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性强,决定了实验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是培养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必要保证。为适应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自2002年成立  相似文献   
22.
23.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培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培养方法,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简称再障)MSCs生长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对照组及再障患者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2×105/ml接种于培养皿中,体外培养MSCs,7天后计数MSCs集落数,待MSCs形成融合层后,观察其对造血的支持作用。结果:MSC细胞形态呈长梭形或多边形,体外培养7天后对照组MSCs集落数为(66.96±17.7)/(2×105)单个核细胞,再障患者MSCs集落数为(23±21)/(2×105)单个核细胞,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再障患者骨髓MSCs融合层对健康人骨髓GM-CFU集落生长的刺激作用较健康人骨髓MSC融合层作用明显减弱(P<0.01)。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可为再障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发病机制探讨提供一定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作用下。维生素对家兔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以了解维生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26只雄性家兔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和维生素处理组在普通饲料中加入胆固醇,猪油和甲硫氨酸,同时维生素组每天通过灌胃法给予维生素E,C,B6和叶酸,分别于第4wk,第8wk未取血测相关指标和制备病理标本。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内皮素和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值明显升高,而血清一氧化氮在两组间变化不明显。维生素组血浆内皮素和血栓素B2比模型组明显下降。而一氧化氮和6-酮-前列腺素F1α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病理变化显,用维生素处理后病变程度减轻。结论:实验结果提示,维生素E,C,6和叶酸的联合运用,可以减轻或阻断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纠正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失衡。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益。  相似文献   
25.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跨系表达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跨系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35例ALL(111例B-ALL,24例T-ALL)患者幼稚细胞表面及胞质内分化抗原进行分析。结果 在ALL中,髓系抗原(M)表达64%,T和B亚型中髓系抗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CD13表达最为常见(40%),其次是CD33(37%)、CD11b(20%)和CD15(16%),CD13和CD33在CD34^+病例中的表达均高于CD34^-病例。B-ALL中,T系抗原CD4、CD2和CD7分别在19例、2例和2例中表达,CD4^+和CD7^+病例通常共表达CD13和(或)CD33;T-ALL中2例CD19表达者均伴CD13/CD33表达。结论 ALL伴髓系表达的频率较高(B^+M^+,T^+M^+),偶尔出现B系,T系和髓系共表达的表型(B^+T^+M^+),B系T系共表达但不伴髓系表达的表型(B^+T^+M^-)极少,跨系表达多存在各未成熟的阶段,髓系抗原表达与干细胞表面标志CD34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血清α-L一岩藻糖着酶(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测定76例原发性肝癌、57例肝硬化、112例非肝脏恶性肿瘤及8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AFU;对76例原发性肝癌还同时测定血清甲脂蛋白(AFP);对18例手术后患者随访测定AFU。结果原发性肝癌血清AFU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各组。血清AFU和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0.3%和76.3%,联合检测AFU和AFP的诊断敏感性提高到92.1%。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癌肿后血清AFU活性明显下降,复发时可再度升高。结论血清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复发监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RPB5调节蛋白RMP在γ射线诱导的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探讨RMP在细胞凋亡及维系细胞DNA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SMMC-7721肝癌细胞和HL-7702正常肝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肝癌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法检测RMP基因在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肝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G1期增高,而S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P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bax/bcl-2增加,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射线照射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RMP基因可能在提高细胞DNA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不同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株培养上清对CD4^+和CD8^+T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探讨AML的免疫抑制的形成机制,将3种AML细胞株(HL-60、NB4和U937)培养上清和普通培养液按不同比例混合,用于培养CFSE染色的淋巴细胞.抗CD3抗体和抗CD28抗体刺激3天后,标记7AAD和相应荧光抗体.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T细胞亚群CFSE荧光强度和7AAD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增殖和凋亡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AML细胞株中有2种(HL-60和NB4)培养上清可显著抑制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增殖,并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同样,HL-60和NB4细胞株培养上清亦可抑制刺激后的CD4^+T细胞的凋亡,但对刺激后的CD8^+T细胞的凋亡并无明显影响.相反,HL-60和NB4细胞株培养上清可显著增加增殖的CD8^+T细胞的凋亡.结论:AML细胞株培养上清液对CD4^+T细胞和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以及对增殖的CD8^+T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可能是AML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以期前凝集染色体(PCC)技术测定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8例正常对照者骨髓细胞增殖潜能指数(PPI)。结果显示,CML患者的PPI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患者PPI值同骨髓原始细胞加早幼粒细胞之间无相关性(r=-00785)。对13例CML的随访提示PPI值具有独立于形态学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30.
羟乙基淀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 (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 40例外科手术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 HES)和对照组 (乳酸林格液 )各 2 0例。全部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 ,术中分别输注 HES和乳酸林格液各 1 0 0 0 ml。采血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值、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 K值、全血相对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 TK等进行检测 ,以观察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HES组不同切变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指数 TK输注后明显降低 ( P<0 .0 1 ) ,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相对粘度也有降低 ( P<0 .0 5 )。结论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