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目的 报道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切取背阔肌皮瓣面积最大25 cm×20 cm,最小12 cm×10 cm.结果 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1~6年随访,足部功能恢复较好,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适合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有助于足部功能的重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152例头颈部外伤导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诊治疗效分析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07例 ,女45例 ,年龄23~71岁 ,平均年龄46岁。受伤到入院最早3.5h,最迟2.5月。受伤原因 :车祸91例。滑倒摔伤24例 ,重物压伤16例 ,打伤21例。双上肢无力、握力下降106例 ,单上肢者46例 ,伴有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者103例 ,四肢高位截瘫46例。肢体麻木 ,感觉障碍者135例。双上肢麻木98例 ,伴双下肢麻木21例 ,单侧肢体麻木37例。四肢张力升高 ,腱反射亢进 ,病理证实阳性143例 ,双侧Hoffm…  相似文献   
33.
自1993年以来,收治了25例因外伤致足跟软组织缺损病人,应用局部或下肢皮瓣加以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l.1资料本组共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1~47岁,平均28.3岁。足跟软组织缺损范围5.5cm×6.0cm~10cm×16 cm。1.2方法术前用多普勒测定患侧小腿及足部血液循环状况。根据伤口创面大小及血运情况再确定手术方案。量取足跟软组织缺损大小。若是足跟软组织缺损直径在8cm以内,且足底内侧皮肤良好,则选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若缺损直径在8cm以上,或足底内侧皮肤欠佳,而…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报道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切取背阔肌皮瓣面积最大25 cm×20 cm,最小12 cm×10 cm.结果 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1~6年随访,足部功能恢复较好,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适合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有助于足部功能的重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报道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切取背阔肌皮瓣面积最大25 cm×20 cm,最小12 cm×10 cm.结果 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1~6年随访,足部功能恢复较好,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适合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有助于足部功能的重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报道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切取背阔肌皮瓣面积最大25 cm×20 cm,最小12 cm×10 cm.结果 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1~6年随访,足部功能恢复较好,皮肤无破损,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供丰富,切取范围大,适合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有助于足部功能的重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7.
1病例1.1例1男,7岁,以颈部及双下肢疼痛1月余,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半月,大小便失禁2天入院。体检:颈椎有压痛和叩击痛;双上肢软瘫,肌力0级:双下肢硬瘫,肌力Ⅱ~Ⅲ级;颈_4以下皮肤无汗,痛觉减退;浅反射引不出,双侧病理征阳性。椎管造影显示:颈_(3~4)完全梗阻,呈中心大杯口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AMLN]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12只山羊两侧股骨干横断截骨,分别采用AMLN和GK钉固定,术后7、14、28、56d分批处死,行生物化学测量,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电镜观察术后7~14d AMLN固定组骨痂丰富、层叠状有序排列,骨小梁的吸收陷窝内有胶原纤维不断形成;术后28~56d骨胶原纤维在吸收陷窝内外形成丰富,互相平行束状排列,与骨干主应力轴相一致,骨吸收和骨生成活跃,骨塑形改建迅速,哈佛氏系统结构完整,结构网架在骨质钙盐结晶沉积下十分坚韧;而GK钉固定组则无上述特征现象发生;(2)AMLN钉固定组的骨痂胶原、不溶性胶原、钙、磷含量均高于GK钉固定组(P<0.05).结论AMLN钉固定使骨折端局部稳定、有轴向生理性应力刺激与应力传导,增加了成骨细胞的代谢活性,使骨小梁沿压应力轴线发育,促进了骨胶原生成、骨盐的沉积及转化、骨痂的形成和强度的提高,加快了骨质重建的速度.  相似文献   
39.
选择性动脉栓塞后骶骨肿瘤切除6例吴学建1)陈书连2)王利民1)皮国富1)贺长清1)陈风苞1)左铁臣1)1)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4500522)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郑州450003关键词动脉栓塞;骶骨;肿瘤;切除术由于骶骨肿瘤血供丰富,手术时...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 ,以提高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疗水平。方法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2 1例 ,均行胸椎后路节段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脊髓减压术。结果 :本组术后平均随访 1 5a ,优 16例 ( 76 2 %) ,良 5例 ( 2 3 8%)。疗效满意。结论 :早期诊断并尽早手术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