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背景:经皮微创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3者各有优缺点。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2007-03/2010-05收治胫骨下段骨折患者85例,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25例,髓内钉固定31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9例。记录3组的手术创伤、全身炎性反应、胫骨功能恢复、软组织损伤及骨折愈合的指标。结果与结论:3种固定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胫骨下段闭合性骨折;经皮微创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固定在手术创伤、软组织损伤及胫骨功能恢复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骨折愈合方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经皮微创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固定在治疗A型骨折方面无优势,但在治疗B、C型骨折方面优势明显;经皮微创钢板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和软组织损伤小、全身炎性反应轻、胫骨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快的优点,但面临着固定过程中骨折复位困难和固定后畸形愈合增加的风险。  相似文献   
32.
随着交通事故、恶性疾病、自然灾害的不断增多,行截肢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有资料显示,目前幻肢痛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但发生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法虽然不断更新但仍无重大突破.现就幻肢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活动和同定承重假体在膝关节单髁置换疗效,评价两种不同似体的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收集活动和固定承重假体膝关节甲髁置换的临床对照试验,提取数据并采用RevMan 5.0.18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个对照试验,共331例于术,其中活动承重假体组158例,固定承重假体组173例.两组术后两年的临床泮分、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假休的磨损率、脱位率和翻修牢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证据未能表明活动承重假体或固定承重假体较另一假休更具优势,但考虑纳入研究的总体样木艟小,建议开展更多大样本的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34.
目的: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广泛开展及翻修手术的不断增加,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明显增多,而这类骨折处理较为复杂困难;拟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效果。 方法:①对象:来自2001-03/2005-08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共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5~80岁。骨折发生于原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7年,按Vancouver骨折分型B1型7例,B2型1例。②治疗:均采用切开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治疗,其中1例(B2型)同时行骨水泥长柄假体翻修。③评估:术后随访时观察X射线片、关节活动度及材料与宿主不良反应。 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1~4年随访。1年后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屈曲均大于100°,经X射线检查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具有安装方便、固定可靠、经济实用的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内翻截骨联合Salter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8—2014-08采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联合Salter截骨术治疗的23例Perthes病,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髋臼指数、头骺突出指数、中心边缘角,末次随访时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按改良Stulberg分级标准评定患髋预后。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9(26~67)个月。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截骨端愈合良好。20例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屈髋位内外旋基本正常,3例屈曲中度受限,屈髋位内外旋活动度欠佳。末次随访时改良Stulberg分级:优14例,良7例,差2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Mckay标准评定:优14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6.9%。末次随访时髋臼指数、头骺突出指数均较术前减小,而中心边缘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内翻截骨联合Salter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能明显改善患髋的头臼包容及恢复患儿髋关节功能,早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嘌呤P2Y4受体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根神经节及坐骨神经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三磷酸腺苷/三磷酸鸟苷(ATP/UTP)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机理。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大鼠制成一侧坐骨神经切断修复模型,分别于术后1d,1、2、3、4周切取坐骨神经近远断端各5mm、腰膨大部位脊髓以及对应损伤侧背根神经节,以β-肌动蛋白作为内参对照,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P2Y4 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对照组大鼠只做切口不做手术,正常组大鼠取材作为正常对照,并对RT-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在正常组及对照组脊髓及坐骨神经有P2Y4 mRNA的表达,背根神经节则无表达。坐骨神经切断后,吻合口远端P2Y4 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近端则逐渐降低;脊髓内表达2周达高峰,4周恢复正常;在背根神经节,术后1、2、3周出现弱阳性,4周时表达消失。结论:ATP/UTP通过P2Y4受体参与了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改变,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7.
异位骨化是指不应发生骨化的软组织内出现病理性骨组织形成,多见于骨骼肌肉创伤、骨关节术后、神经系统损伤等。文章总结了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比较异位骨组织在不同形成阶段的调控蛋白质在种类、数量存在的差异,据此可以筛选出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的功能蛋白,并针对性地对其中感兴趣的蛋白进行鉴定和功能验证,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新的调控蛋白,了解各种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证实蛋白质组学在创伤后异位骨化调控蛋白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创伤后异位骨形成机制以及探索新的生物分子调控位点。  相似文献   
38.
手术相关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情况,为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调查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共收到197名相关工作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报告。其中,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暴露41人,锐器伤156人。医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比率最高,达78.05%;工龄较短(0--10年)者发生职业暴露的比率占70.73%;眼睛的血液或体液溅污暴露达92.68%,92.68%的暴露物是血液;导致伤害的锐器中,缝合针占58.33%;暴露源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液占60.91%。对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及时进行相关干预,经追踪随访,无人因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应加强针对性培训,提高使用防护眼镜的自觉性,在手术室安装紧急洗眼装置,正确使用、传递和处理锐器,暴露后进行主动干预以降低暴露后感染的危险,保护广大医务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39.
在上肢周围神经的各种卡压综合征中, 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neuro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NTOS)无疑是较为难以诊断的, 且治疗上也充满争议。原因在于NTOS的症状广泛, 电生理检查多无确凿证据, 其他辅助检查也不能提供直接证据用于确诊, 因此NTOS的诊断常常仅基于临床表现。本文回顾了NTOS的历史演变, 总结各个阶段对NTOS的认识及其诊疗手段, 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NTOS的认知, 促进该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40.
背景:骨碎补促进骨损伤愈合疗效确切,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冲洗兔股骨和胫骨骨髓腔获取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法体外纯化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不同浓度骨碎总黄酮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经骨碎补总黄酮体外诱导后,行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和VonKossa银染色了解细胞钙化情况。结果与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法扩增和纯化;含骨碎补总黄酮血清培养后,四甲基偶氮唑蓝测定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浓度为10-6mmol/L时可明显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经骨碎补总黄酮诱导液诱导,扫描电镜下可见成骨细胞样形态和钙结节形成;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和VonKossa银染色均呈阳性,提示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