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神经梅毒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神经梅毒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使用喹硫平治疗6周。疗效指标为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和6周末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PANSS和CGI-SI评分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和第6周时PANSS评分分别是(82·63±8·19)分;(47·21±3·34)分,t=18·4,P〈0·01)]。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较轻,主要为嗜睡、便秘等。结论喹硫平能安全且有效改善神经梅毒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需要进一步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能推广。  相似文献   
312.
<正>支气管扩张所致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当咯血量(600 mL/24 h或单次出血量(300 mL时称为大咯血[1]。其病死率为50%~100%[2]。大咯血死因主要是窒息,其次是休克。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大多起效慢,疗效欠佳;而外科手术治疗又因肺功能差或患者拒绝而无法手术。介入微创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具有操作简便、止血迅速、微创、成功  相似文献   
313.
目的分析下咽癌局部侵犯的影像学表现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68例下咽癌CT/MRI检查结果。结果梨状窝癌占79.4%,咽后区癌占17.5%,环后区癌占2.9%。梨状窝癌最易侵犯杓会厌皱襞(90.7%)、杓状软骨(83.3%)、喉旁间隙(81.5%)、咽后壁(77.8%)、甲状软骨(70.4%)、会厌前间隙(70.4%),其他较易侵犯的部位有会厌、假声带、声带、环后区及口咽;咽后壁癌易侵犯杓会厌皱襞(100%)、梨状窝(100%)、椎前筋膜(66.7%),颈段食管(66.7%)、杓状软骨(75%)、环状软骨(50%)及口咽(41.7%);环后区癌易侵犯颈段食管、椎前筋膜、梨状窝、环状软骨、咽后壁、杓会厌皱襞、杓状软骨、喉旁间隙、甲状软骨。结论下咽癌以直接侵犯为主,较少侵犯到鼻咽及颅底,放射野包含鼻咽及颅底可能未必需要。  相似文献   
314.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1996年9月.2005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I/II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56.4%与38.6%。达CR与未达CR的5年OS率分别为60.4%及16.0%(P〈0.05)。单纯化疗与综合治疗相比,5年0s率分别为18.8%及56.7%(P〈0.05),5年DFS分别为15.2%和51.4%。单纯放疗与综合治疗相比,5年OS率为60.2%及56.7%(P〉0.05),5年DFS分别为57.0%及51.4%(P〉0.05)。放疗后化疗和化疗后放疗的5年OS率及DFS率分别为59.2%及52.6%,和53.6%及47.5%,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CR率、超腔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单纯化疗在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疗效差。B症状,超腔,CR率是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15.
谭燕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0):1010-1011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治疗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7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分组,其中治疗组41例予降糖与针刺足三里治疗,对照组36例予降糖与吗丁啉治疗,对其临床症状、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5.37%,对照组总有效率6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16.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氮唑蓝(M1Tr)抑制试验检测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剂量一时间依赖关系。结论: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可能是通过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抑制HL-60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317.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血管因素在AD发病和病情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 ,收集自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广州市脑科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64例AD,42例VD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总动脉(CCA)距分叉2 cm处,颈内动脉(ICA)距起始段膨大部位远端1.0~1.5cm处,观察动脉形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态大小和血管内径等.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69例).痴呆患者行简易智能评分(MMSE). 结果痴呆患者IMT明显增加,内径明显扩大,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和VD两组患者相比较,IMT与斑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与痴呆评分呈负相关(r=-0.389,P=0.000).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AD和VD发病密切相关,硬化程度与痴呆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18.
谭燕  张伟  杨家林  张军  徐柯  郎锦义 《四川医学》2009,30(9):1384-1386
目的分析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1996年9月~2004年9月治疗该患者56例,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所有患者均经过放射治疗,其中33例配合联合化疗。结果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2%、48.1%和42%。B症状、颈淋巴结侵犯及放疗剂量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结论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放射治疗是局部首选的治疗方法,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为B症状,颈淋巴结侵犯及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3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超声脐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红素加氧酶l(HO-1)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80例,根据宫内胎儿是否缺氧分为宫内胎儿缺氧组58例和宫内胎儿正常组122例。检测血清β-HCG、HO-1水平,超声检查计算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脐动脉血流速度峰谷比(S/D),ROC曲线分析超声联合血清β-HCG、HO-1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价值。结果 宫内胎儿缺氧组RI、PI、S/D、血清β-HCG水平显著高于宫内胎儿正常组,HO-1水平显著低于宫内胎儿正常组(P<0.05);超声脐动脉血流参数(RI、PI、S/D)联合血清β-HCG、HO-1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敏感度为96.55%,特异度为94.26%,显著高于其单独检测(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脐动脉RI、PI、S/D降低,血清中β-HCG高表达,HO-1低表达,且与胎儿宫内缺氧相关,联合检测对胎儿宫内缺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20.
目的 探讨累及不同肠段的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患者实验室指标、临床疾病活动度与内镜评估结果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47例CD确诊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根据肠段累及情况,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3组:单纯小肠累及组55例、大小肠均累及组48例、单纯大肠累及组44例。分析比较累及不同肠段者实验室指标、临床疾病活动度(基于Harvey‑Bradshaw指数)与内镜评估(基于CDEIS评分)结果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所有纳入患者中,实验室指标中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对内镜评估具有预测效能,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77(95%CI:0.506~0.849)、0.744(95%CI:0.597~0.890);对疾病活动度的判别,Harvey‑Bradshaw指数与内镜CDEIS评分间一致者占65.3%(96/147),呈低度相关性(r=0.260,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单纯小肠累及组,血沉对临床疾病活动度没有预测效能[AUC为0.617(95%CI:0.461~0.773),P=0.148];而对内镜评估,C反应蛋白和血沉均不具备预测效能[AUC为0.537(95%CI:0.146~0.929),P=0.829;AUC为0.571(95%CI:0.153~0.990),P=0.680]。在单纯小肠累及组和大肠小肠均累及组,Harvey‑Bradshaw指数与内镜CDEIS评分对CD疾病活动度的判别不具有相关性(r=0.222,P=0.092;r=0.142,P=0.322)。结论 对小肠尤其是单纯小肠累及CD患者,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疾病活动度均不能反映肠道内镜活动。临床医师应注重利用内镜尤其是小肠镜对肠道病变范围和活动程度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