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犬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颅面部骨缝组织在张力作用下的变化.方法 制作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扩张器,并用口腔矫形测力器测定其最大力值为3.5 N.选择8周龄杂种犬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全麻下,去除硬腭中部后部骨质,缝合口腔和鼻腔侧黏膜,形成宽约8 mm的腭裂模型.实验组将NiTi-SMA安置在硬腭上,分别于牵张后3、7、14、28、56 d处死动物,并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 电镜下腭骨-上颌骨缝牵张,首先表现为组织断裂,渗出,细胞死亡,随后是骨和纤维生成细胞群增殖活跃,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功能增强,最终恢复正常缝组织结构.结论 电镜下可以区分缝细胞的类型和功能状态,提示缝牵张是组织修复与再生并存的过程,张力引发细胞反应特别是成骨反应是导致骨缝增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制备的个性化纯钛假体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效果。方法:采集4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CT图像数据,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患者头颅树脂模型,并进行精确数字化设计,将设计数据输入数控车床,制备出个性化纯钛假体,置入患者下颌骨预定的位置。结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为患者制备出个性化纯钛假体,假体置入下颌骨预定位置。术后4例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随访1~4年,面部形态恢复满意。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制备出的纯钛假体可以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该方法具有设计精确,手术时间短,面部形态改善明显的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机动车导致行人受伤是常见的交通伤之一,虽人数很少但死亡率却高达13%。本研究从较大的群体范围作一深入的调查。根据1994年~1996年进入洛杉矶国家创伤数据库的5000例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将病人分成三组:未成年组(<15岁),成年组(15~65岁),老年组(>65岁)。分析指标包括死亡率、总住院日、ICU住院日、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改进后创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以研究细菌内毒素与皮肤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取正常皮肤按黄勇等方法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后,分为1个对照组及6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与终浓度为0.005、0.010、0.050、0.100、0.500和1.000μg/ml大肠杆菌LPS(E.coli055:B5)培养,对照组为DMEM培养。分别通过MTT比色法及细胞计数法观察各组1~9d吸光度(A)值和细胞数量的变化;于LPS加入后7d细胞处于融合状态时,通过^3H-脯氨酸掺入、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测细胞胶原合成量的变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A值增加,于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μg/ml组A值降低,于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促进细胞胶原合成,且0.100μg/ml组作用达高峰(P〈0.05),1.000μg/ml LPS抑制细胞胶原合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分别于3~6d、1~6d、3~6d、2~6d及3~6d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μg/ml组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于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PS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但过高浓度LPS则产生抑制效应。提示一定量的细菌内毒素可能有利于皮肤创面愈合,当内毒素过多时将对创面愈合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犬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颅面部骨缝组织在张力作用下的变化.方法 制作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扩张器,并用口腔矫形测力器测定其最大力值为3.5 N.选择8周龄杂种犬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全麻下,去除硬腭中部后部骨质,缝合口腔和鼻腔侧黏膜,形成宽约8 mm的腭裂模型.实验组将NiTi-SMA安置在硬腭上,分别于牵张后3、7、14、28、56 d处死动物,并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 电镜下腭骨-上颌骨缝牵张,首先表现为组织断裂,渗出,细胞死亡,随后是骨和纤维生成细胞群增殖活跃,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功能增强,最终恢复正常缝组织结构.结论 电镜下可以区分缝细胞的类型和功能状态,提示缝牵张是组织修复与再生并存的过程,张力引发细胞反应特别是成骨反应是导致骨缝增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烧伤,尤其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往往合并腑部烧伤。在烧伤畸形的晚期整复中,腑部瘢痕挛缩畸形较常见,且影响肩关节功能,此类患者皮源匮乏,修复难度较大。本研究分析1997年以来我科收治的32例(44例次)严重腑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采用腑窝后方局部瘢痕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适合该类患者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7.
表皮细胞膜片与猪去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的移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鼠表皮细胞膜片与猪去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移植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以SD乳鼠的第3代表皮细胞制备细胞膜片,高渗盐水/氢氧化钠法制备猪去细胞真皮基质。36只SD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别行去细胞真皮基质与表皮细胞膜片复合移植和单纯表皮细胞膜片移植。结果两组创面术后均未见对移植物的急性期免疫排斥反应,第2、4、6周复合植皮组移植物成活率分别为(77.05±4.69)%、(83.12±5.13)%、(90.66±4.87)%,与细胞膜片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移植物收缩率显著减低,分别为(9.84±2.33)%、(18.97±3.40)%、(25.92±3.11)%(P<0.05)。复合植皮组上皮化良好,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基底膜结构完整。结论复合移植适用于修复全层皮肤缺损,能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68.
三种组织内源性生长因子含量变化与创面修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源性生长因子含量变化对创伤修复结局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和改进的 Cortas 法测定34例瘢痕和肉芽创面组织匀浆中 EGF、TNF 和 NO 含量变化,并探讨这三种因子含量变化与组织修复效果的关系。结果以上三种因子含量在瘢痕组织显著高于溃疡创面肉芽组织,其中以男性或青少年以及伤后1~2年患者的标本更为明显。结论创面内源性生长因子含量不足或过多分别是溃疡形成与瘢痕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9.
我们选择47例TBSA>30%的烧伤病人,对比在切削痂植皮手术时,肢体结扎止血带切削痂,不松止血带止血而直接植皮与同期先松止血带、行创面止血后再植皮的效果,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植皮区血肿发生率、植皮成活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术后植皮成活率无显著差异;不松止血带组病人术中单位切削痂面积出血量显著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研究结果提示,四肢切削痂后不松止血带直接植皮成活率无影响,并能明显减少术中病人出血量、节约术中用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对病人的二次打击、平稳渡过休克期和围手术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采用指蹼矩形瓣联合双指侧三角瓣整复指蹼瘢痕挛缩畸形。方法:2003年1月以来,采用指蹼矩形瓣联合双指侧三角瓣整复指蹼瘢痕挛缩畸形者4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5例;多个指蹼瘢痕挛缩畸形者42例,总计指蹼瘢痕挛缩畸形139例次;烧伤面积最大者95%,最小者2%;年龄最大者54岁,年龄最小者2岁;烧伤至整复间隔时间最长者10年,最短者5个月,平均2年。结果:139例次指蹼瘢痕挛缩畸形,经指蹼矩形瓣联合双指侧三角瓣转移修复后,各指蹼瘢痕挛缩彻底松解,经6个月~5年随访,效果十分满意。结论:采用指蹼矩形瓣联合双指侧三角瓣,指蹼瘢痕瓣血运良好,术后早期即可开始功能锻炼,远期观察未见挛缩,有利于掌指关节及指蹼的功能恢复,是指蹼瘢痕挛缩畸形修复可供选择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