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  旨在构建包含由GFAP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的慢病毒载体,检测体内外靶向肝星状细胞的外源基因表达的特异性和效率。方法  通过报告基因实验筛选介导效率较高的GFAP启动子,以CMV 启动子作为阳性对照分别介导荧光素酶在小鼠肝星状细胞(JS1)、人肝星状细胞(LX-2)及人肝细胞(L-02)中的表达。通过尾静脉注射将包装的慢病毒注射到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体内,通过活体成像和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颗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并通过免疫双荧光染色检测肝星状细胞的特异表达。结果  人GFAP启动子比小鼠GFAP启动子驱动基因表达的效率高,而且在LX-2和JS1细胞中,人GFAP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的活性及表达显著高于L-02细胞。活体成像显示小鼠腹部有荧光素酶的表达。GFAP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可以与肝星状细胞的特异性生物标记蛋白GFAP、Desmin和α Sma共定位。结论  成功构建包含由GFAP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的慢病毒载体,在体外细胞系以及小鼠体内肝中均可以实现荧光素酶在肝星状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体外抗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2O3(终浓度依次为0.1,0.5,1.0μmol/L)和(或)5-FU(终浓度50mg/L)处理SGC-7901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PV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As2O3或5-FU单药作用相比,As2O3与5-FU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率(q=63.9608,166.1758,51.3343,P〈0.01),与空白组相比,联合用药后S期细胞所占比例下降(q=16.0743,10.8805,12.1482,P〈0.01),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q=8.7188,9.3309,9.8534,P〈0.01),癌细胞Bcl-2基因表达明显下降(q=10.2801,17.8456,19.0086,P〈0.01)。结论:As2O3与5-FU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胃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增强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以及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中药青地合剂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食管癌病人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野或4野,DT 60~64Gy/(6.0~6.2)周(30~32次)。治疗组从放疗开始给予青地合剂125mL,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思密达3g+维生素B121mg,每日3次。观察两组病人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时间、反应程度、持续时间及放疗的近期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2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9.5%和68.4%(χ2=6.408,P<0.05),食管炎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7d和13d(t=3.754,P<0.05),放疗有效率分别为94.7%和81.6%(uc=5.653,P<0.05)。结论青地合剂具有良好的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作用,还可能增加放射敏感性,提高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我国各地综合医院已普遍建立以手术、化疗为主的肿瘤科。如何写好肿瘤专业病历是目前众所关心的问题。肿瘤科专业性强,若完全按既往的医疗文书规范去书写则不尽适宜。无疑,遵循内科学基础中的病历书写基本原则是必须的。如何既坚持这些原则,而又能反映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Tio)联合奥沙利铂(L-OHP)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对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动物。A组腹腔注射50 g/L葡萄糖注射液;B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C组腹腔注射Tio 30 mg/kg;D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Tio 30 mg/kg;E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Tio 45 mg/kg;F组腹腔注射L-OHP 6 mg/kg+Tio 60 mg/kg,连续用药14 d。测裸鼠体质量、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处死动物,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行肝、肾、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用药后B、D、E、F组裸鼠体质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52~9.74,P〈0.01)。B、D、E、F组表现出了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瘤质量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30.77,t=8.58~18.94,P〈0.01);而D、E组之间,E、F组之间的抗肿瘤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血白细胞降低,D、E、F组白细胞较B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13.07,t=4.32~12.20,P〈0.05)。各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结论 Tio可能降低了L-OHP的抗肿瘤作用,但表现出了明显的肝、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区域及规律,初步探讨术后放疗范围。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胃癌术后复发的22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复发区域与肿瘤原发部位的关系。结果胃癌原发部位不同,其术后复发区域不完全相同,22例胃底贲门部癌腹膜后淋巴结复发20例,局部复发4例;54例胃体部癌腹膜后淋巴结复发40例,局部复发4例;144例胃窦部癌腹膜后淋巴结复发110例,肝脏转移48例。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放疗靶区应包括腹膜后淋巴结引流区。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黄芪甲苷(AST)在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和在大鼠体外肠菌代谢转化产物及代谢途径。本实验采用体外的方法对AST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及大鼠肝匀浆中的稳定性以及大鼠离体肠道菌群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探讨。采用HPLC法测定AST在生物样本中的含量,计算AST在生物样本中的剩余百分率。采用TLC,HPLC和LC-MS/MS相结合的分析手段,鉴定代谢产物。结果发现,AST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及肝脏中均较稳定,不易代谢;AST肠道菌群的代谢是通过脱糖基逐级进行的。首先,失去3位木糖基转化成次生代谢产物环黄芪醇-6-O-β-D-吡喃葡萄糖苷(CMG)。然后,失去6位葡萄糖基得到极性更小的皂苷元环黄芪醇(CAG)。研究结果表明AST在体内主要在肠道代谢,发生糖基水解作用。即肠道菌群的水解作用是AST代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10在HSE发病中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颅内接种法建立HSE小鼠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地塞米松组。通过神经症状评分观察HSE小鼠的发病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神经症状评分与IL-10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病毒感染组神经症状评分最高,生存率最低,阿昔洛韦组次之,地塞米松组神经症状评分最低,生存率最高(F=30.20,x^2=23.20,P〈0.05)。IL-10在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病毒感染组较阿昔洛韦组增高,病毒感染组和阿昔洛韦组较地塞米松组增高(F-10.65,P〈0.05)。神经症状评分与IL-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IL-10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等介导宿主在HSE中的免疫应答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量并确定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在螺旋CT中的区域范围,指导胃癌根治术后放疗靶区的勾画。方法对36例胃癌病人手术时在胃左动脉根部放置钛夹。螺旋CT下取放疗体位行三期增强扫描、冠状位及矢状位重建,以T12椎体为参考点,测量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的三维方向,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其分布,测算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根部所在位置的变异范围。结果Kolmogorov—Smirnov检验显示,全组在各边界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男、女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分布趋势是一致的。Pearson分析显示,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的边界与年龄、身高、体质量、椎体高、椎体宽无相关性(P〉o.05)。男、女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的前界分别为垂直于T12椎体最前缘切线(46.56±1.95)、(37.56±2.35)mm;后界分别为(17.50±2.02)、(16.44±2.34)mm;左界分别为距T12椎体左缘右(22.48±2.04)、(16.03±2.25)mm;右界分别为距T12椎体左缘左(14.33±2.12)、(5.53±2.35)mm;上界分别为距T12椎体上缘上(26.89±2.12)、(16.09±2.30)miil;下界分别为距T12椎体下缘下(9.58±2.13)、(8.58±2.36)mm。结论采用新的标记方法以及新的影像学技术可取得更准确的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的定位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膝骨关节炎膝痛患者行胫骨平台支撑术后康复期间,口服中药筋骨痛消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122例行胫骨平台支撑术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60例,术后康复期间应用中药筋骨痛消丸内服6周,对照组62例,术后康复期间未口服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恢复效果。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试验组膝KSS临床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平台支撑术后康复期间,口服中药筋骨痛消丸治疗,能有效缓解老年膝骨关节炎膝痛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