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作者对32例中晚期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检塞。药物选用5-Fu,顺铂,丝裂霉素;栓塞剂为碘化油加丝裂霉素乳剂。经治疗,临床症状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肿瘤缩小。经3次以上治疗者1年生存率为58.6%。此法公认为是中晚期肝癌的最好疗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G196A和C270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05例sAD患者和105例健康对照者BDNF基因、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1)sAD患者C270T但非G196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11)。(2)BDNF G196A和C270T单体型分析发现,4种单体型在sA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对照组H4单体型频率显著高于s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按ApoEε4分层后,在非ApoEε4携带者中,该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23)。对照组基于H4的双体型频率显著高于s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按ApoEε4分层后,在非ApoEε4携带者中,该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BDNF C270T位点的SNP可能与sAD的易感性相关,H4单体型及其构成的双体型是sAD的遗传保护因素,对非ApoEε4携带者而言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53.
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巨大血栓的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入性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是近年来介入放射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性开通治疗已有不少报道~[1~3],而对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巨大血栓的介入性开通治疗仅见数例报道~[4,5]。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在介入性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巨大血栓方面所作的工作。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临床资料患者共9例,男8例,女1例,年龄30~57岁,平均43.6岁。临床表现:均有腹胀、乏力、下肢间歇性肿胀及胸腹壁…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肾癌尤其是伴有腔静脉癌栓的肾癌患者经肾动脉栓塞及经下腔静脉溶栓化疗的意义。方法 16例肾癌患者全部行肾动脉造影,16例中4例为术前栓塞,12例为治疗性栓塞,其中5例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除肾动脉栓塞外同时行腔静脉内溶栓化疗。结果 下腔静脉造影清晰显示腔静脉内癌栓形成,7例单纯肾动脉姑息性化疗栓塞患者术后主要症状均得以改善,生存1年以上者占71.4%。5例患者行经肾动脉化疗栓塞术及经下腔静脉溶栓化疗。术后1月复查症状无复发。5例中生存6个月以内者2例(40.0%),7~13个月者3例(60.0%)。结论下腔静脉造影对肾癌腔静脉内癌栓患者诊断敏感,肾动脉化疗栓塞并腔静脉溶栓化疗是此类患者重要的姑息治疗手段。其长期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5.
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损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16例损伤性出血患者,其中肾脏出血5例,肝脏出血3例,剖宫产后出血4例,切口妊娠流产1例,宫颈癌放疗后出血1例,骨外伤术后出血2例。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插管进行靶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采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钢圈栓塞瘤腔及供血动脉。结果全部患者动脉造影均见假性动脉瘤,其中2例伴有动静脉瘘。栓塞成功率100%,栓塞后即刻造影示假性动脉瘤消失,止血成功率93.75%。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防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损伤性假性动脉瘤性出血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56.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近年来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发现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人群脑白质中存在异常改变,这不仅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大脑早期改变提供了手段,也可能为早期诊断寻找到新的影像学标志。本文中作者主要介绍弥散张量成像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综述近年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人群白质弥散张量研究的进展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7.
《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海洛因依赖者在渴求状态下的脑电地形图变化特征,利用相关场景诱发依赖者对海洛因的渴求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谢春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0):1091-1091
咳嗽变异性哮喘 (又称过敏性咳嗽 )为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较为常见。由于其症状不典型 ,持续时间长 ,极易被误诊为呼吸道支原体感染而延误诊治。现将我院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5月收治的 2 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中男 19例 ,女 9例 ,最大年龄 12岁 ,最小 3岁 6个月 ,全部病例均以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临床特征且长期不愈。 2 8例中有 2 0例做支原体抗体检测 ,仅 2例结果阳性 ,所以病例均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首诊入院。全部病例均采用红霉素 ,罗红霉素抗菌及对症止咳化痰等治愈…  相似文献   
59.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发生于子宫的良性病变 ,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腺体和基质异位生长于子宫肌层使子宫体积弥漫性增大。多发于经产的绝经前期妇女 ,发病年龄一般在 4 0~5 0岁[1] 。流行病学报道通过子宫切除标本统计 ,子宫腺肌症约占妇科疾病的 8.8%~ 31% [2 ,3 ] 。该病的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和继发贫血、子宫增大呈均匀或不均匀和不孕。该病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痛经 ,经量增大并辅以B超或磁共振 ,准确率可达 90 %以上。目前 ,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多以子宫切除为主[4] 。但手术切除子宫对要求生育的妇女来说 ,是无法接受的 ,还可导致患者内分…  相似文献   
60.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平滑肌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 (UAE)对子宫平滑肌瘤 (UF)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资料和方法 :5 1例患者年龄 2 0~ 5 1岁 (平均 39 9岁 ) ,主要症状包括阴道出血 (月经过多 ) ,盆腔压迫症状 ,盆区疼痛。子宫平滑肌瘤的诊断经影像学检查和专科医师检查确定 ,并排除与症状有关的其它妇科疾病。 5 1例患者行 5 2例次子宫动脉栓塞 ,其中双侧者 49例次 ,单侧者 3例次。栓塞剂为直径 5 0 0~ 710 μ的PVA微球。 结果 :栓塞技术成功率为 94 2 % ( 49 5 2 ) ,无严重并发症。随访 44例 ,时间 2~ 19个月 ,术后症状有明显改善者 43例 ,无改善者 1例 ,与仅行单侧栓塞有关。术后 4个月肿瘤体积平均缩小 47%。结论 :UAE是一治疗UF的安全方法 ,近期疗效优良 ,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是否双侧栓塞子宫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