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颅内静脉窦损伤的有效术式和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在分析窦损伤的形式和范围后采取了以下相应手术处理:窦壁损伤用明胶海绵压迫两侧硬脑膜悬吊止血;边缘整齐的裂口可以用细丝线缝合;较大而不规则的裂口可以翻转硬脑膜,颞肌筋膜或者骨膜片修补,有时少许颅骨的存留可行骨桥悬吊。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39例,偏瘫5例,失语3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6%。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根据静脉窦损伤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采用内固定方法治疗膝关节新鲜和陈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的31例膝关节内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7例,女4例;新鲜骨折29例,陈旧性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中有5例经常规清创后采用内固定术或内固定术+推进皮瓣术,2例待伤口愈合后按闭合性骨折处理。全部病例分别采用张力带、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螺钉内固定术。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四五个月。新鲜骨折康复后的平均总活动度为伸屈0°~135°,为完全恢复正常;陈旧性骨折平均总活动度为伸屈0°~110°,恢复也接近正常,没有影响功能。结论膝关节内骨折后,患者早期手术同时做到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并行早期功能锻炼,患者的关节稳定,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子宫内膜癌和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Survivin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低分化和肌层浸润〉1/2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和肌层浸润≤1/2(P〈0.05)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COX-2表达阳性的子宫内膜癌,其Survivin阳性率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COX-2、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呈现一致性。二者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积水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手术后1个月进行头颅CT检查,13例脑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12例恢复至正常形态。随访1~30个月,5例轻型脑水肿患者的症状得到完全缓解,25例中重型脑水肿患者中有16例症状完全缓解,4例症状缓解不十分明显,3例呈植物人状态生存,2例在分流术后1个月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全部患者症状总缓解率(21/30)为70%。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效果良好,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积水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值得广大学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辅助显微镜微创腰间盘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5月以后的住院病人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辅助显微镜微创腰间盘切除术组,再随机选取2004年5月以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为传统手术组。比较辅助显微镜微创腰间盘切除术与传统切口腰椎间盘切除术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在相同条件下,辅助显微镜微创腰间盘切除术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促进了早期活动,并且对手术的近期效果无影响。结论辅助显微镜微创腰间盘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损伤组织少,医源性损伤少,患者恢复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磁扰动系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85例)及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43例)、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38例)、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30例)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开通术患者196例,经全脑血管DSA证实为颅底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根据机械开通术后是否出现出血转化,将196例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40例)和无出血转化组(15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发病至治疗时间、电磁扰动系数,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机械开通术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机械开通术后行电磁扰动系数动态监测,采用24 h持续动态监测1~3 d,此后3次/d,15 min/次,共监测7 d。该研究以术后首次监测值为目标值。电磁扰动系数正常范围为125~145。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血转化组心房颤动比例大于无出血转化组[27.5%(11/40)比12.8%(20/156)],入院时NIHSS评分[(15.2±2.6)分比(12.4±2.4)分]、电磁扰动系数水平高于无出血转化组[(153±23)比(128±19)],术前ASPECTS水平低于无出血转化组[(6.4±2.3)分比(7.4±1.5)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以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为因变量,将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由低到高)、术前ASPECTS(由低到高)、电磁扰动系数(由小到大)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OR=5.070,95%CI:1.800~14.277,P=0.002)、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OR=1.198,95%CI:1.034~1.388,P=0.016)、电磁扰动系数增大(OR=1.061,95%CI:1.038~1.085,P<0.01)是发生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术前ASPECTS升高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OR=0.671,95%CI:0.509~0.883,P=0.016)。(3)ROC曲线下面积以0.5作为参考界值,电磁扰动系数曲线下面积为0.797(P<0.01),电磁扰动系数的最佳预测值为143,其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78.8%。结论电磁扰动系数升高可尝试用于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应结合头部CT检查结果进行明确,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颅内压(ICP)监测联合目标温度管理(TTM)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2例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1~5 d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观察组患者行ICP实时监测联合TTM(使核心温度控制在33~35 ℃)等多模态监测的神经重症综合治疗管理, 对照组患者行单纯ICP实时监测, 2组患者ICP监测时间均为5~7 d, 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并依据ICP的实时变化趋势采取阶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同时间ICP、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监测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观察组患者的ICP较对照组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天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的ICP均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寒战、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较高, 血压不稳、脑心综合征、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截瘫是创伤外科中非常严重的疾病之一,危害极大.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患者终生残疾和发生严重的褥疮,泌尿、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近几年收治此类病39例,其中手术治疗32例,取得一些临床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腕关节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关节,其活动量最大,所以受伤的机会最多,其解剖特点又决定了其一旦受伤后则诊断、治疗、恢复又极其困难。特别是外伤后极有可能存在着不稳定,久而久之易产生创伤性滑囊炎、腕关节肿胀等。我院近几年收治此类病人12例,并取得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