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下肢巨大新鲜创面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皮肤撕脱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巨大创面27例。结果 经负压引流1周,伤口均无感染,肉芽新鲜,给予Ⅱ期缝合或植皮愈合。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皮肤缺损效果好。  相似文献   
32.
吻合血管同种异体桡骨下段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施行吻合血管同种异体桡骨下段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重点解剖观测了桡骨下段滋养血管和骨膜血管的来源和分布;50根干燥成人桡骨标本,观察桡骨下端滋养孔。结果桡骨下端前、后及外侧平均有(15.5±4.3)(11~30)个滋养孔。骨间前动脉外径平均为2.3mm,循骨间膜的前份下行,本干穿行旋前方肌深面,沿途分出1~3支肌骨膜支,分布桡骨下端前面。腕背支的桡侧骨皮支和外侧终支,沿桡骨远段背侧下行,分别分出(3.1±0.7)支和(1.2±0.5)支骨膜支分布桡骨下段背侧。上述骨膜支均发细支进入滋养孔。结论选用骨间前血管为蒂的桡骨远段移植,以重建桡腕关节。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伤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9至12月, 选取武汉大学医学部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80名见习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创伤急救培训中, 试验组40名学生实施虚拟仿真教学, 对照组40名学生实施传统方式教学。授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 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92.13±1.42)分比(85.22±1.92)分, (94.62±1.96)分比(90.03±2.05)分, 均P<0.001]。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具有高满意度者占比72.5%(29/40), 对照组学生占比20.0%(8/40),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伤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提高了创伤急救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4.
2003~2007年我科收治眼球钝挫伤继发性青光眼72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眼球钝挫伤青光眼患者72例,均进行详细的服部检查,包括视力及屈光状态、裂隙灯、眼底镜、眼压、房角镜、B超等。依据眼压升高的原因不同,主要分为3组:①前房积血引起者41例;②房角后退引起者19例;③晶状体解剖位置异常引起者12例。患者年龄4~72岁,男51例,女21例。致伤原因主要有:拳击伤,鞭炮炸伤,塑料子弹击伤,交通事故等。  相似文献   
35.
<正>因为创伤、感染、骨肿瘤切除而造成的骨不连、骨缺损比较常见。骨不连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棘手难题。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有多种多样。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修复骨缺损的最好材料,但来源有限。异体骨或异种骨移植,因免疫排斥反应而影响疗效,并可能传播疾病。因此,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日益发展,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已经逐步  相似文献   
36.
2001~2009年,笔者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不稳定性骨折45例,临床疗效较好.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45例,男36例,女19例,年龄16~62岁.左侧27例,右侧18例.车祸伤29例,重物砸伤16例.上1/3骨折15例,中1/3骨折21例,下1/3骨折9例.其中腓总神经损伤6例,32例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和骨污染伴缺损.  相似文献   
37.
带血供腓骨下段骨瓣移位融合踝关节的解剖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带血供腓骨下段骨瓣移位融合踝关节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在73根干燥、完整的成人腓骨标本,28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和5侧新鲜截肢标本上观测腓骨下段的骨性结构及其营养血管。对12例施术病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腓骨下段的内侧面较为平坦,与胫、距骨形成侧向相贴的构建,可就地取材,就近植骨。所携带的营养血管主要有腓动脉的弓形动脉和外踝后动脉。全部病例均经1~2年随访,术后3~4个月,关节均获骨性愈合,无感染现象。结论经踝关节外侧入路,以带血供的腓骨下段骨瓣植骨行踝关节或四关节融合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8.
眼睑内眦部裂伤常伴有泪小管断裂,如不采取适当的治疗,会引起永久性溢泪。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治疗的37例泪小管断裂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瑞芬太尼是最新一代阿片类镇痛药,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对瑞芬太尼/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氯胺酮两种复合麻醉方法及单纯氯胺酮复合麻醉在两岁以下婴幼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旋肱前血管外侧降支为蒂肱骨上段骨膜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带旋肱前动脉外侧降支为蒂的肱骨上段外侧面骨膜瓣痊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在38侧经动脉环绕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对旋肱前上侧降支的来源、走行、分布进行了了解剖学观测,并在4侧标本上不幕拟手术实验。结果:旋肱前动脉经 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深面,绒上科颈外进至结节间沟外侧缘分别分出升支和降支。升支上行分布于肱骨头和小结节部。降支有2条分别沿胸大肌止腱内、个侧紧贴骨膜下行,为内侧降支和外侧降支。外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