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许娜 《当代医学》2016,(1):151-152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口服,每次70 mg,每周1次)联合钙尔奇D(口服,每次1片,每天3次)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钙尔奇D(用法及用量与观察组一致)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腰椎BMD为(1.17±0.05)g/m2,股骨颈BMD为(0.97±0.06)g/m 2;对照组腰椎BMD为(1.01±0.06)g/m 2,股骨颈BMD为(0.82±0.04)g/m 2;治疗后,观察组腰椎L 2~4、股骨颈骨密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为(1.98±0.81)分,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为(4.85±1.11)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患者骨密度,改善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究CD44、CD133耦连miR-425装载纳米脂质体对结直肠癌干细胞PDL-1表达的下调作用.方法选择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分选出CD44、CD133/1+细胞,进行miR-425装载纳米脂质体转染,分为对照组(转染con-trol载体)、实验组(转染miR-425慢病毒载体),空白组以纳米脂质体代替,测定干细胞生长状态,检测PDL-1表达水平.结果分选的CD 133/1+细胞呈圆形,12 h后开始贴壁生长,状态良好.q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的miR-425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82.44±22.19),对照组与空白组分别为(1.84±1.11)和(1.67±0.9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MTT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组(0.78±0.22)、对照组(0.81±0.17)比较,实验组(0.24±0.15)的HCT116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空白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48±0.14)与(0.51±0.18),都明显高于实验组的(0.30±0.11).Western blot检测分析显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的PDL-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3±0.13)、(0.76±0.21)和(0.82±0.1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结论CD44、CD133耦连miR-425装载纳米脂质体能抑制结直肠癌干细胞PDL-1的表达,从而显著抑制干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干扰素-α(IFN-α)对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进展期MPN病例,其中包括76例JAK2V617F突变阳性或阴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34例JAK2V617F突变阳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分别接受IFN-α及羟基脲(HU)治疗半年以上,分析其临床数据,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 JAK2V617F(+)的ET及PV患者,IFN及HU治疗组间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5% vs. 85.7%;87.5% vs. 83.3%,P>0.05),IFN治疗组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HU治疗组(84.2% vs. 52.4%;87.5% vs. 50.0%,P<0.05)。JAK2V617F(-)的ET患者,IFN和HU治疗组间总缓解率(82.4% vs.78.9%)及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58.8% vs. 57.9%)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IFN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栓事件、脾肿大、骨髓纤维化发生率均较HU治疗组低,且HU治疗组血液学(1~2级)不良反应较IFN组更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AK2V617F突变阳性的ET和PV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无疾病进展生存,且对JAK2V617F阳性PV患者摆脱静脉放血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国内改进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组、头穴丛刺组、尼莫地平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区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查VEGF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缺血组大鼠比较,头穴丛刺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额叶皮层和海马区VEGF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头穴丛刺法能上调VEGF在慢性脑缺血大鼠中的表达,减轻大鼠的缺血缺氧情况,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状况.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及诊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一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病例经血清固定电泳、骨髓形态学、细胞免疫分型等检测结果证实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经过8个疗程的化疗后,恢复良好,目前仍在定期随访之中。结论 WM有特殊的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的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如果遇到单克隆IgM增高的病例,建议要考虑到WM的可能性,进一步完善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检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斑块关系的作用.方法 选取65例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患者(病例组)和50例对照患者(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CAA斑块检出率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病例组CAA斑块检出率为64.62%(42/65),较对照组的22.00%(11/5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轻度狭窄34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2例;对照组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3例,重度狭窄0例,两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A斑块与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监测CAA斑块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五味子多糖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五味子多糖对SKOV3细胞抑制率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五味子多糖对SKOV3细胞细胞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的五味子多糖细胞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比较,五味子多糖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 <0.05);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五味子多糖具有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9.
探讨双氢青蒿素诱导人胰腺癌JF-305细胞凋亡作用及活性氧在双氢青蒿素诱导JF-305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采用MTT法考察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对人胰腺癌JF-30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Hochest 3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Annexin V荧光染色法检测JF-305细胞凋亡的变化,DCFH-DA检测凋亡过程中活性氧(ROS)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Bcl-2,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Cyto C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相比,双氢青蒿素作用JF-305细胞48 h,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细胞被阻滞于G2/M期;细胞出现核浓缩聚集、碎裂的凋亡形态,细胞凋亡比例升高(P0.05);DCFH-DA检测双氢青蒿素给药组细胞ROS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作用后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蛋白表达比例升高,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Cyto C蛋白表达升高。双氢青蒿素能诱导JF-305细胞凋亡,其凋亡过程可能与ROS的生成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50.
MALDI质谱成像技术(Maldi tof ImagingMass Spectrometry,MALDI-IMS),是利用MALDI质谱技术将得到的蛋白组学数据,结合计算机辅助成像产生分子图像,进而描绘出组织上已知及未知分子分布情况的新技术。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很多领域,如动植物生理学、病理学[1-3]、药物研发[4-6]等。1样品制备技术MALDI质谱成像实验的关键是样品的制备[7],它主要包括冰冻切片的制备和基质的选择及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