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产Vero毒素VTEC ,又称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与腹泻、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 (HUS)有关。VTEC菌株存在上百种血清型 (以O157∶H17为主 )。Vero毒素分三种 :VT1、VT2 和VT2 c ,故检测Vero毒素比鉴定表型、特异血清型更简便可靠。现已有商品化微孔板乳胶凝集法 (日本Seikei公司 ) ,又称Verotox F法。它的原理是检测并鉴定毒素表型。试剂以兔的多克隆抗VT1或抗VT2 IgG抗体致敏聚苯乙烯乳胶颗粒 ,再于96孔V型微滴板中或U形Immulon2孔板中将大肠杆菌培养滤液进行倍比…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正常左侧肾旁后间隙(left posterior pararenal space,LPPrS)的CT表现。 方法 对1具尸体标本行左侧肾旁前间隙乳胶灌注制作断面标本,观察双侧肾旁后间隙的解剖学特点并记录灌注剂在LPPrS的弥散情况;分析50例正常成人腹部CT资料,观察LPPrS的形态及脂肪厚度、LPPrS血管显示情况及其与左侧肾后筋膜的关系;测量左侧肾静脉水平LPPrS脂肪厚度的最大值以及第2腰椎体水平腹壁皮下脂肪面积,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 (1)标本轴位断层灌注剂进入左侧肾后筋膜间平面后沿LPPrS的纤维分隔蔓延。肾旁后间隙呈弯月状,见多条血管。(2)轴位CT图像上LPPrS可见多条血管影,主要位于左肾外侧、后方;血管可穿过肾后筋膜。LPPrS可见纤细的分隔,显示欠清。LPPrS的形态呈弯月状;左侧肾静脉水平,LPPrS脂肪最厚处位于左肾外侧、后方,平均厚度为0.77 cm。第2腰椎体水平皮下脂肪面积平均为112.37 cm2,二者具有正相关性(r=0.283,P<0.05)。 结论 LPPrS具有特殊的解剖学特点。关注LPPrS的CT表现有助于LPPrS病变及其邻近脏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总结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情况,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诊断为GS且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穿刺活检病理特征以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归纳,并根据是否使用螺内酯,分...  相似文献   
44.
加用自拟纳气定喘汤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用自拟纳气定喘汤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发作期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选用西药消炎平喘;治疗组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纳气定喘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有效病例进行了3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自拟纳气定喘汤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雪旺细胞(SCs)分化的可行性,以及分化成类SCs的表型、分子及功能特征.方法 原代培养F344乳鼠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特异标记CD29、CD44、CD45的表达;诱导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评价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forskolin等诱导BMSCs向SCs分化,光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SCs特异性标记物S100和p75的表达;RT-PCR分析诱导前、后SCs相关基因的表达;培养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分别与诱导前后的BMSCs共培养,评价其促轴突生长的功能特性.结果 分离培养的鼠BMSCs CD29、CD44表达呈阳性,CD45表达呈阴性: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BMSCs经过胶质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光镜下发现诱导的细胞形态与SCs相似;免疫荧光染色S100和p75阳性;RT-PCR结果S100、CD104均表达增强;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共培养,诱导后的BMSCs促进轴突生长的距离为(285.3±36.7)μm,与未诱导组BMSCs的[(113.5±11.5)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6,P=0.001).结论 BMSCs可诱导分化成SCs,其表型、分子及功能特征与SCs相似,诱导分化的BMSCs是一种理想的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6.
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促神经再生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鼠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蛋白成分进行电泳分析,观察去细胞异体神经中的蛋白组分;制备去细胞神经薄膜,接种背根神经节,观察其结构对神经生长的影响。[方法]按Sondell法制备大鼠的去细胞异体神经,将制备好的神经进行电泳分析,观察28~30 kDa区域的髓鞘蛋白的去除程度;将制备的神经进行冰冻切片,接种鸡胚背根神经,进行神经纤维荧光染色,观察神经纤维在神经切片上的生长方向。[结果]去细胞异体神经电泳结果显示:28~30 kDa区域髓鞘蛋白完全消失,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可以完全去除髓鞘蛋白;背根神经节发出大量的神经纤维沿着去细胞神经基底膜管方向生长。[结论]去细胞异体神经中无残留引起免疫反应的髓鞘蛋白,保留的基底膜管结构对促神经纤维再生具有引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47.
背景:目前不同学者对膝关节损伤前交叉韧带重建方法存较多争论,因此寻找简便、经济的修复方法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6股自体腘绳肌腱“人”字形编织重建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9例单侧前交叉韧带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6股自体腘绳肌腱人字形编织,胫骨隧道钻取双隧道模拟前内、后外两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于重建前后利用IKDC分级,Lysholm功能评分和KT-2000TM关节动度仪测试试验,对患者进行主观和客观评分,并应用IKDC分级进行影像学评估。 结果:19例患者随访的IKDC分级:A级8例、B级10例、C级1例,无伸膝受限,活动范围120°~140°,平均126°。KT-2000TM膝关节稳定性测量在90.7 kg,136.1 kg和最大拉力时,患膝和健膝之间的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重建前(P < 0.01)。影像学IKDC评估为:A级15例(79%),B级3例(16%),C级1例(5%)。结果证实,应用6股自体腘绳肌腱“人”字形编织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短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8.
<正>中医专家认为:"敲胆经"是春、夏季养生的一种极好方法。在中医五行学说中,春季属性为木,在人体就是肝经,而人体的生发主要是靠肝气。春、夏季肝气特别旺,要依赖胆经来排泄,肝胆二经互为表里。在春天常常有人口苦、耳鸣、头晕目眩、肩膀痛、偏  相似文献   
49.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VD)水平的变化,以及VD水平与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46名,正常糖耐量老年人53名,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中VD含量,比较两组间VD水平的差异;在糖尿病患者中分别用稳态模式评估法公式HOMA-IR和HOMA-B估测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VD与HOMA-IR及HOMA-B的相关性.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组较正常糖耐量组血清VD水平显著下降[14.90(13.27~18.59) vs 18.1(17.45~33.43),P=0.03];VD水平与HOMA-B呈正相关(r=0.48,P=0.02),VD水平与HOMA-IR无关(r=-0.08.P=0.69).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VD缺乏,VD水平影响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补充VD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0.
摘要 背景:目前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类生物胶可应用于临床许多方面,由于胶本身存在一些缺点,使其在骨科的应用受到限制。 目的:对普通医用胶进行改性研究,研制出纳米骨胶并检测其细胞毒性和力学性能。 方法:直接在纳米骨胶和普通医用胶上种植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胶上生长情况。用胶的浸泡液培养细胞,在0,6,12,18,24 h时间点和1~7 d每天进行细胞活性检测。用两种胶将标准PVC管粘合,比较两种胶的粘合强度,并在不同环境下比较胶凝固时间。 结果与结论:经3次换液后细胞可在纳米骨胶和普通医用胶上生长,两种胶对细胞都有一定毒性,但毒性并无明显差别;纳米骨胶的力学强度明显高于普通医用胶,且凝固时间明显快于普通胶。提示经改性后的纳米骨胶细胞毒性不高于普通胶,但力学强度和凝固时间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且前者具有促进成骨的作用。 关键词:纳米骨胶;粉碎性骨折;氰基丙烯酸酯;细胞毒性;生物力学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7.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