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31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85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40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目的探讨孤立性支气管乳头状瘤(solitary bronchial papilloma,SBP)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要点及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4例SBP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HPV总、HPV16及HPV6/11的检测,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1例老年女性患者肿瘤位于主支气管,为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灶性癌变,伴微浸润。3例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2例伴中度不典型增生,发病年龄25~73岁(平均54岁)。肿瘤位于主支气管及段支气管,纤维血管轴心周围被覆复层非角化鳞状上皮及柱状上皮。4例均呈外生性生长,1例伴内翻性生长。HPV检测均为阴性。结论SBP是发生在成人的一种罕见肺肿瘤,个别病例在鳞状上皮出现异型性的基础上可以发生癌变。建议外科手术完整切除病变,全面观察,以防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将128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只眼)植入亲水性硅胶折叠式IOL;对照组(68只眼)植入PMMA一体型IOL。观察两组病例手术前后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的变化。术后3个月散大瞳孔观察68只眼IOL的位置和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情况。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早期视力、1个月后手术性散光度数、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IOL位置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检查时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折叠式亲水性硅胶IOL便于植入及固定,术后炎性反应轻、恢复快,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3.
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同轴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30例(30只眼)开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采用Steltaris微切口超声乳化仪吸除白内障,同时用Ex—PRESS推注系统EDS植入Ex—PRESSP50微型引流器。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平均观察(4.21±2.16)个月。结果随访期间内,有27只眼的眼压稳定在(13.57±3.31)mmHg(1mmHg=0.133kPa),其余3只眼在随访期间需滴用一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均控制良好。术前视力:光感至0.15。术后矫正视力:30只眼中0.1~0.2者3只眼(10.0%),0.3~0.4者8只眼(26.7%),0.5~0.8者12只眼(40.0%),0.8~1.O者5只眼(16.7%)。其中〉1.0者2只眼(6.7%)。所有术眼在手术过程中均前房稳定,未见明显角膜切口热损伤,无后囊破裂、视网膜脱离及滤过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未出现脉络膜脱离、浅前房和低眼压等。结论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它使手术趋于简单、安全,视力恢复快,较传统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74.
<肘后备急方>为东晋葛洪所著,共8卷,是葛洪选取其所著<玉函方>中简易有效的药方编辑而成.最初名<肘后救卒(一作卒救)方>,后经梁代陶弘景将其整理、增补,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金代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杨用道参考<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共增510方,名为<附广肘后方>,即现存的<肘后备急方>.全书共73篇(现缺3篇).内容涉及急救、传染病以及内、外、妇、五官、精神、骨伤各科,所载方剂大多价廉效著,治法简便易行.共载药方1 060首(不计杨用道的附方),其中供内服使用者714首,外用方346首[1].<肘后备急方>中葛洪和陶弘景收集的药方在该书内容混杂、难以区分[2],因其生活年代较近,研究过程中把二人的成果糅合进行考证.因杨补均以附方列出,划分清楚.故本研究的剂型统计均未列入.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7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的标本46例,根据手术实际情况,将标本分为肿瘤、近癌、远癌三区。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的Survivin表达,用D2-40标记各区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lymph vessel density,MLVD),比较各区组织Survivin表达与淋巴管密度的关系。结果从肿瘤区、近癌区、远癌区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43.5%、32.6%;从近癌区、肿瘤区、远癌区淋巴管密度分别为16.39±3.6、10.4±4.6、7.8±3.9。肿瘤区及近癌区的微淋巴管密度与Survivin表达显著相关(P<0.05)。Survivin表达阳性组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乳腺癌中存在淋巴管生成,且主要发生在近癌区及肿瘤区间质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肿瘤淋巴管生成相关,提示Survivin促进乳腺癌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77.
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及视力预后情况。方法对432例450眼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通过5.5 mm切口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3~24个月,平均12.5个月。结果术后第3个月矫正视力0.1~0.5者201眼,>0.5者178眼。术后平均屈光度为(-2.49±2.11)D。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如后囊膜破裂、悬韧带断裂、玻璃体溢出、角膜水肿和后发障等共81眼。结论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对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增视手术,有些患者还获得了意外的好视力。 相似文献
78.
LASEK与行多区切削的LASIK手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行多区切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 Kofmultizoneablatio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进行近视激光治疗的患者分为LASEK组和LASIK组,术后随访半年,对二组的术后裸眼视力、验光、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比较。结果LASEK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要明显优于行多区切削的LASIK组,将二组进行χ2检验,P<0.05,二者有差异;术后角膜地形图SAI:LASEK组为0.4±0.2,LASIK组为0.6±0.3,经t检验,P<0.01,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上可用LASEK取代行多区切削的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程氏蠲痹汤(JBT)通过PI3K/Akt/mTOR信号轴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自噬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4组:FLS组、FLS+JBT组、FLS+RAPA组、FLS+RAPA+JBT组。CCK8检测程氏蠲痹汤抑制RA-FLS的最佳浓度和时间,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自噬双标腺病毒实验观察细胞内自噬体、自噬溶酶体数量,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结果 CCK8实验筛选结果表明JBT冻干粉浓度在0.5 mg/mL,培养12 h效果最佳。电镜结果与自噬双标腺病毒实验结果趋势相同,FLS组中自噬体少量存在,JBT加入能显著增加自噬体,自噬溶酶体较少。RT-qPCR结果显示,FLS+RAPA+JBT组较FLS组、FLS+JBT组、FLS+RAPA组相比,PI3K、Akt和mTOR的mRNA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WB分析显示,FLS+RAPA+JBT组较FLS组、FLS+JBT组、FLS+RAPA组相比,PI3K、Akt、mTOR蛋白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PI3K、p-Akt... 相似文献
80.
病毒性肝炎 ,尤其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是难治性疾病 ,而糖尿病亦是一种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内分泌 -代谢性疾病 ,两者并发相互影响 ,愈后较差。我院从1999年 9月~ 2 0 0 0年 6月收治 10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 ,经治疗及护理 ,6例好转 ,3例未愈 ,1例死亡。1 临床资料10例中男 5例 ,女 5例 ,年龄 45~ 6 8岁 ,老年患者 5例 ,其中急性黄疸型 2例 ,慢性肝炎 3例 ,肝硬化 5例。乙型肝炎7例 ,丙型肝炎 1例 ,未分型 2例。糖尿病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糖尿病Ⅱ型。在肝炎基础上发生糖尿病者 5例 ,先患糖尿病后患肝炎 5例。病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