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比较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亚叶酸钙、5-氟脲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FOLFOX6)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XELOX方案组(n=31):卡培他滨1 000 mg穖-2,2次穌-1,口服,第1天至第14天;奥沙利铂130 mg穖-2,静脉滴注,持续2 h,第1天;21 d为一周期.FOLFOX6方案组(n=67):亚叶酸钙(CF)300 mg穖-2,静脉滴注,第1天; 5-FU 400 mg穖-2,静脉推注,第1天,2 400~3 000 mg穖-2,静脉持续滴注46 h;奥沙利铂100 mg穖-2,静脉滴注,持续2 h,第1天;14天为一周期.结果 随访3~20个月,XELOX组缓解率(RR)为48.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7.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7个月,1年生存率61.3%;FOLFOX6组RR为47.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7.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1个月,1年生存率68.7%;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XELOX组Ⅲ、Ⅳ度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FOLFOX6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FOLFOX6组.结论 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能耐受,与FOLFOX6方案相当,有望取代FOLFOX6方案成为标准治疗方案或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Fudan dig-medical(FDM-excelim-04手术导航系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国产复旦数字医疗excelim-04手术导航系统)与对照组(StealthStation^TM神经导航系统),采用MRI影像导航比较其临床效果。试验组设定10个病例采用CT影像导航,与同组的30例MRI影像导航病例互为对照研究,以评价CT影像导航的有效性。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达到相同水平,其综合效益指标也与对照组相当。另设CT影像导航的注册误差和定位误差与MRI影像导航相当。结论国产FDM-excelim-04手术导航系统已具备了各项临床神经导航外科手术的基本功能,临床疗效良好,可以作为同类国外进口设备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5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pharmacokinetics of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high dose-methotrexate (HD-MTX) and provide a solid fundament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MTX at a high dose ranging from 1.0 to 3.0 g per course was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to 30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Blood and CSF samples were consecutively collected up to 36 h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infusion (6 h). MTX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a 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assay. Results: CSF MTX concentrations were (1.65±1.52)×10-6, (4.3±3.34)×10-7, (1.46±1.10)×10-7 and (3.19±4.38)×10-8 mol/L, respectively, at 0, 6, 12 and 24 h post infusion, and became undetectable at 36 h post infusion.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of CSF MTX closely resembled that of the plasma MTX and fitted with the following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Ŷ=0.057 97+0.010 82X (Ŷ: CSF MTX concentration, X: Plasma MTX concentration, r=0.8357). Conclusion: CSF MTX was metabolized in a linear two-compartment model. Additionally,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 of MTX levels indicat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SF MTX and plasma MTX levels.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探究当归拈痛汤(DGNTD)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FLS)凋亡及TNF受体超族成员6(Fas)/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通路的影响。方法 收集临床RA患者的滑膜组织,无菌条件下采用酶解法分离并培养出FLS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细胞进行鉴定。FLS细胞分为空白组(NC组)、DGNTD低剂量组、DGNTD中剂量组、DGNTD高剂量组、Fas抑制剂联合DGNTD组(KR-33493+DGNTD组)。NC组:10%空白血清干预FLS细胞;DGNTD低剂量组:10% DGNTD低剂量含药血清干预 FLS 细胞;DGNTD 中剂量组:10% DGNTD 中剂量含药血清干预 FLS 细胞;DGNTD 高剂量组:10% DGNTD高剂量含药血清干预FLS细胞;KR-33493+DGNTD组:20 μmol/mL KR-33493+10% DGNTD高剂量含药血清干预FLS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不同剂量DGNTD对FLS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法和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FLS细胞凋亡特性和凋亡率;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LS细胞Fas、Fas相关蛋白(FADD)、caspase-8、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免疫荧光实验证明本实验提取出的细胞为FLS细胞;MTT结果显示DGNTD含药血清随着剂量和干预时间的增加可显著抑制FLS的增殖(P<0.05);Hoechst33342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DGNTD含药血清可以显著促进FLS细胞凋亡(P<0.05);qPCR和Western blot均显示不同剂量的DGNTD含药血清可以显著提高Fas、FADD、caspase-8、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进一步发现,Fas蛋白抑制剂(KR-33493)可以逆转DGNTD对FLS细胞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 当归拈痛汤可能通过激活Fas/caspase-8通路来诱导FLS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6.
鼻咽癌是头颈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尽管放疗技术不断改进和辅助化疗广泛应用 ,但 5年生存率仍只有 6 0 %左右。为了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规律 ,本科于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9月对收治的 34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4例鼻咽癌 ,均经病理证实为低分化鳞癌 ,男性 2 7例 ,平均年龄 (45 .89± 11.95 )岁 ,女性 7例 ,平均年龄 4 (2 .71± 9.6 2 )岁 ;5 0岁以下19例 ,5 0岁以上 15例 ;Ⅲ期 2 5例 ,Ⅳa期 9例。入院后次日和放疗结束次日各采血一次。…  相似文献   
57.
大剂量氨甲喋呤(MTX)化疗并四氢叶酸钙(CF)治疗骨肉瘤、恶性淋巴瘤和急淋白血病疗效肯定,特别是此疗法提高了骨肉瘤的生存期[1].   ……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SCRT)对体部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应用X线SCRT治疗体部恶性肿瘤40例,其中肺癌19例,宫颈癌4例,宫体癌1例,食道癌3例,胰腺癌2例,肝癌4例,鼻咽癌2例,直肠癌2例及其它癌3例。SCRT剂量及分次方法因肿瘤部位而异:对于中央型肺癌,原发灶和纵隔外照射常规分割26-40Gy/18-20次:SCRT补量40Gy/6次:外周型肺癌,病灶给予SCRT54-60Gy/6次,纵隔外照射40Gy/20次;宫颈癌、鼻咽癌、食道癌和直肠癌为常规外照射和内照射后局部未控者,SCRT局部追加剂量12-36Gy/2-6次;其余恶性肿瘤为单一SCRT放疗,剂量为40-50Gy/6次。以上均为隔日1次SCRT。治疗后每月随访1次,最长随访已15月,平均6.5个月,1例失随访,按死亡计算。结果:40例恶性肿瘤SCRT后有效率(CR PR)为31例(77.5%),病情不变或进展(NC PD)为9例(22.5%),随访中死亡13例(32.5%)。结论:SCRT定位精确、适应症广、疗效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炎性疾病是指因过度炎症反应所引发的或伴有炎症并发症的一类可影响人类健康的病症。目前临床上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炎性疾病的目的,而常用的抗炎药虽然疗效明确,但都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易给机体造成二次伤害,故抗炎新药亟待开发。蜂毒肽是从蜂毒中分离出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可通过介导炎症通路信号传递、抑制炎症细胞活性及炎症介质分泌等途径治疗多种炎性疾病,且疗效较好,具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蜂毒肽在治疗不同炎性疾病中的作用特点、蜂毒肽主要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总结,以为后期蜂毒肽抗炎应用的临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归纳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临床分型,总结各型的修复方法,探讨其修复重建效果,为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的修复提供新治疗方案。 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暨创面修复中心共收治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患者92例,共109个创面,其中手术修复86例,共101个创面,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31~79岁,根据2016版国际压疮指南分期术语修订版将其分为Ⅲ类创面68个,Ⅳ类创面33个,创口面积1 cm×9 cm~11 cm×16 cm,深度1~6 cm,创基面积2 cm×8 cm~8 cm×14 cm,深部腔隙容积(盐水测定法)3~60 mL;根据彻底清创后组织缺损程度,分为4型,每种分型按相对应的方案修复:Ⅰ型采用直接清创缝合,Ⅱ型采用臀下动脉穿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Ⅲ型采用股薄肌肌瓣或臀大肌肌瓣填充修复,Ⅳ型采用股薄肌肌瓣或臀大肌肌瓣合并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后观察愈合效果及随访情况。 结果本组86例患者101个创面中,Ⅰ型创面36个,一期愈合32个创面,翻修4个创面二期愈合;Ⅱ型创面29个,一期愈合23个创面,翻修6个,二期愈合4个;Ⅲ型创面30个,一期愈合28个创面,翻修2个创面二期愈合;Ⅳ型创面6个,一期愈合4个创面,翻修1个创面二期愈合。71例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7.2个月,复发11例,新发6例。 结论坐骨结节部位特殊,发生压力性损伤后修复比较棘手,根据临床病例的总结归纳,将其分为4型,对不同分型创面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修复,可得到满意的修复效果,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