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血塞通、甘露醇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红霞  魏琦  王凯  窦纪霞 《临床荟萃》1999,14(24):1118-1118
我院1997年6月至1999年4月将收治的16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分别采用血塞通和川芎嗪加甘露醇进行治疗,现将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8例ACI患者,年龄≥49岁,男96例,女72例,均为首次发病,于发病72小时内入院,无糖尿病及心、肺、肝、肾病史;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处于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肢瘫症状,CT扫描可见脑梗死灶。男女患者分别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A组和B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发病和开始给药时间、入院的平均动脉压及血脂、血糖水平等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受治疗和预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手术患者压疮的干预性研究进行综述。重点论述了手术压疮的概念、常见危险因素、评价标准及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手术患者采用修订版braden量表对患者评估,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利于预防术中压疮的形成,降低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3.
54.
55.
国内外学者运用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等方法,对疟原虫、日本血吸虫、丝虫等组织和血管中寄生的虫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本文便对肝吸虫病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进行测定,以探讨肝吸虫病人的免疫功能状况及免疫病理机制。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肝吸虫病人组:1996-04~1996—08经哈尔滨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免疫学诊断阳性,粪便检查虫卵阳性的初诊、未经治疗过的病人21例,其中男19例,女2例。年龄16~63岁。1.1.2正常人对照组:经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和本课题组进行肝吸虫病流…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公职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方法对该人群2003、2008和2012年共9296人份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731人,女4565人,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体质量和性别对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影响。结果男、女人群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16.6%、15.4%,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65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35岁和35~49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于65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此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体质量指数升高而上升,肥胖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超重人群;且超重和肥胖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高于体质消瘦和体质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公职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及女性年龄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Si O2粉尘刺激NR8383细胞后TNF-α,IL-1β,TGF-β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方法:细胞接受不同剂量粉尘刺激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的改变,筛选出细胞存活率比较高的剂量。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10μg/cm2组、20μg/cm2组和40μg/cm2组,接受粉尘刺激12 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TNF-α,IL-1β,TGF-β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随着染尘剂量的提高,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80μg/cm2组细胞存活率最低。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10μg/cm2组、20μg/cm2组和40μg/cm2组TNF-α,IL-1β,TGF-β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尘剂量的递增,TNF-α,IL-1β,TGF-β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逐渐增高。结论:粉尘刺激可以引起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对正常和辐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细胞(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cell,BMHC)的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及bc1-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阐明其防护放射性造血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照射前24h,GEN以160 mg/kg体重剂量给予小鼠灌胃,流式细胞仪观察BMHCs细胞周期及增殖能力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MHCs 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GEN可诱导正常小鼠BMHCs细胞周期一过性改变,即给药后1 d,BMHCs增殖抑制,大量细胞阻滞于G0/G1期;给药后2 d,GEN诱导BMHCs由G0/G1期向S期转换,S期细胞明显增多;4d后逐渐恢复正常.②照射前24 h给药,GEN可减少射线导致的BMHCs增殖抑制,使照后阻滞于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细胞增殖能力较强.同时,GEN预处理组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较高.结论 改变BMHCs细胞周期、降低BMHCs的辐射敏感性、抑制BMHCs凋亡和提高残留BMHCs的增殖分化能力可能是GEN防护放射线造血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GS)表达的影响。方法DM大鼠接受1%、5%牛磺酸处理2周、1个月、2个月后取视网膜,用RT—PCR、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法检测牛磺酸对视网膜GS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DM后1个月,视网膜中GSmRNA表达开始减弱,随病程延长下降显著。DM2个月时整个视网膜GS免疫染色明显变浅,尤以MOiler细胞胞体、内网状层、节细胞层变化最明显。牛磺酸干预可以增强视网膜GS的表达。结论牛磺酸可以通过增加DM视网膜GS的表达,改善DM引起的谷氨酸兴奋毒性,从而保护视网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