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目的评价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头侧入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5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头侧入路组和中间入路组,其中头侧入路组33例,中间入路组32例,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短期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结果头侧入路组在中转开腹率、总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等方面与中间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头侧入路组总手术时间[(196.7±15.1) min vs.(212.7±19.3) min]、中央淋巴结清扫时间[(77.6±10.4) min 97.8±11.6) min]均短于中间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头侧入路组术中血管损伤(6%vs.25%)、失血量[(69.3±28.6) mL vs.(98.6±50.9) mL]均少于中间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肝曲癌行幽门下区淋巴结清扫头侧入路组检出淋巴结数目更多(P<0.05)。...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 探讨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0例行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预先小切口组,48例行全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全腹腔镜组,58例行开腹手术患者设为开腹组。观察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术前麻醉ASA分级、吻合方式、TNM分期、术前合并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清扫No.4d、5、6、7、8、12组淋巴结时间及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72h疼痛评分,术后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预先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腹组,但较全腹腔镜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清扫No.4d、5、6、7、8、12组淋巴结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24、72h疼痛评分、术后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省时、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miR-24-3p和叉头框蛋白Q1(FOXQ1)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64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期体检健康且无肿瘤家族史的50例正常者(正常组)作为对照,检测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及正常组血清miR-24-3p和FOXQ1水平,分析血清miR-24-3p和FOXQ1水平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组手术前和手术后血清miR-24-3p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血清FOXQ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清miR-24-3p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血清FOXQ1水平显著降低;直肠癌患者术后半年内复发患者血清miR-24-3p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复发患者(P0.05),血清FOXQ1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血清miR-24-3p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TNM分期、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血清FOXQ1水平与直肠癌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直肠癌组患者血清miR-24-3p和FOXQ1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62,P=0.000);术后血清miR-24-3p升高率48.15%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升高率48.15%患者(P0.05),血清FOXQ1降低率33.69%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降低率33.69%患者(P0.05);FOXQ1表达水平是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miR-24-3p表达水平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清miR-24-3p水平显著升高,FOXQ1水平显著降低,其升高或降低程度与患者远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