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98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非AS组,测定空腹血浆胱抑素C水平.结果显示,胱抑素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数量显著相关( r=0.432,P<0.01),胱抑素C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OR=2.21,95% CI1.88 ~3.02).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在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4只,然后将成模大鼠分成糖尿病干预组22只和糖尿病对照组22只,并设正常对照组.其中糖尿病干预组每日灌胃法给予阿魏酸钠100 tag·kg-1·d-1干预.12周后观察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并获取阴茎海绵体组织和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与丙二醛(MDA)的水平变化和阴茎海绵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阴茎勃起功能更好,3组的阴茎勃起率分别为22%、66%和100%.SOD、CAT和NOS在糖尿病对照组中的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干预组;NO在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干预组的含量[(112±28)nmol/ml、(137±25)nmol/ml]高于糖尿病对照组[(56±10)nmol/ml,均P<0.01];MDA在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干预组的含量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均P<0.01).光镜下,糖尿病对照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数量减少,间质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结论 阿魏酸钠可能通过调节自由基代谢、抗氧化损伤和促进NO生成增加的途径,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起到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大规模的全国性调查以明确糖尿病(DM)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选择全国31省市自治区首府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回顾性收集所有1991—2005年住院患者中伴有DM的死亡患者病历,根据ICD-10确定根本死因。结果共有15个省市2895个病例。T1DM患者根本死亡原因的前五位为DM、心血管疾病(CVD)、呼吸系统疾病(RSD)、消化系统疾病(DSD)和意外事故;T2DM根本死亡原因的前七位分别为CVD、脑血管疾病(BVD)、肿瘤、DM、RSD、DSD和意外事故。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DM为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84.
1991年,Higashiyama等首先在巨噬细胞样细胞U937中发现了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HB-EGF属表皮生长因子(EGF)家族,但具有比EGF更强大的丝裂原作用。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分泌的HB-EGF可通过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另外,细胞外高糖环境能增强HB-EGF对平滑肌细  相似文献   
85.
H4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尿液样本的蛋白质质谱,按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分组比较,结果得到一组特异性蛋白.筛选出预测准确率最高的4个差异蛋白质建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验证.  相似文献   
86.
患者女性 ,36岁。因多食、肥胖 5年 ,突发气急、咯血 1次 ,于 2 0 0 2年 9月 13日入院。 5年来患者体重增加 10kg。 3个月前突发气急、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端坐呼吸 ,不能平卧。当时测血压 170 / 110mmHg(1mmHg =0 133kPa) ,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竭” ,予以强心、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后缓解。以后一直服用降压药物 ,但血压控制差。血压波动在 15 0~ 16 0 / 95~ 10 0mmHg之间。体格检查 :身高 16 0cm ,体重 77 5kg ,血压 15 2 / 94mmHg。轻度向心性肥胖 ,水牛背 ,满月脸 ,多血质面容。双肺呼吸音清…  相似文献   
87.
王永健  谷卫 《浙江医学》2003,25(12):743-745
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更稳定控制血糖以避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对β 细胞功能差的1型糖尿病患者是强化治疗的首先适应人群。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subcutaneousinsulininfusion ,CSII)泵是目前国际上1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1]。笔者通过与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ultipledailyinjection ,MDI)比较 ,观察CSII泵对血糖的控制情况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 ,旨在探讨CSII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1.1对象均为2002~2003年我院住院1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7年ADA的诊断标准。分两组 :CSII组…  相似文献   
88.
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和性激素变化 ,分析其与血糖、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的相关性 ,用吡格列酮干预治疗来探讨 SHBG在 2型糖尿病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 2型糖尿病患者 85例和正常对照 5 9例 ,女性取绝经后。其中 4 8例患者用吡格列酮干预治疗。分别收集其空腹血清标本 ,测定 SHBG、总雌二醇 (E2 )、总睾酮 (T)、空腹胰岛素 (FINS)、体重、空腹血糖(FBG)、血脂等指标 ,计算 HOMA模型 B细胞功能指数 (HOMA- IS)、BMI,并以 L N[1/ (FBG·FINS) ]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 :患者组血清 SHBG较同性别对照组降低 (女性 P<0 .0 1;男性 P<0 .0 5 ) ;T/ SHBG在女性患者组高于对照组 (P<0 .0 1)。相关性分析发现 ,女性患者组 SHBG与 FBG、FINS、ISI有相关性 (分别 rs为 - 0 .372、P<0 .0 5 ,- 0 .332、P<0 .0 5 ,0 .4 45、P<0 .0 1) ;男性患者组 SHBG、总 T与 BMI有相关性 (rs为 - 0 .32 9、P<0 .0 5 ,- 0 .4 2 4、P<0 .0 1)。经吡格列酮干预治疗 12周后 ,血糖、血脂等有改善 ,而 SHBG、性激素、ISI无显著改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SHBG水平下降与胰岛素抵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9.
血糖"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临床上认为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7%)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波动状况.方法:选择糖化血红蛋白<7%的2型糖尿病患者32例,行72h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分析其血糖谱.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仍有明显的餐后血糖过高现象,尤以早餐后明显,血糖峰值在早餐后1.7 h;血糖>7.8 mmol/L、11.1 mmol/L、13.9 mmol/L所占时间百分率分别为28%、13%、6%.3d CGMS中血糖>7.8 mmol/L曲线下面积与HbA1c正相关.同时还发现了无症状低血糖、持续高血糖(血糖大于13.9 mmol/L,持续2h以上)等现象.结论:一个看似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仍有较多高血糖发生,3d CGMS血糖谱可以反映患者总体血糖控制情况,其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更全面了解血糖波动的细节,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0.
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特点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IS)及胰岛素抵抗(IR)状况.方法 对40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和40名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按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4组,与对照组比较.93例FPG≥8.3mmol/L者应用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进行干预治疗1~3个月,血糖达标后重复OGTT并计算干预后的IR及IS.结果 (1)随着FPG水平的升高,糖尿病各组IR、IS逐级恶化:在FPG≥9.7mmol/L组,胰岛素敏感性为正常组的30%,IS仅为正常组的5%;(2)在FPG<9mmol/L组,IR能解释70%的血糖水平变化,而在FPG高于≥9mmol/L组,IS能解释60%的血糖变化;(3)格列齐特缓释片干预治疗IR及IS有了显著的改善.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IR及IS随空腹血糖升高而恶化,但是IS恶化更为严重;这种双重恶化在高血糖状态得到纠正后在相当程度上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