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选择理想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和时机,重建下颌骨患病前的外形,恢复患病前的咬合关系,纠正颌面畸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恢复正常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分析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不同办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999年7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颌面外科因各类肿瘤切除手术后实施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患者76例,比较76例下颌骨缺损患者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与下颌骨修复方法选择相关的各种因素。结果:自体游离骨移植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者63例,占82.8%,其中4例因术后感染失败。5例吻合血管的自体骨移植全部存活,修复效果理想。结论:自体游离骨移植是目前最常用的修复办法,但是适用范围局限。血管化骨移植是目前最理想的修复方法,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各类下颌骨缺损应考虑同期修复,应结合患者自身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修复重建的办法。  相似文献   
52.
CAD/CAM预制个体化钛合金修复体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传统的颅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反复修整塑形时间长、术后效果取决于术者经验等弊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引入颅颌面外科,使颅骨缺损个体化三维仿真设计与修复成为可能.目的:拟利用CT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预制个体化钛合金修复体,探讨其对创伤后颅骨缺损的重建效果.方法:连续薄层扫描获得断层数据,在三维重建图像上设计修复体至外观形态满意,获得修复体的三维数据,将数据传输至快速成型机进行修复体的三维原型制造,最后利用医用钛合金铸造修复体.术中将修复体植入缺损区域,钛钉固定.共26例创伤后颅骨缺损患者运用该方法进行修复,缺损面积6 cmx8 cm~12 cmx15 cm.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伤口 1期愈合,修复体与缺损区域有良好的适配性,术中无需修正、固定即可.术后随访4年,修复体形态良好,无感染和修复体外露发生.提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预制个体化修复体重建创伤后颅骨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外形,术中无需再加工,缩短了手术时间,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3.
氯胺酮薄层色谱扫描检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氯胺酮的薄层色谱扫描 (TLCS)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醚萃取 ,薄层层析分离 ,薄层扫描定性和定量检测吗啡、海洛因和氯胺酮。结果 氯胺酮与吗啡、海洛因分离良好。氯胺酮薄层扫描线性范围为 0 .2~ 10 μg/斑点 ,R2 =0 .976 8,最低检出限为 0 .1μg/斑点 (S/N =4 )。 结论 该TLCS法可用于毒品中氯胺酮的检验和氯胺酮中毒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颏下蒂岛状皮瓣在口腔癌术后口内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2014年6月应用颏下蒂岛状皮瓣修复24例口腔癌术后口内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及近、远期临床效果。结果:1例下牙龈癌患者术后皮瓣出现静脉危象坏死,予以清除,创面拉拢缝合。23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36个月,该组病例均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组织瓣血运丰富,皮瓣形态良好,无臃肿,外观和功能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制备简单、可旋转幅度大,厚度适中、易于成活及供区隐蔽等优点,是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C形截骨术矫正颧骨颧弓过突的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颧骨颧弓肥大的程度和特点,全身麻醉下经口内入路自颧牙槽嵴外侧经眶外下缘到颧弓与眶骨外缘交接处做两条平行C形截骨线,两截骨线间距由颧弓需缩短程度而定,以来复锯截断截除中间骨块,骨凿凿断残余骨连接.耳屏前颞部发际内做长1.5~2.0 cm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顺面神经走向钝性分离至骨膜,切开骨膜显露颧弓根部,在关节结节前方由后向前斜行截断颧弓.将颧骨颧弓向内上方移动靠拢后以钛板固定.结果 共完成1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C形截骨术矫正颧骨颧弓过突,不损伤上颌窦,面部软组织无下垂,术后效果明显,特别是对颧弓肥大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6.
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在2011—2021年发表的689篇虚拟仿真相关期刊论文为分析样本,旨在对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医药院校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行介绍和探讨。文章借助Excel、NoteExpress文献统计软件、RStudio云图制作等软件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制作图表,进而从文献产量、质量、内容、应用领域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和评价。结果表明:近十年,各中医药院校虚拟仿真相关论文数量增长迅速,但论文质量不高;研究热点内容多集中在虚拟实验教学、虚拟筛选、分子对接等方面,且虚拟仿真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中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最后就此次文献研究中发现的虚拟仿真技术在院校间的发展存在差距,学科发展不均衡,期刊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方向。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控制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7例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观察组进行多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以降低DS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目标,对每个环节分析描述,根据RPN值对失效模式进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并评估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疼痛情况以及舒适度。结果 研究组失效模式RPN值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7.93%)高于研究组(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值、NAS值均低于对照组,CQC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对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考察家兔血浆中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同时衍生化后GC/MS检测分析结果。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物丙基解痉素(SKF525A)后碱化,乙醚萃取,三氟醋酸酐(TFA)衍生化,GC/MS全扫描定性、内标法和工作曲线法定量分析。结果: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在血浆中的线性检测范围分别为0.010 0~10.0μg.mL·1和0.010 0~20.0μg.mL·1;方法回收率为95.26%~101.10%;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5%。结论:建立了衍生化后同时测定血浆中甲基苯丙胺及氯胺酮的GC/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该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适用于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混合滥用中毒案例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同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HCH患者,按照入组单双顺序分为观察组(多学科协同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及教育)各65例。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坚韧、自强、乐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情绪控制、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自我监测评分,以及活动、自理、情绪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升HCH患者的心理弹性,规范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深低温止痛是指冷冻痛觉神经部位,其他机体,如皮肤、肌肉等组织不应在冷冻神经时被冻伤。冷冻止痛的最佳温度,目前国内外还未报道,国外只有-100℃以上的研究。为推动低温止痛治疗工作的进行,寻找最佳冷冻止痛温度是十分必要的。 冷冻痛觉神经是由经皮穿刺针具传输冷源(-190℃)的低温能量实现的。因此,在穿刺针具的所在治疗部位,形成一个低温温度场,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