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壮筋汤治疗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循证医学角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6年5月1日以前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关于补肾壮筋汤治疗骨科疾病的文献,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价,提取各研究中的数据并进行总体效应量合并,并将这些研究的数据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补肾壮筋汤治疗骨关节炎的早期随访情况,补肾壮筋汤与阳性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99,1.15),P=0.09];补肾壮筋汤治疗下腰痛的早期随访情况,补肾壮筋汤与阳性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3;95%CI:(1.19,1.50),P0.00001]。结论:补肾壮筋汤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但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希望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 MS)测定麻黄汤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 ,研究配伍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GC- MS法测定桂皮醛的含量 ,并用 MS鉴定其他色谱峰。采用 L8(2 7)正交设计安排试验 ,统计软件(SPSS10 .0 )分析麻黄、杏仁、甘草及两两交互作用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p H计测定各组合的 p H值。结果 麻黄、杏仁对方中桂皮醛的含量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 ,甘草及两两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 (P>0 .0 5 )。各组合 p H值变化不明显。结论 麻黄、杏仁显著降低桂皮醛的含量 ,甘草及交互作用则对其含量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3.
GC-MS法测定麻黄汤不同配伍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 MS)测定麻黄汤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 ,研究配伍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GC- MS法测定桂皮醛的含量 ,并用 MS鉴定其他色谱峰。采用 L8(2 7)正交设计安排试验 ,统计软件(SPSS10 .0 )分析麻黄、杏仁、甘草及两两交互作用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p H计测定各组合的 p H值。结果 麻黄、杏仁对方中桂皮醛的含量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 ,甘草及两两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 (P>0 .0 5 )。各组合 p H值变化不明显。结论 麻黄、杏仁显著降低桂皮醛的含量 ,甘草及交互作用则对其含量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丹参酮ⅡA治疗脊髓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相关通路。方法:利用TCMSP、BATMAN-TCM、DTPS、STITCHI、Swiss Target Prediction 5个数据库筛选出丹参酮ⅡA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Cards、CTD数据库检索脊髓损伤相关基因,利用韦恩图筛选丹参酮ⅡA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共有潜在靶点182个,与脊髓损伤相关的靶点157个,其中肿瘤蛋白p53(TP53)、Myc原癌基因蛋白(MYC)、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CND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JUN原癌基因蛋白(JUN)5个靶点在蛋白互作网络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丹参酮ⅡA治疗脊髓损伤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药物反应、脂多糖反应、细胞对DNA损伤刺激的反应等;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结合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MP signaling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IF-1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Apoptosis等通路有关。结论:丹参酮ⅡA治疗脊髓损伤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的特点,其可能通过促进神经元存活、促进轴突再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抗炎等过程对脊髓损伤过程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5.
背景:川芎嗪药理作用广泛,具备改善微循环、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在修复脊髓损伤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目的:综述川芎嗪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脊髓损伤的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tetramethylpyrazine,spinal cord injury,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为英文关键词;以“川芎嗪,脊髓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为中文关键词,检索2003-2020年期间收录在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文献,纳入川芎嗪药理作用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机制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与相关性弱的文献,对85篇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的动物实验尚未完全阐明川芎嗪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机制。川芎嗪在治疗脊髓损伤过程中的机制主要包括:抑制内皮素生成、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拮抗钙离子内流、调节白细胞介素、抑制核因子кB信号通路、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临床使用川芎嗪单体注射液治疗脊髓损伤的报道较少,其临床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究。缩略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https://orcid.org/0000-0003-4391-2360 (蒋昇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