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1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398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157篇
  2篇
中国医学   143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赵平  张广文  杨思进 《西部医学》2006,18(4):475-47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 te coronary syndrom es,ACS)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Q波型心肌梗死(QM I)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NQM I)及心源性猝死(CSD)。近年来,大量的基础研究发现其发病机理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有密切关系,且与多种血清标志物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明确诊断及危险评估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ACS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随着对ACS研究认识的深入,不断开发出一些新的治疗措施,如新型抗血栓药物及基因治疗等。本文就ACS的发病机制、诊断、血清标志物和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2.
VEGF、NO在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形成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晓坤  赵平 《眼科新进展》2006,26(2):107-1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40只兔制作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观察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期的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检测角膜VEGF的表达和NO的含量,与应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yl ester,L-NAME)组相比较。结果VEGF的表达及NO含量在伤后即迅速升高,至高峰后逐渐下降,L-NAME组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和VEGF表达及NO的含量在伤后同期均较碱烧伤组显著下降(P<0.01,P<0.05)。烧伤后第4d、7d、14d碱烧伤组和L-NAME组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20.93±0.65)mm2、(29.73±1.78)mm2、(48.72±2.62)mm2和(16.70±0.64)mm2、(21.87±0.97)mm2、(34.74±1.47)mm2;烧伤后第1d、4d、7d、14d2组VEGF面密度值分别为0·0812±0.0025、0.1029±0.0044、0.0764±0·0023、0.0172±0.0008和0.0516±0·0026、0.0823±0.0019、0.0363±0.0015、0·0169±0·0005;2组NO含量分别为(6.58±0.07)μmol·gprot-1、(6.90±0.03)μmol·gprot-1、(6·41±0.03)μmol·gprot-1、(6.04±0.05)μmol·gprot-1和(6.44±0.06)μmol·gprot-1、(6.61±0·05)μmol·gprot-1、(6.21±0.02)μmol·gprot-1、(5.95±0.03)μmol·gprot-1;且VEGF表达和NO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962,P<0.01)。结论VEGF和NO均可能参与了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L-NAME可通过抑制NO的产生而降低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83.
赵平  张轶彦 《吉林医学》2005,26(10):1070-1070
目的:探讨洛赛克、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单一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6例,给予洛赛克2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日两次口服,疗程7d。结果:治疗组消化性溃疡愈合率91.2%,有效率96.4%,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7.2%。结论:三联疗法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车祸致肝外伤的诊疗。方法对21例车祸致肝外伤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根据患者受伤的部位,右下胸部、右上腹、右腰部见外伤痕迹和体征右上腹有压痛及诊断性腹腔穿刺(DPL)加B超检查8例,DPL加CT检查12例,腹腔镜检查1例均确诊,阳性率 100%,非手术治疗4例,剖腹探查术16例治愈,死亡1例。结论因车祸致肝外伤往往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多为复合伤,病情复杂,且严重,应早诊断,早治疗,坚持抢救生命第一的原则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5.
谢熹玮  赵平  荣雷 《眼科新进展》2005,25(2):141-14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C57BL/KsJ 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选用2周龄db/db小鼠24只,其db/ 型同性同窝瘦型鼠为对照。取2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C57BL/KsJ db/db糖尿病小鼠的眼球,制成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免疫定位及用计算机一图像分析仪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的AngⅡ进行灰度和面密度分析。结果在糖尿病早期db/db小鼠的视网膜中AngⅡ即有表达,并随病程的进展表达增强,AngⅡ主要表达在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和视网膜血管。结论在糖尿病早期眼内的PingⅡ即已激活,AngⅡ可能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6.
中国肿瘤登记工作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赵平 《中国肿瘤》2006,15(1):2-2
肿瘤发病死亡的登记工作是我国肿瘤控制中急待改进的重要环节。全世界共有57个国家186个肿瘤登记处的资料被载入《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8卷,但数据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曾多次要求中国能提供更多的有代表性的肿瘤监测信息,以便更切合实际地分析全球癌情,研究全球癌症控制战略。中国的肿瘤登记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启动,据2003年中国肿瘤登记情况调查结果初步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0个省48个肿瘤登记处开展了肿瘤登记工作。其中10个登记处资料(含台湾、香港)达到国际规范要求,进入《五大洲癌…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长期接触氟化物人员骨组织代谢早期的变化,同时也为了有效地加强对长期接触氟化物人员的健康监护,我们对我省某铝厂电解车间工作人员进行了尿氟和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HOP)的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88.
【目的】总结研究急诊医护人员在心肺复苏无困难情况下实施即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对107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为无困难插管组(即时插管)54例和对照组为困难插管组(延时插管)53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比较即时插管与延时插管的救治效果。【结果】即时插管的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40.7%,存活率为18.5%;延时插管的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11.3%,存活率为1.9%,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医护人员在心肺复苏患者咽部无障碍的情况下即时气管插管可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9.
肝尾叶癌切除一例刘光中王在国赵平冯燮林唐令超彭俊平患者男性,33岁。因B超发现肝尾叶占位病变,于1995年10月21日入院。HBsAg(+),肝功能轻度异常,AFP6458.7μg/L,CT示肝尾叶8.0cm×5.5cm实质性占位。1周后手术,发现尾...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施行微创手术,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疾病,并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对58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全切术.结果 5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50 min,出血量平均120 ml,无手术并发症,均为术后第5天出院,术后随访6月至2年,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