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高创面外科医师对皮肤软组织放线菌病的认识。 方法报道1例背部皮肤软组织放线菌病的诊治经过,分别以"放线菌、放线菌感染、皮肤、软组织"及"actinomycosis,cutaneous,soft tissue"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 结果与所检索20篇文献相比,本例皮肤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既典型又具自身特点。本例患者入院时并未表现出明显皮肤肿物,但皮下感染组织内多个窦道,伴较多土褐色脓液流出较为典型。本例患者入院第9天才培养出放线菌,但无论是术中肉眼观察、细菌培养还是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典型"硫磺颗粒"。本例患者查体、术中所见及辅助检查结果和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高度相似,因此最初曾高度怀疑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但多次细菌培养及涂片均未提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治疗主要包括全身状态的调整、手术清创及抗生素的应用。 结论原发于皮肤软组织的放线菌病较少见,临床表现多样,即便有相对典型特征,也并无特异性,诊断需综合考虑并鉴别诊断。皮肤软组织放线菌感染发病率低,不易诊断,需引起创面外科医师的注意,及早对本病作出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2.
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所导致的多种并发症的一种,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稍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糖尿病足往往合并有深层筋膜间隙的感染,其治疗时间长、难度大、致残率高,治疗过程中,除控制血糖、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感染外,更重要的是准确判断筋膜间隙感染的状况、及时地对筋膜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Hcy、Cys-C及尿酸水平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25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肾功能损害分为三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Cys-C、Hcy、UA、Scr和BUN水平明显低于A组,并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Hcy和UA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Scr和BUN。血清Cys-C、Hcy和UA与患者的UAER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 Cys-C、Hcy和UA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分析在对患者开展生化检验过程中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以及有效的处理方式。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血生化检验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7年8月至2018年4月,病例数为323例。分析患者存在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具体情况,对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针对性的处理。结果共计有71例患者发生胆固醇异常(21.98%),共计有10例患者发生胆固醇偏低,有61例患者发生胆固醇偏高,两种异常症状患者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固醇偏患者中原发性原因以及继发性原因比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在胆固醇偏高患者中原发性原因以及继发性原因比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生化检验过程中有较高几率发生胆固醇水平偏高,临床上应对患者肝肾情况以及糖尿病情况多加关注,进而预防胆固醇异常。  相似文献   
25.
案例背景 2019年10月28日,李某妻子因病入某医院住院,于2019年11月6日死亡.李某复印病历后认为某医院不及时填写甚至伪造病程记录,遂向卫生行政机关进行投诉.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索染色体11q13.2(rs7931342,G)、8q24(rs13252298,G)和8q24(rs7837688,T)的常见变异与北京市区人群PCa患病风险的关联,并了解其与PCa患者中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遗传、膳食习惯、年龄等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设计,包括124例PCa患者和138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收集PCa患者年龄、临床表型、遗传、膳食习惯等信息,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高分辨率熔解曲线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染色体11q13.2(rs7931342,G)、8q24(rs13252298,G)及8q24(rs7837688,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各基因与患者的确诊年龄、BMI、Gleason评分、PSA浓度、肿瘤分期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采用MDR方法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11q13.2(rs7931342,G)、8q24(rs13252298,G)及8q24(rs7837688,T)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由8q24(rs13252298,G)和8q24(rs7837688,T)构成的4种单倍型在病例组和对照间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基因型一临床表型观察指标关联分析显示:8q24(rs13252298,G)位点与患病年龄和经常食用洋葱相关(P=0.030;P=0.040),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1q13.2(rs7931342,G)位点PCa发病与BMI指数相关(P=0.020),8q24(rs13252298,G)位点PCa发病与饮茶、食用豆制品、食用洋葱相关(P=0.003、0.048、0.037),8q24(rs7837688,T)位点PCa发病与BPH病史或相关症状相关(P=0.039)。3个位点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最佳模型仅包含1个位点(rs7931342,G),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检验平衡准确度为0.5420,交叉验证检验组P=0.6727。结论11q13.2(rs7931342,G)、8q24(rs13252298,G)和8q24(rs7837688,T)位点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无关联。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128层CT灌注成像与MRI序列联合评估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胶质瘤术前MRI图像和CT灌注图像,分别研究MRI的序列敏感加权成像(SWI)、扩散加权成像(DWI)与CT灌注图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准确率,对比分析MRI序列与联合评估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准确率.结果 SWI对高级别胶质瘤出血和钙化的发现率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和Ⅲ级与Ⅳ级胶质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Ⅰ级与Ⅱ级胶质瘤之间和Ⅲ级与Ⅳ级胶质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低级别(Ⅰ和Ⅱ级)胶质瘤术前分级,MRI联合CT灌注成像评估的准确率高于单纯MRI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联合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中国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 (Fa milialAlzheimer'sdisease ,FAD)早老素 -1基因的点突变特点。方法采用PCR方法 ,对FAD一家族系中的 1例患者 ,4例散发性AD患者、9例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患者及 10名正常人的早老素-1基因外显子 2 ,3 ,4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FAD患者早老素 -1基因外显子 465 19nt发现T→A杂合性点突变。散发性AD患者、9例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患者及正常人均未发现突变。结论中国人早发性、FAD可能与早老素 -1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强骨抗萎方(QGKWP)对尾吊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2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组(TS)和强骨抗萎方处理组(QGKWP),分别填喂2.5 mL生理盐水或30mg/g中药复方,早晚各1次.每周利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检测其骨密度.实验28天后,取血清测定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γ碳氧谷氨酸蛋白(BGLAP)和脱氧吡啶(DPD).同时检测承重骨力学性能、骨干重和骨灰重.免疫组化检测骨Ⅰ型胶原(type Ⅰ collagen),骨钙素(osteocalcin)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含量.结果 与尾吊组相比,强骨抗萎方组股骨、胫骨和腰椎骨密度显著升高,血清ALP和BGLAP表达增加.QGKWP还能明显升高尾吊大鼠股骨Ⅰ型胶原和骨桥蛋白的表达.结论 强骨抗萎方可部分逆转由尾吊引起的失重效应,在对抗骨丢失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