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期前凝集染色体(PCC)技术测定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8例正常对照者骨髓细胞增殖潜能指数(PPI)。结果显示,CML患者的PPI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患者PPI值同骨髓原始细胞加早幼粒细胞之间无相关性(r=-00785)。对13例CML的随访提示PPI值具有独立于形态学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32.
羟乙基淀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 (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 40例外科手术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 HES)和对照组 (乳酸林格液 )各 2 0例。全部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 ,术中分别输注 HES和乳酸林格液各 1 0 0 0 ml。采血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值、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 K值、全血相对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 TK等进行检测 ,以观察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HES组不同切变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指数 TK输注后明显降低 ( P<0 .0 1 ) ,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相对粘度也有降低 ( P<0 .0 5 )。结论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3.
同型半胱氨酸对谷胱甘肽合成影响及致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对谷胱甘肽合成的影响,探讨同型半胱氮酸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 在体外实验中,以鼠红细胞裂解液为反应体系,分别检测对照组和低、高剂量同型半胱氨酸处理后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无机磷酸和谷胱甘肽含量,以生成的无机磷酸的mmol数表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活性。在体内实验中,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低剂量蛋氨酸处理组和蛋氨酸+维生素处理组,分别测定血浆谷胱甘肽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低剂量同型半胱氨酸组的无机磷酸生成量均明显降低(P〈0.01),谷胱甘肽的含量也显著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蛋氨酸处理组的谷胱甘肽生成量明显降低(P〈0.01);蛋氨酸+维生素处理组的谷胱甘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高蛋氨酸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的存在能明显抑制谷胱甘肽的合成,其作用与同型半胱氨酸对卜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抑制有关。这可能是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丰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结肠癌是西方人群第二种最常见的癌,虽然这种癌通常不是家族性的,但其发生少数同显性遗传易感性有关。遗传性疾病综合征可分两组,一组是家族性腺瘤性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体外液体培养条件下干细胞因子(SCF)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协同刺激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贫血患者骨髓红系造血的作用。方法:将NHL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在无细胞因子条件下和分别添加SCF、EPO及SCF EPO的刺激条件下培养7天,通过计算红系恢复性增生份数和流式细胞术评价红系的增生和分化。结果:SCF EPO刺激条件下的红系恢复性增生份数高于EPO单独刺激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2)。Epo或SCF Epo刺激培养7天后的红系分化主要处于分化早期的原始红细胞阶段。流式细胞术显示红系分化以CD71阳性细胞为主。与单用Epo刺激相比,SCF Epo刺激培养后的CD71阳性红系细胞比率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体外液体培养条件下,SCF可以增强Epo的促NHL贫血患者骨髓红系增生、分化作用,这为肿瘤性贫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6.
为了研究不同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株培养上清对CD4^+和CD8^+T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探讨AML的免疫抑制的形成机制,将3种AML细胞株(HL-60、NB4和U937)培养上清和普通培养液按不同比例混合,用于培养CFSE染色的淋巴细胞.抗CD3抗体和抗CD28抗体刺激3天后,标记7AAD和相应荧光抗体.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T细胞亚群CFSE荧光强度和7AAD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增殖和凋亡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AML细胞株中有2种(HL-60和NB4)培养上清可显著抑制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增殖,并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同样,HL-60和NB4细胞株培养上清亦可抑制刺激后的CD4^+T细胞的凋亡,但对刺激后的CD8^+T细胞的凋亡并无明显影响.相反,HL-60和NB4细胞株培养上清可显著增加增殖的CD8^+T细胞的凋亡.结论:AML细胞株培养上清液对CD4^+T细胞和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以及对增殖的CD8^+T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可能是AML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摘要:目的:分析人非经典前折叠素RPB5相互作用因子1(URI1)蛋白的特性、结构和变异体,观察URI1蛋白在人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通过多种网络分析工具,预测和分析URI1的基本特性及结构。用人组织微阵列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其在多种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URI1编码1个53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性质不稳定,无跨膜片段,N末端无信号肽,非分泌型蛋白质,其mRNA在组织中广泛表达。URI1具有11个潜在的泛素化位点,其中6个为高度可信,5个为中度可信。有4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35个在丝氨酸位、11个在苏氨酸位、2个在酪氨酸位)。在第287氨基酸位有一糖基化位点,在第291、371氨基酸位也可能发生糖基化修饰,未发现乙酰化位点。蛋白质结构预测α螺旋(H)占39.63%,N端具有1个PFD功能域。URI1在多种组织/细胞广泛表达并存在明显差异表达,与基于高密度微阵列技术的BioGPS mRNA表达谱数据吻合。 结论: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了URI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为URI1蛋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38.
TrichostatinA(TSA),akindoftypicalhistonedeacetylaseinhibitor(DAIS),wasisolatedfromthemetablitesof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Recently,TSAwasfoundtoinducedifferentiationand/orapoptosisinsolidtumorsandleukemiccells.InvivoresultsshowedthatTSAcouldselectivelyin…  相似文献   
39.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检验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临床血液学检验和临床基础检验学等专业课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在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道熟前凝聚染色体制备方法学的研究。对30余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多次实验摸索,建立了本室的常规制备方法,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