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DIC系许多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继发性血液凝固障碍性出血综合症。临床表现出血、休克、栓塞和溶血。新生儿期DIC较多见。 新生儿期主要生理特点:血液粘稠;娩出数日内各种凝血因子如Ⅱ、Ⅷ、Ⅸ、Ⅹ等少;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较增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亦多,网状内皮系统不完善;维持微血管的适当循环能力较差;肝功能尚未成熟故难以有效地合成足够的凝血因子以补偿消耗增加之需。另外,抗体产  相似文献   
32.
例1男,5天。因吮奶少2天,发热3小时入院。足月平产第一胎,出生体重3.6kg。无窒息史,母分娩前后无感染及羊膜早破史。体查:体温38℃,脉搏120次,呼吸40次,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前囟平软,咽稍红,心肺(一),脐轮轻度红肿,脐凹有少许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无臭,肝肋下1cm,质软。外周血白细胞6.3×10~9/L,中性41%,淋巴59%,以新生儿上感,脐炎给青霉素15万单位肌注,2次/日及  相似文献   
33.
还少丹对老年小鼠清除活性氧能力及DNA端粒长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还少丹对老年小鼠衰老指标活性氧损害程度与DNA端粒长度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4在湖南中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择24只健康昆明种老年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各12只。药物组用还少丹水煎液(由何首乌、熟地、肉苁蓉等中药组成)灌胃10μL(含生药10g)/(g&;#183;d),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周灌胃5d,共给药70d。小鼠断头取血,离心分离出红细胞,加蒸馏水制成溶血液。溶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采用光化学扩增法检测。溶血液中过氧化氢酶含量以过氧化氢分解法检测,同时采血测定溶血液血红蛋白的含量。小鼠肝组织DNA的平均端粒长度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结果:实验过程中对照组死亡3只,药物组死亡2只。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和药物组分别为9和10只。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药物组小鼠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31.41&;#177;2.51)μkat/g,(22.95&;#177;3.69)K/g;(21.36&;#177;3.10)μkat/g,(14.12&;#177;1.96)K/g,(t=7.797,6.387,P&;lt;0.01)]。②肝组织DNA平均端粒长度:药物组小鼠长于对照组[(23.05&;#177;0.50)kb,(17.26&;#177;0.68)kb,(t=21.358。P&;lt;0.01)]。结论:服用还少丹后老年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加,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加强,并可能通过此作用延缓了端粒的缩短,达到了延缓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35.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神经肽Y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内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RHRSP)。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血6h后再灌注6h、72h1、68h大鼠脑内NPY的动态变化。结果缺血后再灌6h脑内NPY含量〔(108.22±11.48)ng/g〕较正常组〔(78.98±12.53)ng/g〕和假手术组〔(80.52±10.78)ng/g〕明显升高(P<0.01);72h后上升至高峰〔(152.80±11.31)ng/g〕,168h开始下降〔(132.21±10.20)ng/g〕,但仍高于正常组水平,P<0.01。结论NPY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是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一个合理、经济的弓形虫包囊小鼠感染模型,为弓形虫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20个PRU株弓形虫包囊分别感染C57BL/6J、ICR、KM或BALB/c四个品系雌性小鼠10只,感染后42d,统计小鼠存活率、脑组织包囊数和包囊直径。结果 KM小鼠存活率100%(10/10),ICR小鼠存活率70%(7/10),C57BL/6J存活率10%(1/10),BALB/c全部死亡(0/10);ICR小鼠包囊数和包囊直径与KM小鼠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ICR鼠脑组织包囊数为1385.71±378.555,直径为4.044±0.187μm;而KM鼠脑组织包囊数为290.00±129.743,直径为3.557±0.271μm。结论与其他3个品系小鼠相比,ICR小鼠对PRU株弓形虫包囊的抗性较强,可以作为弓形虫包囊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的特征.方法 收集 2004年1月1日~2012年3月10日期间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例MND患者,回顾性分析胸锁乳突肌肌电图的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的胸锁乳突肌电生理检查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的改变.其中左侧及右侧胸锁乳突肌运动单位总异常率分别为88.6%及85.0%;异常自发电位仅见于22例.最大用力收缩时,左侧及右侧胸锁乳突肌波型异常率分别为81.4%及82.9%.3年及以上病程的患者,其胸锁乳突肌异常自发电位明显增多(P<0.05).而病程在1年以上者,巨大电位及单纯相发生率较1年内明显增多(P<0.05).结论 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可以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且随着病程的进展,胸锁乳突肌逐渐出现失神经支配现象.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锥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1年8月于我院因CIN住院治疗的患者20例,给予LEEP治疗,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我院孕前门诊同期内就诊的无妇科手术史的2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祭组患者的妊娠率为85%(17/20),对照组健康孕妇的妊娠率为90%(18/20),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流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以及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中无新生儿死亡发生。结论LEEP对CIN患者的生育能力无明显影响,不增加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1临床资料 我院于1995-01/2008-12收治特发性膜性肾病(MN)患者111(男75,女36)例,男∶女之比2.08∶1;平均年龄46.9±11.2(1478)岁;病程1d5a,平均病程(8.2±7.9)mo;有镜下血尿者79例,占71.1%,其中2例出现肉眼血尿;伴高血压者36例,占32.4%.诊断标准:肾活检病理证实为膜性肾病;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药物及有机溶剂密切接触史等继发性膜性肾病.  相似文献   
40.
陈杰  谭峰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52-2354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后的跨神经元变性严重阻碍神经功能的恢复,胶质细胞的增生以及由此引起的轴突损伤在跨神经元变性中起了重要作用;"肾-肝-脑"轴系统(肾虚,导致气虚血瘀,痰瘀阻络,久则化热,携肝风内动,上扰脑窍)是中风病急性期的核心病机,督脉通过经络与上述轴系统发生联系,在中风的发病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地进行督脉取穴对脑梗死跨神经元变性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