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1.
目的 探讨超声容积导航技术在腰部椎间孔及神经根定位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至2022年1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或疼痛科就诊,明确需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治疗腰腿疼痛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X线定位组和实时超声容积导航定位组,每组各22例。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会进行评估,以明确治疗效果。两组患者间比较操作相关指标,以明确不同操作方法间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的操作方法治疗效果间的差异。结果 实时超声容积导航定位组患者,完成导航准备所需的平均时间(包括注册、图像融合、标注穿刺靶点等)为(32.6±7.2)min。实时超声容积导航定位组术中总辐射剂量、透视次数、影像引导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均显著低于X线定位组(P<0.05)。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两组术后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超声容积导航技术可辅助腰部椎间孔及神经根定位...  相似文献   
712.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评价医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7、2018届参与生涯规划课堂的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54人为研究对象。授课前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测试其生涯成熟度指标,以评价课程效果。调查结果使用SPSS 15.0进行t检验。结果 授课后医学生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信息应用、个人调适、职业态度5个方面的生涯成熟度评分均高于授课前。且在信息应用维度,授课前后医学生生涯成熟度测评成绩分别为(3.71±0.99)分、(4.01±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他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个人调试、职业态度4个维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信息应用维度,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男生与女生比较,职业态度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对医学生职业发展具有帮助和启示,但部分授课内容仍需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713.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以及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治DLBCL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R)加CHOP方案(35例),CHOP方案(60例)化疗前后以及健康人(33名)外周血的淋巴细胞表型。结果 DLBCL患者总T细胞、CD+4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CD+8细胞计数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Ⅲ~Ⅳ期患者尤为突出(P<0.01);Ⅰ~Ⅳ期患者NK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Ⅲ~Ⅳ期较Ⅰ~Ⅱ期患者有所降低(P<0.05);Ⅰ~Ⅳ期DLBCL患者外周血B细胞计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HOP组患者与CHOP组患者化疗后总T细胞、CD+4细胞、 CD+8细胞、NK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化疗后前者B 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后者 (P<0.01)。结论 DLBCL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异常, 并与临床分期、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为DLBCL诊断、病情评价提供了简易可行的免疫学指标。利妥昔单抗对患者T细胞及NK细胞无明显影响,可引起B细胞显著降低,但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714.
外翻肠囊法快速发现吴茱萸汤吸收成分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建立快速发现吴茱萸汤主要吸收成分的外翻肠囊模型法,为选择吴茱萸汤质量控制指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3种浓度的吴茱萸汤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肠囊液样品,用HPLC检测样品中的吴茱萸碱(evodi-amine,Ev)、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吴茱萸内酯(limonin,Li)、人参皂苷Rb1,Rg1,Re(ginsenoside-Rb1,-Rg1,-Re,Rb1,Rg1,Re)、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isorhamnetin-3-O-β-D-glucosyl(6″→1″′)-α-L-rhamnoside,Irs]、姜辣素(6-gingerol,6-Gi),计算累计吸收量,同时比较吴茱萸汤样品与吸收成分间比例。结果:除Ru未检出外,其余7种成分均可进入肠囊,但高浓度汤中Ev在空肠和回肠段中未检出,中浓度仅在空肠的150 min后检出,而低浓度则在60 min后的时间点均检出。不同浓度吴茱萸汤吸收趋于稳定后的成分间比例与原汤中各成分间比例不同。结论:肠囊对药物成分吸收有选择性,空肠与回肠相比可更多、更快地给出吸收成分信息,选择外翻肠囊法90~150 min的样品检测吴茱萸汤吸收成分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715.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和能量生成过程,通过促进细胞内物质或受损细胞器的降解,为细胞提供可再循环利用的单体物质,用以合成新的成分并产生能量.自噬异常与多种疾病,尤其是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自噬可以在正常情况下预防癌症的发展,而一旦发展为癌症,自噬又通常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和生长.大量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716.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2)核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SARS-Cov-2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ORF1ab基因、核医壳(N)基因进行快速检测,并依据CNAS-GL039性能评价文件,对本法阴性符合率、阳性符合率、精密度、最低检出限、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结果:64例样本验证的阳性符合率均>90%,变异系数均<5%,检测下限为125 copies/mL,与常见的同种属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结论:本法检测结果符合率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好、最低检出限和抗干扰能力均符合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717.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在稀有血型患者恶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行恶性肿瘤切除术的稀有血型患者41例;其中,Rh阴性患者39例,类孟买血型患者1例,Cis-AB血型患者1例。41例患者实施了ANH,检测术前与术后1 d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记录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ANH采血过程顺利,无低血压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自体血保存完好,无一例出现溶血或血凝块。自体血回输后,无溶血反应发生。术后1 d的Hct低于术前[(37.7±4.4)%vs.(40.5±4.2)%](P<0.01)。患者均无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等严重缺血性事件以及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结论 ANH有助于保障行恶性肿瘤切除术的稀有血型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自体输血技术。  相似文献   
718.
本研究介绍了上海交大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临床技能大赛中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心肺复苏、单耳加压包扎、清创缝合术、咽喉部取异物、鼻腔止血、综合技能6个比赛项目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技能操作考核选手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职业素养,从而达到“以考促学、以赛代练”的教学目的。临床技能大赛具有可操作性、娱乐性、创新性、互动性等优点,可作为医学教学的补充手段在医学教育中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19.
大灾之后,生活设施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粪便、垃圾不能外运,蚊蝇、鼠及其它有害昆虫大量繁殖;灾区军民劳动强度大,与疫病、疫水接触,极易导致传染病暴发流行。因此,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是确保抗震救灾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20.
目的 对比研究苯甲酸雌二醇(以下简称“雌二醇”)不同造模给药次数诱导的小鼠胸腺萎缩模型的差异。方法 将44只ICR小鼠平均分为4组,隔天注射雌二醇注射液(每次0.1 mg),其中雌二醇A组共注射3次,雌二醇B组共注射6次,雌二醇C组共注射9次,对照组不做任何实验操作。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其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液指标、胸腺病理变化、胸腺细胞的凋亡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雌二醇A、B组小鼠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雌二醇B组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A、B组的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降低(P<0.01);雌二醇B、C组血浆中MD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A组血浆GST的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HE染色与TUNEL凋亡检测结果表明雌二醇B组胸腺病变最严重,细胞大量凋亡,而雌二醇C组已与对照组接近。雌二醇B组胸腺凋亡及炎症蛋白(caspase-3、NF-kB)大量激活,远高于其他组别(P<0.01)。结论 造模给药3次与6次的雌二醇模型较为理想,而增加造模给药次数不能使其维持模型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