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通过观察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冠状动脉重塑指数(RI)与血清脂联素、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内皮功能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测定30例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和30例无狭窄患者术后6个月的RI,术前、术后3日和术后6个月的血清脂联素、血浆MCP-1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等指标.结果 再狭窄组患者术后3日和6个月的血浆MCP-1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和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的RI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术后3日和6个月的FMD和血清脂联素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前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的RI与脂联素和FMD呈显著正相关,与MCP-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血管内超声和DSCT检查。结果:DSCT诊断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94%、98.32%、96.09%和95.52%;诊断软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3%、93.33%、97.78%和80.46%。结论:DSCT对诊断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可有效区分斑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43.
冠脉内使用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内使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拟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随机进入对照组(未用替罗非班,20例)、替罗非班IV组(静脉内推注替罗非班,21例)和替罗非班IVIC组(静脉和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21例),观察患者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超声心动图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IV组及替罗非班IVIC组患者术后CTFC、CK-MB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改善,且替罗非班IVIC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TIMI血流分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住院期间MACE和住院天数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单纯静脉或静脉和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疗效优于未接受替罗非班者,且静脉和冠脉内推注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静脉推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a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左心室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00例高危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PCI治疗前给予替罗非班,对照组50例未给予替罗非班。观察PCI治疗前、后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事件,PCI治疗后第7天及第90天测定左心室功能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等指标。结果实验组PCI治疗后等容舒张时间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I血流3级率、E/A、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增加高危NSTEMI急诊PCI治疗后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改善左心室功能及内皮功能,并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VP)的价值.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以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加高脂饮食8周,建立兔腹主动脉VP模型.15只兔成功建立VP模型后分别进行MRI扫描和IVUS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MRI和IVUS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VP的敏感性分别为83.8%和89.2%,特异性为90.6%和90.6%.MRI对VP检测阳性率结果与IV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MRI与IVUS相似,对识别兔腹主动脉VP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46.
冠脉支架术前、术后血清sCD40L水平与再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相sCD40L水平变化,以探讨sCD40L与再狭窄的可能关系。方法选择接受普通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41例(研究组),健康正常对照组1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5,15,180d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sCD40L。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清sCD40L为(6.54±1.5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0.68)ng/ml(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24.4%(10/41)。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sCD40L水平为(7.34±1.25)ng/ml,明显高于无再狭窄患者的(4.36±0.98)ng/ml;术后血清sCD40L水亦显著高于无再狭窄患者(P均<0.01);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后高水平sCD40L持续至术后6月,而无再狭窄患者术后5d则恢复至正常。结论再狭窄患者支架术前、术后血清sCD40L水平增加提示sCD40L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47.
辛伐他汀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132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20mg组和40mg组,治疗12周,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3组血压、血脂、一氧化氮(NO)及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结果治疗前辛伐他汀两组的血压和血脂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显著下降(P〈0.01),与辛伐他汀20mg组相比,40mg组更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辛伐他汀组治疗前的NO明显低于对照组,vWF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O显著升高,vWF显著下降(P〈0.01),与辛伐他汀20mg组相比,40mg组更能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结论辛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8.
患者,男,36岁,因心悸气促6年入院。患者自幼仅能行轻度体力活动。近年来常觉心前区闷痛,每次历时3.4h。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相似文献   
49.
以往,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都以为过年期间可以放自己几天假,依年节习俗,吃些甜食、腊肉讨个吉利。有人因而吃过多甜食,或相对热量高的年节食品,如腊肉、年糕、糖果、甜点、瓜子、花生等而导致血糖过高,未过完年就因尿道、呼吸道发炎,并发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而住院治疗;也有人吃过多内脏、猪肝  相似文献   
50.
吡喹酮引起心跳骤停一例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刘瑞洪,卢拔萃,谢培益关键词吡喹酮类;心脏骤停;血吸虫病;病例报告吡喹酮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抗血吸虫病药物。据近年文献及198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25,693例大样本调查[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