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以肩部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主要讲述浮针医学对肩周炎的独特认识及孙健教授运用浮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思维,并从浮针治疗靶组织、治疗靶点、再灌注活动几个方面探讨分析浮针治疗肩周炎起效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每星期3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各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VFSS显示,半流质食物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吞咽功能优于常规针刺法治疗。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后突触界面参数的影响.方法:45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电针组,每组又分为1小时组、1天组、3天组、1周组、3周组5个时间段小组.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缺血区大脑皮层突触后膜致密物质(PSD)厚度、间隙宽度、界面曲率的变化.结果:PSD厚度缺血组各时间段小组均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电针组各时间段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各时间段小组,与缺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突触间隙宽度缺血组1小时组、1天组、3天组下降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1周组、3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突触间隙宽度电针组1小时组下降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1天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周组、3周组反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电针组3天组、1周组、3周组与缺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突触的界面曲率缺血组1小时组、电针组1小时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缺血组1天组、3天组、1周组、3周组均下降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电针组1天组、3天组、1周组、3周组也有下降,但1周组、3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已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以阻止突触结构的进一步损坏,而在不同的时间段促进突触结构参数的恢复.  相似文献   
94.
徐涛  许能贵  易玮  万浩  苏乃仑  万言珍 《中医药学刊》2013,(10):2141-2143,I0001
目的:观察电针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大鼠GDNF的干预作用。方法:7日龄SD乳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又分为1d、3d、7d、21d四个亚组,病理学观察缺氧缺血侧脑组织切片,RT-PCR方法检测GDNFmRNA的表达。结果:病理学观察21d电针组镜界清楚,神经细胞排列有序,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不明显,细胞轮廓及核仁较清晰。GDNF的表达电针组3d、7d、21d与模型组比较,均表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够促进GDNFmRNA的表达,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发挥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不同时间段缺血侧皮层p-JAK2、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按区组随机化法将1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组取"百会"、"大椎"穴,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分别于缺血后2 h,1、3、7 d和21 d后取材,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缺血侧皮层p-JAK2、p-STAT3的表达变化。结果:(1)在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未发现明显p-JAK2、p-STAT3表达;(2)模型组p-JAK2、p-STAT3与同时间段假手术组比较表达量均增多(P<0.05),其中以1 d组表达量增高最为显著;(3)电针治疗组中,1、3、7 d组与同时段模型组相比p-JAK2和p-STAT3的表达量均减少(P<0.05)。结论:脑缺血后磷酸化JAK2、STAT3的超量表达,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激活,可能为脑损伤加重的机制之一。脑缺血后电针治疗可下调p-JAK2、p-STAT3的表达水平,降低其磷酸化活性,阻断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  相似文献   
96.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是脑生长发育和产生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气血失常也是脑病发病的主要病机;而针灸有调理气血的作用,针灸一直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并且取得了满意疗效.缺血性中风主要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痉挛引起血流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97.
针刺调节MAPK/ERK通路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ERK)通路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又分为2h、1d、3d3个亚组,后2组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组针刺百会、大椎穴,每天1次,分别治疗2h、1d、3d。每组均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及Y迷宫测试,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l区、CA3区磷酸化EPK(p-EPK)阳性细胞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总和(Dsum)。【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Y迷宫测试时间显著延长(均P〈0.01),电针1d、3d组可显著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缩短Y迷宫测试时间,与模型组及电针2h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O.01)。假手术组无p-EPK阳性细胞表达,模型组CA1区和CA3区Dsum显著升高(均P〈0.01),电针各组CA1区、CA3区Dsum,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电针1d、3d组Dsum降低幅度显著大于电针2h组(均P〈0.05)。【结论】电针可以通过调节MAPK/ERK通路,降低p-ERK在脑缺血早期的表达,从而改善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针刺三皇穴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N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坦索罗辛口服,0.2mg/次,1次/d,连续服用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双侧三皇穴治疗,针刺得气即可,留针30min,1次/d,连续8周。治疗后观察两组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23/30,P0.05)。结论:针刺三皇穴治疗肾阳虚型CN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
目的:比较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健康受试者初级运动皮层(M1)皮质脊髓兴奋性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针刺后效应规律。方法:采用同体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纳入15名健康受试者,所有健康受试者共接受3个阶段的试验观察,分别为EA0组(单独接受电针1次)、EA6h组(1 d内接受2次电针刺激,2次干预间隔6 h)和EA48h组(3 d内接受2次电针刺激,2次干预间隔48 h),各阶段之间洗脱期为1周。各组均直刺左侧合谷23 mm,并且在合谷穴向左旁开0.5 cm处再直刺1针,连接HANS-200A韩氏电针仪,予连续波,频率2 Hz,给予运动阈值以上的刺激强度(肉眼可见局部肌肉明显跳动,且健康受试者耐受为度,1~2 m A),留针30 min。运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的单脉冲模式,检测首次电针前(T0)和末次电针结束后即刻(T1)、2 h (T2)、24 h (T3)健康受试者左侧第一背侧骨间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波幅、潜伏期(LAT)、静息运动阈值(r MT)以及凹槽钉板试验(GPT)完成时间。EA6h  相似文献   
100.
梳理文献中针灸治疗过程产生舒适感的阐述,并探讨其生物学基础;对舒适度进行简单的分级,指出针刺治疗过程中取得舒适感的重要意义。考虑到现代临床对治疗少痛化和无害化的追求,目前针灸临床中应提倡和普及糖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