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筛选出能特异性识别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单链DNA(ss DNA)适配体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全菌消减SELEX技术,以完整菌体为靶标菌和消减菌,通过体外筛选方法筛选出大肠埃希菌O157:H7特异性ss DNA适配体。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克隆测序、Chromas和DNAMAN分析软件,分析适配体的一、二级结构,并对筛选得到的适配体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经过7轮全菌消减SELEX筛选,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鉴定第六轮文库富集达到饱和;通过测序分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特异性检测,获得1条与大肠埃希菌O157:H7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Aptamer1。结论利用全菌消减SELEX技术成功筛选获得大肠埃希菌O157:H7特异性ss DNA适配体。  相似文献   
32.
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是利用压电石英晶体振荡频率对表面质量负载的高敏感性与生物敏感元件特异选择性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装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通过测量晶体振荡频率变化来测量晶体表面质量变化的质量效应传感理论;通过测量晶体振荡频率变化来测量晶体所处体系的密度、黏度、电导率等的变化以实现待测物检测的非质量效应传感理论。另外着重介绍了压电传感器在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一种效果较好的水中病毒富集方法,为水中病毒的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向高压灭菌处理的水样中接种已知滴度的脊髓灰质炎Ⅰ型病毒,采用载阳电荷滤料法、膜吸附-洗脱法Ⅰ、膜吸附-洗脱法Ⅱ对水样分别进行病毒富集后,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并计算回收率.结果 当水中病毒载量为7×102 ~7×105 pfu/L时,载阳电荷滤料法的病毒回收率为92%~94%;2种膜吸附-洗脱法的回收率为72% ~ 77%.结论 载阳电荷滤料法富集水中病毒的效果好于2种膜吸附-洗脱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构建红色荧光基因标记基因组、绿色荧光基因标记RK2质粒的双荧光标记供体菌,以实现对耐药质粒在动物体内接合转移的可视化观察。方法利用RED重组技术,以Td-Tomato基因作为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FP)的基因,将Td-Tomato基因插入asl基因中间,并敲入到大肠杆菌K12基因组中制备成K12Td-tomato细菌。同时构建带有EGFP基因标记的RK2质粒EGFP-RK2,并电转K12Td-tomato细菌感受态细胞,实现双荧光标记供体菌的构建。结果构建的K12Tdtomato:RK2 (EGFP)供体菌能够稳定的同时发出绿色和红色荧光,并且荧光的表达是自发的,不需要底物的诱导。结论利用基因组技术可以构建双荧光标记的供体菌,为对耐药基因在生物体内的转移扩散研究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单独以及与雌二醇联合染毒对小鼠肺组织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ER-β)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在B[a]P所致小鼠肺癌中的作用。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1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5只,正常对照组(橄榄油灌胃和皮下注射)、雌二醇组(900μg/kg雌二醇)、B[a]P组(75μmol/kgB[a]P),B[a]P+高剂量雌二醇组(75μmol/kgB[a]P和900μg/kg雌二醇)和B[a]P+低剂量雌二醇组(75μmol/kgB[a]P和300μg/kg雌二醇),B[a]P灌胃,雌二醇皮下注射,灌胃和注射每周一次,持续8周,之后给予8周的恢复期,共16周。手术切除全肺,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测定小鼠肺组织中ER-β的表达水平。结果B[a]P组和B[a]P+低剂量雌二醇组ER-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ER-β基因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高剂量雌二醇组和...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基于人胎肝干细胞的维持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和传代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为深入研究乙肝病毒的生命周期和发病机制提供必要的工具.方法 原代分离12~20周胎龄的胎肝干细胞,用乙肝病毒阳性血清感染胎肝干细胞;荧光定量PCR追踪检测细胞上清和细胞内乙肝病毒DNA及细胞内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体-闭合环状双链D...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建立基于盐酸羟胺晶种法的金增强的免疫渗滤法,快速、灵敏检测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0157:H7.方法 以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粒径约为18nm的免疫胶体金;采用羟胺晶种法对胶体金粒子进行生长放大,考察金生长液中盐酸羟胺与氯金酸的物质量的比对胶体金粒子生长放大的影响;借助透射电镜观察胶体金粒子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比较水体中病毒的三种浓缩方法,评价各方法的浓缩效果,为水体中病毒浓缩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指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PV1)加入经高压灭菌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采用钙离子法、牛肉汤洗膜法和载阳电荷滤料法对水样分别进行浓缩,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灵敏度,观察指示病毒的某一特征基因片段P...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制备一种表面包被有大肠埃希菌O157:H7多克隆抗体的纳米级葡聚糖免疫磁颗粒.在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同时,对磁颗粒的应用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FeCl3和FeCl2在氨水条件下与葡聚糖反应生成纳米葡聚糖磁颗粒,利用高碘酸钠将其氧化后,在表面包被上大肠埃希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制成纳米免疫磁颗粒进行检测.结果 该方法可在15 min内完成对样品的分离,检测限为10 1 CFU/ml甚至更少,当样品中含有10 8 CFU/ml的杂菌时,检测限为10 1~10 2 CFU/ml,杂菌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微.结论 利用纳米级葡聚糖免疫磁颗粒分离目的 菌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2004年9月14~15日,天津市某高校发生群体食物中毒疫情,我们组成调查组深入现场进行调查,根据流行病调查和实验室检验,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认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多种细菌协同引起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