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近十年国内CT低剂量领域的研究现状,揭示该领域的发展特点和一般规律,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搜索引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为数据源,检索2002—2011年CT低剂量文献,采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清洗。从年代、发文作者、地区、机构、基金等多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2002—2011年CAJD数据库中共收录国内CT低剂量文献3148篇,累计作者7352人次,单篇论文平均作者数2.34,平均合著率为63.48%。发表3篇文献以上者为高产作者。发文作者来自471个机构,从属于8个机构类别,分布于我国33个地区,北京、上海两地发文量占45.9%。国内CT低剂量文献领域涉及10种核心期刊。2002—2011年,获基金资助文献共868篇,发文量逐年增长。结论国内CT低剂量研究与国际同期水平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科研力量地区分布极不均衡。相关研究虽已涉及多机构、多系统、多学科,但发文数量、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CT低剂量相关的基础研究、完善CT低剂量研究所涉及的医学伦理、临床科研方法等不足可加快该领域研究不断深入的步伐。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肝细胞腺瘤的影像特征及其相关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细胞腺瘤患者资料,根据肿瘤的病理特性分为脂肪变性型、炎细胞浸润伴血窦扩张型、异型细胞型和不典型肝细胞腺瘤4类亚型,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肝细胞腺瘤的CT及MR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脂肪变性型共4例,其中2例行CT扫描,1例行MR扫描,1例同时行CT加MR扫描.CT平扫1例,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3例,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均为低密度;MR平扫2例,T1WI正相位均为等信号,T1WI反相位均为低信号,T2 WI均为中低信号;增强扫描1例,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为低信号.炎细胞浸润伴血窦扩张型共2例,均行MR扫描,1例行CT扫描;CT平扫为低密度且CT三期动态增强均表现为高密度;MR平扫2例,T1WI 1例为等信号、1例为低信号,T2WI均为中高信号,MR增强扫描,2例三期动态增强呈不均匀渐进性持续强化,均为高信号.异型细胞型共3例,CT平扫2例,1例为均匀低密度、1例为均匀等密度;CT增强扫描3例,动脉期均为高密度,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减低(2例为高密度、1例为等密度),延迟期密度进一步减低(2例呈略高密度、1例呈略低密度);1例同时行CT及MR扫描,MR平扫T1WI为等信号,T2 WI为中高信号.不典型肝细胞腺瘤共3例,1例同时行CT和MR扫描,2例仅行MR扫描.1例CT平扫为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为高密度,门静脉期为等密度,延迟期为略高密度;3例MR平扫,T1WI为2例为等信号,1例为中高信号(1/3例);T2WI为中高、中低、等信号各1例;增强扫描2例,动脉期均为高信号,门静脉期呈中低、中高信号各1例,延迟期呈等信号和中低信号各1例.结论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特征与其病理组织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3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中屏气、呼吸触发、自由呼吸等3种采集技术对肝脏初诊局灶性病变的评估效能。方法 56例患者在GE公司3.0T MR磁共振机进行常规MR和3种DWI检查,其中DWI的弥散感度(b值)均为800s/mm2,扫描层数均为24,范围包括全肝。屏气方式的激励次数为1,呼吸触发为2,自由呼吸为4,其余参数保持一致。各序列最终扫描时间屏气为20s,呼吸触发2 min,自由呼吸1 min。最后由影像科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盲法记录、评价测得的数据。结果 3种DWI采集方式对所有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92.0%95.5%)和准确率(86.8%95.5%)和准确率(86.8%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测得的正常肝脏和病变量化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同类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732和0.951),但屏气状态下测得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低于呼吸门控和自由呼吸状态(P<0.05)。结论 3种DWI采集方式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屏气序列可提供更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其中自由呼吸技术更具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胰腺浆液性微囊性囊腺瘤(SMCA)的CT和MRI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胰腺SMCA的CT及MRI表现,包括肿瘤位置、长径、分隔、增强表现及有无钙化、中央瘢痕、胰胆管扩张等影像表现.结果 17例SMCA:1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10例行CT检查,6例MR扫描(其中2例同时行MRCP).病变位于胰头2例,胰颈2例,胰腺体尾部13例.肿瘤长径1.7~14 cm,平均5.2 cm.16例可见分隔,1例分隔显示欠佳,9例可见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分隔及瘢痕强化,囊性成分均无强化.6例可见远端主胰管扩张.结论 胰腺SMCA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分叶状结节或肿物,具有多发小囊,囊腔多<2 cm,囊与囊之间见多发纤维分隔,增强扫描后纤维分隔明显强化,但低于胰腺组织.中央瘢痕是其特征性表现,在MR上多表现为T1WI及T2WI等或稍低信号.典型的胰腺SMCA根据CT和MRI表现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5.
3.0TMR动态增强扫描对正常胰腺及胰腺癌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正常胰腺和胰腺癌患者的3.0T MR快速三维动态增强扫描序列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对胰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及31例非胰腺疾病患者(对照组)行全胰腺LAVA九期动态增强序列扫描,将所得数据传至ADW 4.2工作站处理,分别测量对照组胰腺的头、体、尾及胰腺癌组病变区域及非病变区域的30 s强化率(SER_(30))、90 s强化率(SER_(90))、阳性强化积分值(PEI)、达峰时间(TTP)、最大强化斜率(MSI),并进行t检验.结果 对照组胰腺头、体、尾的SER_(30)、SER_(90)、PEI、TTP及M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组病变区与非病变区的SER_(30)、PEI、TTP、M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任意区域与胰腺癌组非病变区域或病变区域的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胰腺的不同部位间无灌注差异,胰腺癌病变区域与非病变区域的灌注差异可以反映癌组织浸润范围.胰腺癌非病变区域与正常胰腺间TTP的差异可能反映潜在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66.
医学影像学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重要综述了近20年来常规X线、图像存储传输系统和远程放射学系统、CT、磁共振、PET及PET/CT、超声在肿瘤医学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X线造影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溃疡或狭窄的重度反流性食管炎32例,所有病例均经内镜活检或细胞学证实,其中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32例中发生于食管下段27例(84.4%),中下段4例(12.5%),上段1例(3.1%);病变长度1~4cm,平均3.7cm。黏膜不规则28例(87.5%);黏膜呈小结节状或息肉状改变14例(43.8%);合并食管溃疡16例(50%)。锥形狭窄13例(40.7%),弧形狭窄12例(37.5%),不规则结节状狭窄7例(21.9%)。病变与正常食管壁分界清楚及不清楚者各16例(50%)。假性憩室者8例(25%),固定的横行黏膜纹4例(11.8%),病变上端食管局限性囊袋样膨出9例(28.1%)。局部管壁柔软19例(59.4%),僵硬13例(40.6%)。病变下缘累及贲门者5例,合并食管裂孔疝22例(71.9%)病例中病变下缘均累及膈上疝囊。结论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X线造影多表现为食管下段狭窄、溃疡,合并食管裂孔疝,如发现假性憩室、固定的横行黏膜纹及病变上端食管局限性囊袋样膨出等征象则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宫颈腺癌病理分级/分型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至2018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为宫颈腺癌的患者95例,治疗前均行常规MRI及DWI检查,b值取0、800 s/mm2,测量宫颈腺癌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均值,比较ADC均值在宫颈腺癌不同分化程度、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临床分期中的差异。结果 宫颈腺癌低分化组ADC均值为(1.00±0.25)×10-3 mm2/s,中分化组ADC均值为(1.09±0.25)×10-3 mm2/s,高分化组ADC均值为(1.22±0.20)×10-3 mm2/s。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病灶ADC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子宫颈管腺癌(普通型)组ADC均值为(1.04±0.24)×10-3 mm2/s,黏液腺癌组ADC均值为(1.21±0.26)×10-3 mm2/s,两组病灶的ADC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宫颈腺癌分化程度越差,ADC均值越低。黏液腺癌的ADC均值高于子宫颈管腺癌(普通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良恶性胰腺囊性疾病(cystic lesions of the pancreas,CLP)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49例CLP的临床特征。结果胰腺管状腺癌囊性变5例;肉瘤样癌囊性变1例;黏液性囊性肿瘤8例(恶性2例,交界性5例,良性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4例(恶性1例,交界性13例);囊性胰腺内分泌肿瘤2例(良恶性各1例);浆液性囊腺瘤10例(均为良性);无恶性潜能的CLP9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慢性胰腺炎伴潴留性囊肿3例,胰腺黏液性非肿瘤性囊肿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潴留性囊肿1例,良性上皮性囊肿1例)。恶性肿瘤组患者的年龄为(64.70±11.23)岁,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组[(34.33±15.83)岁]和良性病变组[(47.29±14.068)岁]。恶性肿瘤组肿瘤最大直径(8.09±3.98)cm,明显大于良性病变组[(5.25±3.22)cm]。恶性肿瘤组CA19-9的阳性率为60.0%,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组(0)和良性病变组(11.8%)。恶性肿瘤组CEA的阳性率为40.O%,其余两组均正常。CT诊断CLP的符合率为87.9%,肿瘤的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实性成分有助于区别良恶性。结论对于男性、年龄大,血清肿瘤学标志物升高明显、影像学表现为边界不清或有实性成分的CLP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70.
目的定性模拟测量受检者的吸收剂量以及陪伴者、相邻患者、工作人员散射线辐射剂量。方法选择4组曝光指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管电压逐渐升高的摄影条件进行测试;同时用451B巡测仪测量距水模边缘50、150、325cm三点和与射线束垂直的距X线管焦点150、330、430cm三点的散射线辐射剂量;用RTI巴拉库达测试仪分别单次测量水模前、后的辐射剂量,水模后方的测试点剂量数值基本相同时,测算水模前的入射空气比释动能,并计算出水模吸收剂量。结果 4组摄影条件下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异,且满足临床医师对床旁摄影检查的诊断需求。当主射线到达IP板剂量基本相同时,模拟陪伴者和操作人员的测试点散射线辐射剂量随摄影设置的管电压上升而增加;模体前空气比释动能数值和模体吸收剂量随管电压增加而减少,随焦-片距(SID)的增加而减少。结论随X线能量改变,受检者吸收剂量,陪伴者、相邻患者以及工作人员散射线辐射剂量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在床旁摄影过程中,需考虑优先保护参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