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8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功能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52例初诊的AMI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超负荷剂量组(24例,氯吡格雷600mg)和常规负荷剂量组(28例,氯吡格雷300mg)。测定两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R)变化情况;行PCI治疗后,术后即刻对病变血管行心肌呈色分级(MBG),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AR术前两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术后90min、术后24h,超负荷剂量组MPAR明显低于常规负荷剂量组;术后MBG3级获得率超负荷剂量组明显高于常规负荷剂量组(79.2%比32.1%,P〈0.01)。出血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以更有效、更迅速地抑制AMI合并T2DM患者MPAR,改善心肌灌注,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16例糖尿病AMI患者,按梗死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分组.A组:无心绞痛史者78例;B组:梗死前48 h内有心绞痛史者138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行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动态监测血浆坏死炎症标记物的变化;术后2周行99Tcm心血池显像测定心功能;住院期间观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①B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和脑钠素、肌钙蛋白Ⅰ、白细胞介素-8峰值浓度均低于A组(均P<0.05).②左心室收缩功能: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峰射血率和左心室峰射血时间均好于A组(均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B组左心室峰充盈率和左心室峰充盈时间均好于A组(均P<0.05).③B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通过抑制糖尿病AMI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药物保守治疗患者血清铁蛋白、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 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 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 C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16周后血清铁蛋白、血清LDL、oxLDL、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B组较A、C组降低明显(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非PCI药物保守治疗患者早期使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清铁蛋白、血清LDL、oxLDL、hs-CRP水平,降低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减轻炎性反应,能起到稳定斑块、抗栓、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病情稳定的165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由护士施行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再次住院及预后的情况,分析2种护理方法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应用典则相关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TnI)、脑钠素(BNP)、白介素-8(IL-8)与心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收缩同步性的相关性。方法84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左室造影证实存在室壁瘤形成的患者,胸痛发作12小时测定TnI、BNPI、L-8。入院后第1周应用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LVSF)、舒张功能(LVDF)、收缩同步性功能(LVSS)各参数。应用典则相关分析,分析TnI、BNP、IL-8与LVSF、LVDF、LVSS的相关性。结果3对典则变量的典则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253(P=0.0373)、0.662367(P=0.0418)、0.331153(P=0.382),第1对(V1,W1)、第2对(V2,W2)典则变量共代表了94.77%的相关信息。从标准化典则相关系数可知,V1典则变量主要反映了BNP、IL-8,W1主要反映了峰相位标准差(PSD)、峰驻盈时间(TPFR)、峰充盈率(PFR)。TnII、L-8、BNP与PSD、TPFR呈正相关,与PFR呈负相关。V2典则变量主要反映TnI,W2主要反映LVEF、半高宽(FWHM)。TnI与FWHM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血浆TnI、IL-8、BNP升高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患者心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收缩同步性降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