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16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卡氏肺囊虫肺炎胸部CT检查资料16例。分析其不同病理时期的螺旋CT表现及治疗后的CT随访。结果典型CT表现为以两肺实质弥漫性渗出性改变为主的磨玻璃型,以间质改变为主的网格状影,弥漫性小结节影或网织结节型。非典型表现为:局部气囊性改变,胸膜下"月弓征",肺门和/或纵膈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小片实变。结论螺旋CT(SCT)特别是高分辩力CT(HRCT)可以充分地显示PCP的病变征象,对本病的临床诊断及观察、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筛窦成骨肉瘤一例陈永辉赵建青张慧玲患者男,10岁。右眼球突出月余。查体:右侧眼球向前、下、外方移位,各方向运动正常,眼底轻度水肿,右侧内眦部隆起。CT表现:平扫示右筛窦区可见约3.9cm×2.3cm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CT值36HU),密度不均,并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风湿免疫病患者采用生物制剂治疗的临床措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风湿性免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20例给予生物制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分析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及食管瘘的效果.方法 本组60例,其中,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合并食管严重狭窄18例,贲门癌12例,食管气管瘘21例,食管纵隔瘘9例.结果 60例患者均在DSA监视下,经口腔一次性置入成功,所有食管气管瘘及食管纵隔均封堵成功.1例出现气管受压,呼吸困难.结论 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外生型肝癌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72. [3]刘传玺,李吉昌.临床超声影像诊断学[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209.为了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现总结应用超声显像观察了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就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价值作初步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60例患者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8~68岁。全部经超声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对化脓性骨髓炎的CT诊断水平。方法 :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化脓性骨髓炎 8例 ,全部病例行CT扫描。并摄有普通X线平片。结果 :8例中 ,6例位于胫骨 ,2例位于颌面骨。 6例胫骨化脓性骨髓炎的CT表现为病变部位骨干增粗 (4例 ) ,髓腔变小 (4例 ) ,骨髓密度增高 (4例 )骨皮质破坏 (3例 ) ,骨膜增生 (5例 ) ,伴有周围软组织肿胀 (4例 )。 2例颌面骨化脓性骨髓炎的CT表现为 :1例位于下颌骨左下颌支 ,其下颌支明显增粗 ,呈虫蚀性骨质破坏 ,骨皮质增厚而不连续。 1例位于左上颌窦前壁 ,其前壁可见骨质破坏和小死骨片 ,伴有同侧上颌窦积液 ,筛窦密度增高 ,鼻粘膜增厚。 2例均有面部软组织肿胀。结论 :CT在显示骨髓密度改变和小死骨方面优于普通X线。密切结合临床 ,认真分析CT表现 ,可提高该病的CT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不典型肾癌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8例不典型肾癌均经CT检查和病理证实。结果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①肿块呈囊状改变;②肿块向肾盂内生长,酷似肾盂癌;③肿块直径小于3 cm,平扫呈圆形略高密度灶;④平扫时,肿块未显示,仅表现为肾下极边缘毛糙;⑤平扫和增强扫描其密度变化较小,表现为不规则片状略低密度灶。结论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肾脏病变的发现和诊断。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变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变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2 2例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变的CT表现。结果 :2 2例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变中肾上腺腺瘤 11例 ,皮质腺癌 2例 ,肾上腺转移癌6例 ,肾上腺囊肿 2例 ,肾上腺血肿 1例。其CT表现各具特点。结论 :本组资料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变的CT诊断的经验积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瘤15例,男12例,女3例。其中7例仅作平扫,8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非侵袭性胸腺瘤9例,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多数密度均匀(8/9),边缘光整,肿瘤强化大多均匀一致,对纵隔结构均无侵犯;侵袭性胸腺瘤6例,CT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肿块,多数密度不均匀(4/6),强化不均匀,中心见低密度区,与邻近结构间的脂肪层消失,纵隔结构受侵犯(6/6)。结论CT对判断胸腺瘤是否有侵袭性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