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应用自体肋软骨植入对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术后鼻畸形进行修复重建,以获得较完美的鼻部形态。方法2006年7月-2007年12月,收治25例先天性唇裂修复术后单侧鼻畸形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12~23岁,平均18.4岁。鼻小柱过短及偏向健侧、鼻尖扁平、鼻孔不对称及鼻翼塌陷。术中根据鼻畸形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形后,植入患侧鼻部或鼻翼外侧脚基底部,固定后将患侧鼻翼软骨和软组织复位至正常解剖位置。结果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供软骨区无并发症发生。鼻外形满意,鼻尖高度及形态、双鼻孔大小基本对称,鼻小柱延长,鼻尖扁平及鼻翼塌陷恢复满意,鼻唇角接近正常。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1年,患者无移植软骨排出,外形良好。结论应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治疗唇裂修复术后鼻畸形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2.
皮肤扩张术是近些年来国外整形外科中的一项新技术,已被广泛采用。我科从1986年3月开始,引进美国CUI公司的产品,先后用于不同病因31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手术效果良好。 手术方法 手术分二期进行。首先是埋入扩张器,局麻或全麻下,在病损区与正常皮肤交界处作切口,在深筋膜下潜行分离,形成与扩张器大小相应腔隙,将术前计  相似文献   
23.
面颈部旋转皮瓣在面颊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面颊部瘢痕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较好方法。方法:应用面颈部旋转皮瓣对11例面颊部瘢痕切除术后创面进行修复。结果:11例瘢痕切除术后创面均得到修复,所修复创面的皮肤颜色和质地与周围皮肤一致,供皮瓣区术后瘢痕不明显。结论:该方法对于面颊部一定大小面积内的瘢痕切除后创面的修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烧伤感染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确定烧伤后创面常见的感染细菌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本病区1991年~2002年间187例烧伤病人感染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87例烧伤感染创面共分离出细菌、真菌42种,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检出菌总数的28%),阴沟肠杆菌(占检出菌总数的11.2%),和鲍曼氏不动杆菌(占检出菌总数的7.2%)。结论:烧伤感染创面分泌物中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常见细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及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5.
1989~1991年我院烧伤治愈率虽然提高,但 LA_(50)却下降,我们将1957~1991年分为5个阶段,对造成折返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资料 1.烧伤病人的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的分布将1957~1991年分为5个阶段进行统计,男、女烧伤病人住院率之比与文献报道的2.06:1至3:1范围一致。各阶段烧伤病人面积分布及年龄分布见表1,2。鉴于烧伤病人面积、年龄分布不一致,我们选择青  相似文献   
26.
利用瘢痕皮回植覆盖供皮区创面的体会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贺吉庸颜面部较大瘢痕或瘢痕畸形需行手术治疗者,在瘢痕切除及畸形纠正后其创面常采用全厚皮肤移植,为使手术后移植的皮肤色泽、质地接近面部正常皮肤,常选择邻近面部部位的皮肤作为供皮区,一般选择上臂内...  相似文献   
27.
不带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带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术前常规用多普勒超声探测仪探测穿支点并标记,均选择第1穿支.设计将穿支点包括在内的不带背阔肌的带蒂或胸背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四肢或腋窝创面.结果 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于临床应用7例.皮瓣大小为6 cm×9 cm~12 cm×16 cm.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无血肿、血清肿等并发症发生,供区外形与对侧基本对称.结论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保留了背阔肌,皮瓣较薄,血运可靠,能明显降低对供区的损伤,是修复创面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 探讨应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面下部缺损及畸形的方法.方法 2006年9月至2009年3月,采用带蒂的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面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畸形22例,术前常规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探测穿支点并标记,皮瓣大小为4 cm×5 cm~6 cm×7 cm,将穿支点包括在内.结果 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供区隐蔽无明显畸形.结论 颏下动脉穿支皮瓣血运可靠,血管走行稳定,供区隐蔽,是临床修复面下部畸形或软组织缺损的良好供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