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123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目的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对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近、中、远期疗效.方法对26例术前、术后、随访中均存在经超声证实的三尖瓣反流,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利用多普勒超声估测其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并进行随访评价,随访时间1~10.6(平均3.5±1.5)年.结果26例患者PASP估测值由术前的65.66±19.50mmHg(1mmHg=0.133kPa)降至术后即时的43.85±11.97mmHg,近、中、远期随访估测值分别为41.81±8.26mmHg、41.77±9.30mmHg和44.04±10.05mmHg,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较术后即时值无明显差异(P>0.05),但远期随访估测值较中期有显著意义的升高(P<0.01).结论PBMV对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其远期疗效尚不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
MRI在心肌淀粉样变性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俊义  赵世华   《放射学实践》2009,24(7):805-806
MRI是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及空间分辨力,对心肌病的诊断要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本文就MRI在心肌淀粉样变性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价MRI对干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后的动态监测价值.方法 中华小型猪6头,抽取髂骨骨髓并制备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以注射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PIO)及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细胞并进行标记率检测.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后14 d,MR延迟增强成像(DE-MRI)检测梗死面积,之后行第2次开胸,于每只动物心肌梗死周边区和正常心肌区直视下经心外膜各注射标记的MSCs 2个点,同时分别于各区注射培养基2个点作为对照点.细胞移植后24 h及21 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GRE)T2*像检测十细胞移植点低信号区的面积及信号强度.T2*信号减低区范围的测量由FGRE面积法实现,其信号减低的程度以正常心肌区和该区的T2*值之差与正常心肌区T2*值的百分比表示.病理组织学检查心肌细胞形态、瘢痕形成、毛细血管密度及干细胞分布情况.不同时间点MSCs注射点低信号区面积及T2*信号强度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干细胞注射点与对照点毛细血管密度的比较、梗死周边区及正常心肌区MSCs注射点信号衰减幅度和DAPI阳性细胞密度的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结果 DAPI及SPIO对MSCs的标记率均达100%.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第14天,小型猪心肌梗死面积为(33.6±8.9)%.细胞移植后24 h,标记MSCs注射点于MRI显示为边界清晰的卵圆形T2*低信号区,梗死周边区与正常心肌区MSCs注射点T2*低信号区的信号强度[分别为(67.00±5.48)%、(61.92±7.76)%,t=1.65,P=0.1158)]及面积[分别为(0.56±0.24)、(0.52±0.25)cm2,t=0.39,P=0.70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3周,T2*低信号区与正常心肌区的对比程度均较前下降,梗死周边区减低至(40.12±5.93)%(t=9.53,P<0.01);正常心肌区减低为(46.92±6.25)%(t=11.03,P<0.01).梗死边缘区T2*减低的程度大于正常心肌区MSCs注射点,且2组间信号强度减弱幅度分别为(26.88±7.27)%和(15.00±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8,P=0.0003).正常心肌区MSCs注射点心肌组织中荧光标记的细胞核分布密度高于梗死边缘区.MSCs注射点[分别为(106±25)和(143±31)个/高倍镜(f=-2.47,P=0.0293)].梗死边缘区MSCs注射点组织中毛细血管分布密度高于该区对照点[分别为(13.4±4.0)和(9.4±3.1)个/高倍镜,f=2.49,P=0.0229].MSCs移植于心肌组织中3周后,普鲁十蓝染色阳性的铁颗粒仅位于部分移植MSCs细胞核周围.结论 MRI可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对移植干细胞的示踪并反映移植MSCs在心肌局部的数量变化趋势,但是对于移植细胞的半定量监测存在局限性.移植干细胞所在的微环境是影响其牛存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4.
患者男,54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休息时出现晕厥、意识丧失,持续约1 min,自行苏醒;3个月前及13 d前无诱因突发心悸,伴胸闷、气短,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提示室壁瘤,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85.
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同时应用磁共振、心室造影及门控核素SPECT测量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几种检查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容量测定及功能评价的优劣。应用双核素SPECT检查及心脏MR延迟增强显像分析左室存活心肌,比较分析磁共振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左室造影测得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与磁共振检查结果不具相关性,左室造影所测指标高于MR;左室造影所测左室收缩末容积与磁共振相近,具有相关性,r=0.62,P=0.014。门控SPECT显像测得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与MR检查结果相近并具相关性,r值分别为0.65和0.66,P值分别为0.002和0.002。磁共振延迟增强显像与18F-FDG心肌代谢存活心肌显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18F-FDG心肌代谢显像为金标准,磁共振延迟增强显像敏感度68.3%,特异度92.5%。结论磁共振能够准确判断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容积、功能。磁共振对心梗后存活心肌的判断具有同18F-FDG核素SPECT相近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86.
赵世华 《放射学实践》2007,22(7):772-774
心脏对比剂研究现状 目前已开发的MR扫描设备和技术基本上能够满足对心脏结构和运动功能的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87.
目的应用MRI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室壁瘤切除术+异位心脏移植术后心脏结构、功能等变化。方法对5例行自体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室壁瘤切除术+异位心脏移植术患者,采用1.5T超导MRI扫描仪对心脏形态、功能、心肌灌注、延迟增强等进行综合评价。3例术前行MRI检查,5例术后1~17个月先后3次行心脏MRI扫描。结果5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3例手术后自体心脏左心室腔均较术前缩小,仅1例心功能明显提高,LVEF从18.4%提高到47.2%。移植术后5例患者中2例自体心脏左心室功能明显改善,LVEF分别上升至47.2%和52.1%,其供体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LVEF分别为18.4%和22%;3例自体心脏功能恢复不佳的患者,供体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良好。所有供体心脏心肌首过灌注与延迟增强均无异常信号;所有自体心脏心肌首过灌注与延迟增强均无显著变化。结论MRI一站式无创性检查方法是异位心脏移植术较理想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8.
山东沿海居民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 探讨山东沿海地区居民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分层设计的方法 ,调查研究了4 988名山东沿海地区居民一般生活、健康及营养状况,采用白动生化分析仪和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受试者的空腹血尿酸、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结果 在男女受试者中,其心血管危险因索如收缩压、舒张压、肌酐、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腰围以及体重指数(BMI)都随着血清尿酸值的升高而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级降低.女性受试者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逐级升高,而男性受试者的升高不明显.与血尿酸<280μmol/L组相比.血尿酸280~319、320~349 >1350 μmol/L 3组女性受试者发生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DR)分别为1.54、1.88和2.70,而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OR分别为2.29、4.15和4.96;在男性,与血尿酸<280μmoL/L组相比,血尿酸320~379、380~419和≥420 μmol/L 3组受试者发生MS的OR分别为I.41、1.87和3.27,血尿酸/>420 μmol/L组发生高血压的OR为1.52.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和女性巾高尿酸均可视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较高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89.
介入技术清除心血管腔内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心血管腔内异物取出术处理多种介入诊断及治疗中异物残留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探讨不同情况下手术技术、技巧的合理运用。方法:自2002年3月~2004年11月,根据不同异物的种类、大小、残留位置、血管直径等特征,分别采用圈套器、网篮导管、异物钳、导丝自制圈套器等器械共处理介入诊断或治疗中异物残留事件的患者12例,包括各类脱落(脱载)封堵器4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2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1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1例),各种残留的断裂导管4例(共计 9段),脱落导丝2根,其它残留物2例。所有异物取出过程均采用经皮介入方式完成。结果:12例患者心血管腔内残留异物均全部取出,并顺利完成既定诊断或介入治疗,无断片残留,无一例发生心包填塞或严重血管损伤,仅2例出现少量皮下淤血,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经皮心血管腔内异物取出术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异物残留—这一介入诊断或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使患者避免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