(985.72±9.27)mL,C组为(976.19±8.41)mL;输血量:A组为(337.93±256.92)mL,B组为(186.67±240.31)mL,C组为(70.97±121.64)mL。上述两个指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病例术后患肢周径增加的差值、VAS疼痛评分、伤围出现瘀斑的例数、术后并发症和功能恢复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种引流管处理方式对TKA术后的影响不同,术后临时夹闭引流管4~6h后再开放能显著减少隐性失血量和输血量,并且不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