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材料与方法 本组36例中,男21例,女l5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50.2岁.肾移植术前检查21例,原发病变为慢性肾炎尿毒症14例,高血压肾病3例,肾病综合征2例,多囊肾1例,肾结核1例,均为首次肾移植.肾移植术后检查15例,移植术后时间1个月~10年,均为首次肾移植术后,9例为尸体供肾,6例为亲属活体供肾.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MSCTA)在颈动脉病变诊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5年7月行颈动脉血管造影成像检查3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表面遮盖成像(SSD)、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T)血管仿真内窥镜(CTVE)。结果36例颈动脉MSCTA检查,27例患者有异常血管,其中双侧血管异常11例,单侧血管异常16例,狭窄血管35支,30支血管壁有不同程度的钙化,15支颈动脉可观察到软斑块。结论颈动脉MSCTA检查可清楚观察颈动脉的血管形态,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且能观察颈动脉壁的钙化及软斑块,对脑梗塞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线性测量技术在脑外伤后脑萎缩的早期诊断意义,以及CT与MRI两种成像技术在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方法:应用CT检查对30例急性脑外伤血肿的患者脑室体部横径指数、Huchman指数、尾状核指数以及脑沟宽度等进行线性测量;对所有数据与正常对比组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了解各参考值在脑萎缩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并通过其中5例与MRI测量值的对比,分析诊断的特异性。结果:侧脑室体部横径指数、Huckman指数、尾状核指数以及脑沟宽度是脑萎缩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指标,与脑萎缩的发生呈线性相关。结论:CT线性测量技术在脑外伤后脑萎缩的早期诊断及监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是脑外伤后遗症的临床防治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手段;MRI线性测量较CT更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 susceptibility weightde imaging,SWI)技术在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 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患者的CT和磁共振检查资料,磁共振包括T1WI、T2WI、T2-FLAIR、DWI、SWI序列,比较不同序列对CMBs检出率的差异以及CMBs发生部位的特点;同时按临床危险分级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组,分析高血压患者脑内微出血与临床危险分组的关系。结果:CT未发现微出血灶,T2WI及T2FLAIR检出CMBs 10例,SWI共发现CMBs有42例,CMBs总数为149个。在各部位的分布按数目依次为基底节区、皮质及皮质下、脑干、小脑。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与极高危组微出血的阳性率、出血灶数目均有显著性差异( P值<0.05)。结论:SWI在诊断CMBs的检出例数及病灶数上都显著优于常规序列,基底节区为CMBs的好发部位。高血压患者危险分级越高,脑内微出血的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脑胶质瘤患者,低级别胶质瘤(LGG)组(Ⅰ、Ⅱ级)22例,高级别胶质瘤(HGG)组(Ⅲ、Ⅳ级)38例。所有患者术前完成多体素1H-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析瘤体区胆碱(Cho)/肌酸(Cr)、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Cr、瘤体区表观扩散系数(ADCT)、对侧正常脑实质表观扩散系数(ADCH)、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rADC=ADCT/ADCH)、Ki-67指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LGG、HGG瘤体区Cho/Cr、Cho/NAA及ADCT、r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o/Cr联合rADC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92),脑胶质瘤分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92.1%、80.3%。瘤体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25例混合性中风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和血管成像,了解其螺旋CT血管造影的形态和改变。1 材料与方法本组混合性中风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51~72岁,平均61岁。在入院7天内所有病例均行第一次螺旋CT检查,部分病人行2次或2次以上螺旋CT扫描检查,2次间隔最多不超过1个月,采用SiemensPlus4Power螺旋CT扫描机行CT平扫并CT血管造影(CTA)扫描。CT平扫条件120kV,280mA,T1:1s,层厚10mm,间隔10mm,CTA扫描条件120kV,240m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肺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6例经S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采用国际最新TNM分期标准进行诊断,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技术对所有CT扫描资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合横断面图像评价其在肺癌术前分期的作用,并与横断面图像的术前分期进行对照.结果:对T分期,T1、T2、T3、T4横断面图像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3%、60.6%、60.7%、 60.3%,后处理图像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4%、 90.9%、89.3%、 87.0%;对N分期,N0、N1、N2、N3横断面图像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6%、68.1%、63.6%、64.2%,后处理图像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3%、90.9%、 90.9%、85.7%;除T1、N0外,T1~T3及N1~N3后处理图像和横断面图像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后处理图像对远处转移也可提供一定帮助.结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提高肺癌TNM分期的准确性,能有效增加和提高横断面CT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CT、MRI在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各方面明显优于B超、IVP。结论:肾上腺肿瘤普查首选B超,可疑肾上腺肿瘤则应及早行CT或MRI检查。IVP可作为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16层螺旋CT伪彩成像肿瘤红色色彩程度与其微血管密度(MVD)关系.材料和方法:25例肺癌行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肿瘤病灶VR伪彩成像,对每个病灶进行免疫组化MVD计数检测.用肿瘤VR伪彩成像红色色彩程度代表肿瘤增强状况,分析肺癌病灶VR伪彩成像红色色彩程度与肿瘤MVD计数关系.结果:重度红色色彩肺癌5例、中度红色色彩肺癌8例、轻度红色色彩肺癌9例和无红色色彩肺癌3例.13例VR伪彩成像重和中度红色色彩肺癌增强增加CT值为26.32±9.17Hu,肿瘤MVD计数为57±6.43.12例VR伪彩成像轻及无红色色彩肺癌增强增加CT值为10.87±4.257Hu,肿瘤MVD计数为19±5.29.重、中度色彩组与轻或无色彩组肺癌MVD计数差异显著.结论:肺癌CT伪彩成像红色色彩程度与其肿瘤MVD有一定相关性,可初步反映其MVD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2000年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临床CT资料。结果:CT对肿瘤检出率为100%,定位精确;可对大多数肿块作出定性诊断,本组诊断符合率(89%),可以较好地明确肿块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CT是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诊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