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双氟牙膏临床防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上海市托儿所2~3岁儿童作含单氟磷酸钠和氟化钠的双氟牙膏的临床防龋效果研究。实验对象分为3组:第l组为实验组,用双氟牙膏刷牙;第2组为实验对照组,用牙膏基质相同,但不含氟化物的牙膏刷牙;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防龋措施。半年和1年后分别复查各组龋病发生情况,并作显著性检验。结果:1年后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或空白对照组比较,龋均和龋面均之间差值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2.
季峰  谢跃  王守国  费昊东  徐用亿 《重庆医学》2011,40(34):3500-3502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症(DLS)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DLS的41例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为26.9°。术式为后路正中切口,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去旋转、凸侧加压及凹侧撑开矫正侧凸,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Cobb角平均矫正率为55.1%。全组病例术后随访4~48个月,平均25个月。术前JOA评分10分,末次随访24分,优良率为89.1%。术后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椎间隙高度的丢失。结论 DLS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彻底减压,重建腰椎矢状面及冠状面的平衡,可融合固定加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疗效.方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42例患者均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改善及骨性融合情况.结果:42例获得随访间6~42个月,术后3~6个月复查骨性融合率100%,按Odom分类系统评估:(1)优秀14例,良好23例,满意5例,优良率88.1...  相似文献   
2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引起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由于MRSA感染的治疗选择有限,且传播速度较快,暴发流行的概率较高,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因此,使临床医生在第一时间获得MRSA感染的准确信息,对疾病的及时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关于MRS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高效可靠、成本低廉、简单易行3个方面,本文就近年来MRS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自1999年~2002年我们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6种特殊类型断肢(指、足)进行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围手术期处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0~35岁。①双上肢同时离断1例,为绞轧性、撕脱性离断,右侧离断平面为上臂中段,左侧为臂上1/3,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原位再植。②单侧上肢离断1例,离断平面为右臂上1/3,合并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自锁骨中点处绞断,采用尺侧下副动脉桥接腋静脉原位再植。③单侧小腿离断1例…  相似文献   
26.
袁东堂  刘开祥  戴志唐  谢跃 《吉林医学》2012,33(31):6772-6773
目的:探讨局灶性胫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灶清除植骨加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局灶性胫骨骨纤维异样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8例,年龄13~36岁,平均25.4岁,其中发生病理性骨折1例;大多数患者主诉小腿不适、隐痛,局部肿胀,除1例病理性骨折外,患肢无明显活动受限,出现症状时间2 d~3年不等,经X线片、CT或MRI检查后发现并收住院,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加LCP内固定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6.5个月;其中13例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植骨边缘区模糊,髓腔内骨密度增高,有新骨形成,有1例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未见复发。结论:局灶性胫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灶清除植骨加LCP内固定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外基质结合蛋白表达基因ebh的分布及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7月住院患者非重复标本中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84株。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ecA基因以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株;选取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各24株,再通过PCR法结合基因测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ebh基因情况进行分析;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其阳性株进行基因分型;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ebh阳性及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ebh基因总检出率为39.6%(19/48);其中MRSA的ebh基因阳性率为45.8%(11/24),MSSA阳性率为33.3%(8/24),MRSA和非MRS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ebh阳性株PFGE分型为3型,以A型为主,13株占68.4%;ebh阳性MRSA与MSSA株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ebh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bh基因可能是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持续感染能力的关键因子之一,其可能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应用DHS(动力髋螺钉)加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8月~2005年1月对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加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10-36个月随访,主要指标为颈干角、髋关节伸屈活动等。骨折全部愈合,无钢板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2例轻度髋内翻。优28例,良12例,优良率95.2%。结论DHS加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易达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抗旋转作用强。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行采用改良TLIF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26例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患者,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为54~79岁,平均66.2岁。比较术前术后VAS评分、ODI指数、Cobb's角和腰椎前凸角变化,分析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与Cobb's角、腰椎前凸角之间相关性。结果 26例均获得12~4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5.9个月,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无断钉断棒,无假关节形成现象。术前VAS评分(7.5±2.0),末次随访时为(3.5±2.2);术前ODI指数为(65.3±12.9)%,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3.4±12.1)%;术前Cobb's角数为(27.5±8.9)°,术后末次随访时为(11.7±6.9)°;术前腰椎前凸角为(16.8±8.8)°,术后末次随访时为(39.6±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VAS评分、ODI指数与腰椎前凸角成负相关。结论采用经后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侧凸症是一种可选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2例﹙28足﹚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10足,Ⅲ型14足,Ⅳ型4足。采用X线片影像和MFS﹙Marylandfootscore﹚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平均时间﹙65±23.6min﹚,随访时间6-19个月,1例切口周围坏死,2例出现关节炎表现。术后10-12周时X线片示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内外翻畸形等,X线片示Bo hler角由术前4.8°±11.4°恢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27.3°±9.7°;跟骨宽度由术前的44.5±4.6mm恢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41.3±3.8mm;跟骨体长度由术前的62.3±8.3mm恢复至术后66.5±7.8mm;跟骨体高度由术前38.3±3.8mm恢复至术后41.2±4.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末次随访时MFS评分优良率为82.1%﹙23/28足﹚。结论恢复跟骨形态同时要注重跟骨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配合坚强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