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临床上冠心病根据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有多种类型,其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目前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冠心病的治疗,改善了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住院10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54例,常规治疗联合应用罗格列酮。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如:接受血运重建术、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心源性猝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但是接受血运重建术、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心源性猝死等MACE的发生率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对缺血性MACE无明显影响,但能增加充血性MACE风险。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慢性冠脉病组4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104例,均行择期PC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慢性冠脉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术手术相关并发症(急性血栓、无复流/慢血流、再闭塞、死亡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行择期介入治疗安全性相近。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5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乌司他丁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U加0.9%氯化钠溶液20 ml,静脉推注,1次/8 h,疗程7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评价肾功能,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评价肝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UN、CR、UA水平及ALT、TBIL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CR水平及ALT、TBIL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对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指导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3年6月203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的结果。结果:97.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值<0.5 ng/ml,仅有3.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值≥0.5 ng/ml。结论:D-二聚体值在97%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0.5 ng/ml水平,有利于在胸痛患者诊断中急性心肌梗死与D-二聚体值较高的疾病如肺栓塞及主动脉夹层的鉴别。  相似文献   
28.
苏华  谢睿彬 《河北医学》2013,(12):1769-1771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脉压差的影响。方法:将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1:7服厄贝沙坦(150mg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rag,1次/晚,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ULB)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而且可以改善脉压差情况。  相似文献   
29.
美托洛尔逐日加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受体阻滞剂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标准治疗中的主要药物,以往使用均从小剂量使用开始,逐渐缓慢地加量,但大多数患者因长时间住院观察大大增加医疗费用而难于接受,使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不能普遍使用.我院自1999~2002-05采用美托洛尔逐日加量治疗CHF住院86例,对其耐受性和安全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0.
我院自 1996~ 2 0 0 2 - 12收治急性右室心肌梗塞 2 7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符合 WHO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其中男 19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 7.8岁± 9.7岁。既往有冠心病史11例 ,其中 2例有前间壁心肌梗塞 ,高血压 9例 ,肥胖 4例 ,糖尿病 3例。1.2 合并梗塞部位及 ECG情况 本组 2 7例中合并下壁梗塞12例 ,下壁及正后壁梗塞 7例 ,广泛前壁梗塞 5例 ,下壁及广泛前壁梗塞 2例 ,单纯右室梗塞 1例。窦性心动过缓 4例 , 度房室传导阻滞 5例 , 度房室传导阻滞 4例 , 度房室传导阻滞 3例 ,室上性早搏 15例 ,阵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