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诊断胸腰椎骨折患者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72例,年龄范围20~78岁,平均47.2岁。术前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X光片、CT、MRI检查,评价PLC损伤情况。术中探查PLC损伤程度。分析影像学检查评估PLC各部分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结果影像学检查评估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小关节囊和黄韧带损伤的灵敏度分别为95.1%、97.3%、90.9%和100%,特异度分别为96.8%、97.1%、93.4%、和96.0%,符合率分别为91.9%、94.4%、84.3和96.0%。影像学检查评价PLC损伤的整体符合率Kappa值为0.892。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PLC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高的特点,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282.
前纵韧带是脊柱中唯一限制椎体过伸的韧带组织结构,对于活动度更大的颈椎部分来说更是意义重大。为了对颈椎前纵韧带的相关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及掌握,本文将从颈椎前纵韧带的解剖学、影像学、生物力学、病理学改变等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通过对颈椎前纵韧带的解剖结构、力学特性能的回顾,探讨并总结其损伤时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变化及病因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其正常生理及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83.
目的 观察C型臂下微创经皮交叉克氏针治疗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3月-2014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诊治的手舟骨新鲜骨折20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随访评估指标: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患者的主观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0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9.2周.末次随访时患者的主观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2例对治疗效果感觉一般,2例比较满意,余下16例患者非常满意.术后Cooney腕关节评分:优8例,良10例,可2例,Cooney腕关节评分中优良率可达90.2%.无针道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手舟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2例表现为腕关节负重活动及天气变凉时有疼痛,腕关节功能、活动度轻度受限,握力较对侧略差.结论 C型臂下微创经皮交叉克氏针加上术后适当运用石膏外固定治疗手舟骨骨折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4.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和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用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B组用椎间孔镜技术。记录术前和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采用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VAS评分从术前的(7.25±1.56)分下降到12个月的(1.93±0.39)分,B组VAS评分从术前的(7.35±1.58)分下降到12个月的(1.76±0.27)分,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B组在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A组优良率83.33%,B组优良率89.67%,B组优良率高于A组,但是统计学没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技术6个月内疼痛症状改善优于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相似文献   
285.
女孩每次月经正常出血量约为50raL,一般不超过100mL。如果出血量过多,超过150mL,或在两次中间发生不规则阴道出血,则应到医院妇科门诊诊治,同时要在饮食上进行调理,纠正青春期贫血。  相似文献   
286.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是指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病人实施有效最佳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发病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异常,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由于此类疾病病程迁延,多留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功能缺陷,造成他们在生活、工作、社会活动能力上的缺失,所以必须采用现代医学各种康复手段,尽最大的可能使他们恢复社会功能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缺陷程度,适应社会环境。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实践中,探讨循证护理对此类病人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7.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及逆向工程技术设计个性化导航模板,指导髋臼发育不良关节置换髋臼假体精确安放。方法:16例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应用全髋关节置换,男9例,女7例,年龄34~52岁,Crowe分期Ⅰ期10髋;Ⅱ期2髋;Ⅲ期2髋;Ⅳ期2髋。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在62~24分,平均42.6分。通过术前CT扫描的三维数据,设计髋臼旋转中心,建立发育不良髋臼的计算机数据模型,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制做与病人髋臼解剖完全吻合的导航模板,并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同时行术前、术后影像学及临床评估及术后随访。结果:16例病人术后的髋臼位置良好,外翻角在42°~55°,前倾角为12°~22°,下肢延长2~6CM,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在80.3分,无股神经和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形导航模板应用于髋臼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能精确的控制髋臼假体的安放,对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和外翻角能精确的控制,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8.
目的:研究手术中围肝门部血管急症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0余年来笔者治疗的14例手术中围肝门部血管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本组中恶性肿瘤7例(50.0%),良性病变7例(50.0%)。手术中围肝门部血管急症属医源性12例(85.7%),创伤性2例(14.3%)。发生在围第一肝门部8例(57.1%),围第二肝门部2例(14.3%),围第三肝门部4例(28.6%)。发生静脉破裂8例(57.1%),动脉破裂2例(14.3%),发生肝动脉急性栓塞、门静脉急性栓塞、肝Ⅶ段和肝右静脉破裂、结扎肝右静脉致肝Ⅶ段血液回流障碍各1例。治疗方法为:行静脉修复7例,行肝动脉修复、肝动脉结扎、肝动脉腔内外药物注射加胆囊切除术、缝合胆总管和门静脉分支、门静脉切开取栓、缝合肝Ⅶ段并缝扎肝右静脉、缝扎肝右静脉保留肝Ⅶ段各1例。本组治愈11例(78.6%),死亡3例(21.4%)。对11例近期随访疗效良好。结论:围肝门部是上腹部手术、现代外科技术和创伤经常涉及的重要部位,手术中围肝门部血管急症的原因呈多样性,其发生带有突然性和隐匿性,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当,短时间内即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本组手术中围第一肝门部血管急症的发生率最高,是医源性血管急症的高发部位;围第二肝门部是手术中围肝门部创伤性血管急症的高发部位,多合并肝外伤;手术中围第三肝门部血管急症多为医源性,其处理困难,死亡率高,在手术中围肝门部血管急症中属重中之重。提高对手术中围肝门部血管急症的防范意识和处理水平,是改善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9.
目的探讨多椎板整块切除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年8月至2005年8月采用多椎板整块切除减压治疗75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资料,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25-71岁,平均54.8岁。胸椎黄韧带肥厚、骨化60例;单纯后纵韧带骨化5例;椎板增厚内陷5例;多发性、跳跃性胸椎间盘突出5例。手术取后正中切口,常规显露需减压范围的棘突、椎板、小关节突。切除椎板的范围是头尾侧均需超过受累水平1个节段,两侧沿小关节突内缘椎板开槽呈矩形。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胸脊髓病评分法评定术前术后脊髓功能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75例患者共切除328个节段椎板,平均4.7个节段,其中3个节段24例,4个节段10例,5个节段17例,6个节段15例,7个节段5例,8个节段3例,12个节段1例。术中有硬膜撕裂或缺损的11例患者经修补硬膜和严密缝合各层组织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切口浅表感染3例,经换药愈合。随访时间10~32个月,平均28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4.027±1.838)分,随访时平均(8.347±2.555)分,术前和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1,P=0.000〈0.01),其中优29例,良31例,改善11例,无变化4例,无加重病例,优良率为80.0%(60/75),总有效率为94.7%(71/75)。结论多椎板整块切除法治疗胸椎管狭窄症具有减压彻底、操作安全和疗效肯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0.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误诊的原因,探讨提高诊断正确率的方法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证实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MRI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中,单纯前交叉韧带(ACL)损伤21例(占48.84%),单纯后交叉韧带(PCL)损伤11例(占25.58%),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11例(占25.58%);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15例,半月板损伤15例。MRI表现与手术结果的对照分析显示:完全撕裂11例,符合率100%。32例部分撕裂患者中有4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与术前MRI诊断存在差异,诊断符合率为87.50%。MRI对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整体符合率为90.70%。结论:MRI常规检查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和前交叉韧带的完全断裂能准确诊断,但对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的诊断尚存在误诊,MRI斜冠位及轴位薄层扫描结合常规扫描的继发征象,能有效提高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