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甲状腺99Tc4mO-SPECT显像与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同期兼作甲状腺99Tc4mO-SPECT显像与CT扫描的甲状腺癌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与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2例甲状腺癌共有39个病灶,CT检出33个病灶(85%),核素扫描检出23个(59%),两种检查方法在病灶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T扫描显示8例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4例瘤周“残圈”征;7例细颗粒钙化,2例粗钙化,4例混合性钙化,20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5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72%9。9Tc4mO-SPECT显像显示冷结节16例,凉结节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甲状腺显像未见异常2例,2例显影模糊,甲状腺区未见显影1例,诊断符合率为59%。结论甲状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在对甲腺病变定性诊断方面优于99Tc4mO-SPECT显像;作为常规甲状腺疾病检查的99Tc4mO-SPECT平面显像主要用于筛选诊断,对甲状腺肿瘤定性诊断作用有限,有必要作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22.
动态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周围型肺癌 CT增强程度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对 40例周围型肺癌 (直径≤ 4cm)进行研究。在注射造影剂前后,对病灶进行一系列薄层扫描,计算出最大增强值。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通过对病理标本的Ⅷ因子测定,检测癌灶的 MVD。对病灶的 CT增强值、 MVD、病理分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0例肺癌增强值和 MVD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是 39. 7± 14. 63Hu和 51. 4± 14. 37。癌灶的增强值的变化与 MVD呈正相关,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结论:周围型肺癌 CT增强程度与 MVD密切相关。动态 CT扫描有助于对肺癌的血管密度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PSPH)的MR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12年12月73例PSPH患者的MRI图像,包括T1 WI双回波序列,轴位T2 WI压脂序列及轴位和冠状位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LAVA),分析原发病灶、脾静脉及侧支循环的MR表现。结果73例PSPH均表现为脾静脉狭窄、闭塞、中断。(1)胃冠状静脉(GCV)入口未受累的52例中,胃冠状静脉迂曲扩张43例、胃短静脉(GSV)扩张52例、胃网膜静脉(GEV)扩张52例、胃结肠干(GCT)迂曲扩张30例,食管静(esophageal vein,EV)迂曲扩张2例,脾静脉-(左)肾静脉交通支3例;(2)胃冠状静脉入口受累的21例病例中,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胃网膜静脉及胃结肠干均迂曲扩张,食管静脉迂曲扩张16例,脾静脉-(左)肾静脉交通支19例。结论 MR可显示胰腺原发病灶及其相关的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侧支循环特点。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DR胸部影像中对支气管扩张症病灶进行计算机图像后处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100例经临床或CT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症的DR胸部影像.①采用影像对照方法,评价DR平片、影像增强片对支气管扩张病灶的显示能力.②对DR影像增强前后的囊状透光区进行灰度测量,比较其囊壁囊腔平均差值,观察其灰度轮廓的特征. 结果①DR平片、影像增强片对支气管病灶的显示,有显著差异. ②DR胸片影像增强前后囊状病灶灰度轮廓线呈凹形城墙样曲线,而正常支气管管腔轮廓线无此改变.③DR胸片影像增强前后囊壁囊腔灰度平均差值具显著差异. 结论 DR胸片经数字化影像增强技术处理,对显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灶明显优于处理前的DR平片.灰度轮廓线与影像增强技术有助于提高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比术前甲状腺癌的CT与超声(Ultrasound,US)表现,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同期兼作CT与US检查的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对原发病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对比分析,并与临床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 23例甲状腺癌,CT与US两种检查方法在显示肿瘤病灶、形状不规则、密度/回声不均匀和边缘不清楚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US对肿瘤囊性、实性及混合性显示率高于CT;CT显示有6例肿瘤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4例瘤周"残圈"征;CT检查6例肿瘤出现细颗粒状钙化,US检查4例出现细颗粒状钙化;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CT检查显示率(60%)略低于US检查(70%).结论超声成像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在评价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方面;CT在肿瘤定性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特征性.两种检查手段结合起来,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评估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6.
复发性多软骨炎的CT诊断(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着重分析复发性多软骨炎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结合相关献复习,分析了1例经病理证实复发性多软骨炎的特征性CT表现。结果 CT证实该病特征性CT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或伴钙化,以及全身如耳、鼻、喉等诸多部位软骨破坏及钙化。结论 研究表明,CT为本病准确而快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7.
通过影像诊断学(总论)深件制作的研究,探讨授课老师制作CAI课件及其意义,其体会是:(1)要有一个易操作的多媒体的创作软件和简单而易推广的计算机配套;(2)授课老师的专业水平和个人授课特点是参与CAI制作的优势;(3)授课老师制作CAI有其适合性、连续性、及时性的优点;(4)授课老师的参与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28.
甲状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甲状腺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的CT表现.结果 110例甲状腺癌,101例(92%)表现为低密度,86例(78%)密度不均匀,100例(91%)边缘模糊不规则; 71例(65%)出现钙化,其中细颗粒钙化37例(乳头状癌35例,髓样癌2例),混合性钙化26例;14例(13%)表现"囊内乳头状结节",其中10例"囊内钙化性结节";29例(26%)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21例(19%)出现瘤周"残圈"征; 44例(40%)肿瘤侵犯周围器官组织,其中12例表现为颈部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犯;79例(72%)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18例出现淋巴结钙化(细颗粒钙化16例,混合性钙化2例).结论 甲状腺癌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具有一定特征性,CT在对甲状腺肿物的定性、显示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方面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29.
肺部韦格内氏肉芽肿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报告2例局限型WG,并结合文献对其肺部影像进行分析。WG肺部的主要表现是(1)两肺多发或单发的结节病灶,常伴有厚壁空洞;(2)多种多样的肺肺洋浸润性病灶,并具有易变性的特点。作者认为CT能够发现普通X线检查未能 病变,能够更清楚的显示病变的细节,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0.
甲状腺癌的CT与US表现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比术前甲状腺癌的CT与超声 (Ultrasound ,US)表现 ,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同期兼作CT与US检查的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主要对原发病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对比分析 ,并与临床手术及病理对照 .结果  2 3例甲状腺癌 ,CT与US两种检查方法在显示肿瘤病灶、形状不规则、密度 /回声不均匀和边缘不清楚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US对肿瘤囊性、实性及混合性显示率高于CT ;CT显示有6例肿瘤出现瘤周“半岛状”瘤结节、4例瘤周“残圈”征 ;CT检查 6例肿瘤出现细颗粒状钙化 ,US检查 4例出现细颗粒状钙化 ;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 ,CT检查显示率 (6 0 % )略低于US检查 (70 % ) .结论 超声成像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尤其在评价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方面 ;CT在肿瘤定性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特征性 .两种检查手段结合起来 ,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评估和诊断的准确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