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以负荷显像参数为比较基础,通过理论推算,探讨缩小再分布显像总计数与负荷者差异的方法,从而提高负荷-再分布201Tl心肌显像诊断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应用相同参数分别在6 min内和(200.61±13.64)min,对54例患者行负荷-再分布心肌显像,比较二者的总计数、平均每帧计数、计数率和相同层面心肌图像最大计数的差异及其平均值和平均百分比;计算要达到负荷时的总计数,再分布显像数据采集平均每帧需要增加的时间.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t检验分析.结果 再分布显像的总计数、平均每帧计数、计数率和相同层面心肌图像最大计数比负荷者平均分别下降了(25.29±0.05)%、(28.44±0.09)%、(25.29±0.05)%和(33.48±0.05)%(t=34.56、23.33、34.56和27.61,P值均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要达到或接近负荷显像时的总计数,再分布显像数据采集时间平均每帧需增加(13.80±3.68)s,平均增加幅度为(34.49±0.09)%(t=27.56,P=0.000).结论 理论上,适当增加再分布显像数据采集时间,可以增加负荷-再分布201Tl心肌显像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MRI)评价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唾液腺功能损伤,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入组28例初诊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行IMRT治疗,分别在放疗前、放疗第4周、放疗结束、放疗后3、6和12月行DW-MRI扫描和口干评级。DW-MRI扫描包括静息状态和酸刺激后。结果 放疗后6和12月鼻咽癌患者口干分级与放疗后3月、放疗结束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疗前腮腺ADC值静息状态、酸刺激第3、6分钟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疗第4周、放疗结束、放疗后3月ADC值总体升高,但酸刺激各时间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疗后6、12月ADC值总体逐步降低,且再次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然后长时间缓慢升高的表现,酸刺激第3和第6分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疗前酸刺激状态下颌下腺和腮腺类似。分析结果显示:ADC值变化率和唾液腺体积变化率呈正相关;ADC值变化率、唾液腺体积变化率分别和平均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DW-MRI在评价鼻咽癌调强放疗唾液腺功能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Philips GEMINI PET/CT五种常规图像重建算法对PE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Jaszack模型进行PET/CT显像,分别运用滤波反投影Hanning滤波(FBP-Hanning)、滤波反投影Butterworth滤波(FBP-Butterworth)、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行处理最大拟然算法(RAMLA)及三维行处理最大拟然算法(3D-RAMLA)对模型显像的各组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比较模型显像在不同重建算法及不同计数状态时图像分辨率、图像均匀性、图像对比度以及重建时间的差异.结果 模型显像中,3D-RAMLA、RAMLA、OSEM、FBP-Hanning及FBP-Butterworth所需重建时间分别为180 s、130 s、120 s、85 s、80 s.在高计数状态下,FBP-Butterworth最小可分辨4.8 mm的"热区"立柱,FBP-Hanning、OSEM、RAMLA及3D-RAMLA最小可分辨6.4 mm的"热区"立柱.在各种重建算法中,3D-RAMLA的图像对比度明显优于其他算法,RAMLA及3D-RAMLA的图像均匀性指标优于其他算法.随着采集计数的减少,各重建算法均出现图像分辨率、图像均匀性以及图像对比度的下降,其中以FBP-Butterworth下降最为显著.结论 不同重建算法及不同计数状态下PET图像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临床显像中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图像重建算法.  相似文献   
74.
这是NEMA标准的第6部分。包括1单晶体闪烁相机全身扫描显像无散射条件下的系统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2单晶体闪烁相机全身扫描显像的均匀性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0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探讨MGMT基因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缺陷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株宫颈癌细胞、15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38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同时分析MGMT基因甲基化与宫颈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4株宫颈癌细胞、正常宫颈组织及CINⅠ组织中无MGMT基因甲基化,MGMT甲基化在CINⅡ~CINⅢ组织中占27%,浸润性宫颈癌中占31%。MGMT基因甲基化在不同的病理分级(P=0.263)和临床分期(P=0.342)中差异无显著性,在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显著性(χ2=7.785,P=0.005)。所有MGMT甲基化的癌组织及CIN组织均无MGMTmRNA表达,而所有非MGMT甲基化癌组织、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均有MGMTmRNA表达。结论:宫颈癌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导致此基因表达缺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2DUS观察管腔内径及管腔内回声,CDFI观察血管腔内血流情况,脉冲多普勒观察频谱乏氏实验和远侧肢体挤压法观察返流情况。结果:20例下肢DVT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95%。结论:超声为尽早确诊DVT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Butterworth滤波器不同滤波参数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在Jaszczak模型中,注入99Tcm溶液185MBq,充分混匀后模拟常规脑断层显像。然后对1例患者注射99Tcm-TRODAT-1显像剂740MBq,1小时后行常规脑断层显像。选择Butterworth滤波器的不同截止频率(fc)和陡度因子(n)组合,分别对模型及患者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模型热区和均匀区横断面图像以及患者脑横断面图像。以模型图像的断层分辨率、均匀性指标和平均像素计数,以及脑断层图像中纹状体的分辨效果,来评价滤波参数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当fc=0.55~0.70,n=12~32时,模型热区横断面图像可分辨出最小直径为7.9mm的立柱。当fc=0.50~0.60,n=12~32时,患者脑断层图像显示纹状体最清晰;均匀性指标随fc的升高而降低(r=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磁共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协调配合,优化住院病人上腹部磁共振扫描流程。[方法]按照上腹部磁共振检查病人准备、配合要求,通过详细的流程设计,由磁共振室护士对病房护士进行专门培训。将226例上腹部磁共振检查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3例,对照组按预约通知单行常规护理准备,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准备的基础上针对病人的个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呼吸节律调整、屏气控制方法等指导,比较两组病人的依从性和平均扫描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平均扫描时间分别为1 281.6s、1 023.3s。[结论]优化护理配合流程有利于提高上腹部磁共振扫描病人的依从性并缩短扫描时间。  相似文献   
79.
文献报道,90%的家族性卵巢上皮性癌(家庭性卵巢癌,指有家族史的卵巢癌患者)与BRCA1基因突变有关,而BRCA1基因突变仅发生在极少的散发性卵巢癌(指患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中未发现卵巢癌患者)中,但无论是在家族性还是散发性卵巢癌中,约90%的患者其癌组织中的BRC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除基因突变外,引起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的另一个机制就是DNA甲基化。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肌钙蛋白Ⅰ(c Tn I)对CAP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CV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7月—2021年6月入住本院的CAP患者360例,按照是否发生CVE分为CVE组和非CVE组,评价CAP患者发生CVE的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评价血清NLR、PCT、NT-pro BNP、c Tn I对CAP患者CV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P患者CVE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60例患者中有45例发生CVE,入院首次NLR、PCT、NT-pro BNP、c Tn I在CVE组中的水平明显高于非CVE组(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NLR、PCT联合NT-pro BNP、c Tn I用于诊断CAP患者CVE发生风险时,此时ROC曲线下面积达到最大,为0.883,灵敏度为75.56%,特异度为8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高血压、慢性心脏病史、P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