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243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441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75篇
  4篇
中国医学   184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压疮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很多研究显示:大手术患者、老年人、危重症患者、脊髓损伤患者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11%,手术中则高达4.7%~66%[1],手术是压疮的危险因素之一。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疾病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持续灌流模式在耳内镜手术中应用的最佳方式,以及尝试建立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结合的耳内镜中耳胆脂瘤手术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73名单侧的中耳胆脂瘤患者,术中确定为中上鼓室胆脂瘤患者,年龄为10-68岁,其中女性患者34名,男性患者39名。其中33名患者采用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结合的耳内镜中耳手术方式,40名患者采用常规非灌流模式下的耳内镜中耳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手术中均为同一术者全程在耳内镜方式下完成。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结合的耳内镜中耳胆脂瘤手术,自切口开始就在灌流模式下进行,除非鼓室内侧壁出血广泛影响手术视野外,探查和磨骨、清除病变的手术程序均要在水下进行,鼓室成形,听骨链重建和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在非灌流模式下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术前听力无统计学差异,且两组患者病变范围、程度均无明显偏差。回顾性研究中,所有符合标准的病历均入选,无人为偏倚。33名采用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切换结合的耳内镜中耳胆脂瘤手术患者平均手术用时86.52±7.30分钟;其中只有一名患者由于耳道皮瓣在灌流模式下漂浮影响,术中将耳道皮瓣连同鼓膜取出后,完成后续手术外,其余32个病例均保持耳道皮瓣原位固定后完成手术。40名采用常规非灌流模式下的耳内镜中耳手术患者平均手术用时117.15±9.34分钟。两种手术模式用时比较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耳内镜下持续灌流手术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术中切口止血,更为重要的应用在于术中磨骨骨质上的应用。若合理规划手术流程,将持续灌流与非灌流模式相结合,在手术中便捷地随时切换,可以极大地简化了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耐氨苄西林/舒巴坦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华西医院114例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114例患者耐药63例(55.26%),非耐药51例(44.74%)。②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多肽暴露、复方制剂暴露、抗真菌药物暴露是耐药鲍曼感染的影响因素但均不是独立危险因素。③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住院时间、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机械通气,复方制剂暴露、抗真菌药物暴露、RBC、HGB、PLT。多因素分析:合并PLT减低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PLT减低是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9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与一年生存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的肝功能损害、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发热、皮疹等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相当,但出现的毒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ICU患者按随机对照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予以ICU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入ICU第3日、第7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ICU护理单元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诊断伴导管扩张的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经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明确为伴导管扩张的乳腺病变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通过超声造影判断扩张导管内是否存在实质性病灶,超声医师分别于造影前、后进行诊断信心评分;并依据病理结果,对良、恶性实质性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65个扩张导管内,无实质性病灶的13个,有实质性病灶的52个(其中良性病变32个,恶性病变20个)。超声造影后判断导管内是否存在实质性病灶的诊断信心指数明显提高,与造影前信心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导管内恶性病灶多表现为增强后病灶周围有滋养血管、增强后前后径增大及增强后病灶边缘不光整,相较于导管内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2、0.000)。 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提高导管内实质性病变的诊断信心指数,有助于乳腺导管内实质性病灶良恶性的鉴别,可为伴导管扩张的乳腺病变的术前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知信行现状,为开展ERAS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7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态度维度总分高于知识维度和行为维度,知识维度得分最低。不同职称医护人员知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知识维度得分低于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重视ERAS相关知识的培训,制定适合临床医护人员的规范化培训计划。  相似文献   
69.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多缓慢,轻重不等,常有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和老年患者病情一般较严重。我科于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均接受锡类散保留灌肠疗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湖北省南漳县2004-2013年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预防职业暴露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为提供全方位职业防护服务。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南漳2004-2013年发生和报告的艾滋病职业暴露案件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共发生HIV职业暴露46人次,其中医务人员23人次,占50.00%;公安、司法干警8人次,占17.39%;党政干部9人次占19.57%;患者家属与民众6人次占13.04%。暴露方式以刺/割伤、抓/咬伤为主。经应急处理和预防服药处置,无一例感染HIV。结论及时正确应急处理和预防服药可有效保护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依法打击艾滋病患者犯罪可减少恶意抓咬伤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