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5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室间隔缺损膜部瘤的造影分型及介入治疗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结合介入治疗实践对室间隔缺损 (VSD)伴膜部瘤形成进行造影分型 ,并对不同类型膜部瘤的介入封堵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3年 11月 ,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 32例合并膜部瘤的膜周部VSD行封堵治疗 ,平均年龄 19岁 (3~ 4 8岁 )。封堵术前常规行左室造影 ,在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及透视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 ,并于术后 1、3、6、12个月随访复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 根据左室造影的不同形态 ,将VSD膜部瘤分为漏斗型、囊袋型、菜花型、弯管型 4种类型。 32例VSD合并膜部瘤患者中 ,30例成功行VSD封堵术 ,技术成功率 94 %。其中 3例采用封堵瘤体法 ,9例采用封堵右室面破口法 ,18例采用封堵左室面破口法。术后即刻发生少量残余分流 4例 ,其中 2例 3个月随访时消失。 1例术后 2周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但无心肌受损表现 ,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左室舒张末径(LVEDD)由术前的 (47 4± 7 1)mm缩小为术后的 (45 1± 7 1)mm ,缩小明显 (t =3 83,P =0 0 0 2 )。结论 应用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治疗VSD膜部瘤是安全有效的 ,VSD膜部瘤的介入治疗需要根据膜部瘤的位置、形态、破口大小、数目等情况采用不同的封堵  相似文献   
132.
MR并行采集技术及其在心脏MR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 传统的MRI主要依靠在K空间中梯度场来进行相位方向编码,为了提高MR成像速度,需要相应增加梯度场的强度和切换率,甚至采用双梯度技术,梯度场强高达80 mT/m,切换率200 T·m-1·s-1,并应用了快速成像序列,如回波平面成像(EPI)、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FLASH)等,但仍不能满足运动器官如心脏快速成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3.
重视影像学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诊断是治疗的基础,重视诊断,全面、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阶段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2008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年会上,特别强调了心血管病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4.
动脉导管未闭的血管造影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血管造影形态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994年 7月至 2 0 0 2年 10月 ,4 83例单纯PDA患者于封堵术前施行了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术 ,平均年龄15岁 (10个月至 6 3岁 )。 4 82例患者采用左侧位造影 ,其中 6例患者加摄右前斜 30°~ 5 0°体位、4例加摄左前斜 6 0°~ 80°(或加足位 2 0°)体位。 1例镜面右位心患者采用右侧位造影。结果 PDA分为6种类型 ,漏斗型 4 2 0例 (87% ) ,平均最窄直径 (4 2± 1 6 )mm (1~ 15mm) ;窗型 3例 (0 6 % ) ,直径分别为 8 0、9 0和 9 0mm ;管型 34例 (7 0 % ) ,平均直径 (5 4± 3 8)mm (0 8~ 2 0 0mm) ;串珠型11例 (2 3% ) ,平均最窄直径 (2 1± 0 5 )mm(1 0~ 3 7mm) ;指型 10例 (2 1% ) ,平均最窄直径 (1 5± 0 4 )mm(1 0~ 3 0mm) ;不规则型 5例 (1 0 % ) ,最窄直径分别为 1 2、2 1、3 2、4 0、6 0mm。结论 PDA形态变化较多 ,认识PDA类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制作冬眠心肌的实验性动物模型 ,用于评估各种影像学方法鉴别冬眠心肌的价值及其他相关临床研究。方法 中华小型猪 1 3只 ,全麻下左侧开胸 ,于回旋支近心段放置可进行性缩小的环缩环 ,30~ 50d后行MR电影检查 ,分别在静息及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5μg·kg- 1 ·min- 1 )负荷实验下观察左室各节段运动变化并计算其运动积分 ;同时在静息和硝酸异山梨酯负荷下完成核素(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随后处死动物行电镜取材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染色。结果 实验动物中 3只于术中、术后 3d及 2周死亡 ,其余 1 0只 30d后仍存活。其中 7只动物在静息下MR电影示左室侧壁及后下壁运动丧失或减弱 ,但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时 ,相应的节段运动增强。 6只动物在静息下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显示相应的心室节段心肌灌注明显或严重降低 ,应用硝酸异山梨酯介入后心肌显像均有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电镜检查则提示缺血区有不同程度的存活心肌。结论 采用环缩环能够在动物模型中复制低血流灌注的冬眠心肌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身高与Inoue球囊导管型号选择间的关系,以提高疗效和降低费用。方法对676例患者依所选导管型号与根据身高确定的导管型号符合情况,将患者分为符合组(第1组,431例)和不符合组(第2组,245例)。二尖瓣口面积分别由二维超声心动图及Gorlin公式计算。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方法评定。结果两组676例患者中,658例应用28mm型号球囊导管,18例应用26mm型号导管。两组患者年龄、术前Wilkin计分、二尖瓣口面积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术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二尖瓣口面积≥1.8cm  相似文献   
137.
麻疹胎传抗体的跟踪观察及初免月龄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通过了解婴儿胎传抗体衰减情况和不同月龄婴儿对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探讨减少小月龄麻疹病例的对策。方法:采用ELESA方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月龄时降低50%,6月龄和8月龄降到15%左右,几乎无保护作用,且6月龄和8月龄婴儿接种疫苗后免疫成功率间无差别。结论:目前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低,到6月龄时大部分婴儿胎传抗体已降到保护水平以下,因此,为实现消灭麻疹的总目标,在小月龄麻疹发病率高的地区可考虑将麻疹初免月龄从8月龄提前到6月时进行。  相似文献   
138.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X线平片及造影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和评价X线平片及血管造影在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该病的发生规律。方法:43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均摄有X线平片并经血管造影诊断,其中男16例,女27例,平均年龄15岁。结果:43例中,X线平片明确诊断5例,血管造影对所有病例均作出正确诊断。其中右冠状动脉瘘28例(65%),左冠状动脉瘘14例(32.6%),多发左右冠状动脉瘘1例(2.4%);发生右室瘘18例(42%),右房瘘15例(35%),左室瘘5例(12%),肺动脉瘘4例(9%),左房瘘1例(2%)。结论:X线评片在诊断冠状动脉瘘中有一定的限度,但如发现心脏异常博动膨突影,有较高的价值。血管造影仍是此病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分析原发性非黏液瘤性心脏心包肿瘤影像学特征,评估几种影像诊断方法的主要优势及其局限性。方法 搜集术前有完整的临床、X线平片及超声诊断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黏液瘤性心脏心包肿瘤30例,其中接受MRI检查者14例、电子束CT(EBCT)10例。结果 X线平征示异常17例,包括肺淤血5例、心缘不规则3例、“怪异形”3例、合并心包积液5例、钙化1例。超声心动图(UCG)诊断正确22例,其中腔内肿瘤11例全部诊断正确;心包肿瘤10例,诊断正确8例;壁在性肿瘤9例,诊断正确者仅3例。MRI和CT诊断均正确。结论 心脏肿瘤应采用影像学综合诊断。X线只用于初步检查;心腔或心包腔内的肿瘤应优先 选择UCG;壁在性肿瘤或腔 外侵犯需结合MRI或(和)EBCT,MRI还能够对脂肪瘤、纤维瘤和心包囊肿伴出血等作出初步的组织学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0.
患者男,54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休息时出现晕厥、意识丧失,持续约1 min,自行苏醒;3个月前及13 d前无诱因突发心悸,伴胸闷、气短,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提示室壁瘤,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