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55篇 |
内科学 | 4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43篇 |
外科学 | 76篇 |
综合类 | 107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4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9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AB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法:58例AB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28)行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手术和对照组(n=30)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病例。观察组3例因十二指肠镜术中插管困难,3例乳头部结石嵌顿,2例有残余结石,行第2次择期十二指肠镜手术,8例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1例术后3 d病情恶化,行手术清创引流,6例有残余结石。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3.57%和16.6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ABP疗效较为理想,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7例为LC组,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为OC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LC组临床疗效优于OC组,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围手术期IAP和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和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别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和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银染技术测定58例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AP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胰腺癌组治疗前血清IAP增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临床TNM分期有明显相关性。行根治性手术组(32例)术后血清IAP显著性降低(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显著性增高(P<0.01);而姑息性手术组(26例)血清IAP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提示胰腺癌患者血清IAP和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有关,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IAP和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自制膀胱穿刺造口活片式套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9年 6月 ,我们研制了一种膀胱穿刺造口活片式套管 (已获国家专利 ) ,利用该套管在膀胱穿刺后直接置入三腔 Foley′s管作持续引流。临床应用2 4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均为男性 ,年龄 68~ 85岁 ,平均 76岁。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心、肺、脑并发症 1 8例 ,神经源性膀胱 4例 ,晚期前列腺癌 2例。均因尿潴留反复导尿致尿路感染而行永久性膀胱造口。 1 4例住院治疗 ,1 0例门诊治疗。1 .2 制作及使用方法穿刺器构造 :穿刺器由锐性穿刺芯及活片式套管组成。穿刺芯呈前端锋利的圆柱体 ;活片式套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钛板联合植入式钛钉对颌骨骨折患者颌骨功能、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04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钛板组与微创钛板联合植入式钛钉组,每组52例,微创钛板组采取微创钛板内固定治疗,微创钛板联合植入式钛钉组采取微创钛板联合植入式钛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颌骨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微创钛板联合植入式钛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微创钛板组(P0.05);术后咀嚼功能、开口功能及颌面部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微创钛板联合植入式钛钉组患者咀嚼功能、开口功能及颌面部评分均明显低于微创钛板组(P0.05);观察组术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微创钛板联合植入式钛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微创钛板组的15.38%(P0.05)。结论与微创钛板手术方式相比,微创钛板联合植入式钛钉对于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好,患者咀嚼功能、开口功能及颌面部恢复快,且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作者自行设计制作的螺纹异体皮质骨椎间融合支架(aliograft interbody fusion cage,AIFC)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20~72岁,平均48.5岁.Ⅰ~Ⅱ°滑脱17例,Ⅱ~Ⅲ°滑脱7例,退行性腰椎不稳3例.前路手术3例,后路手术24例,其中15例同时行内固定,手术共植入AIFC 39个,其中一个间隙植入2个9例,植入1个15例,同时2个间隙各植入1个3例.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21例,良5例,可1例.X线动态观察术后3~4月手术撑开的椎间隙有1~2mm的回落丢失,1例AIFC破裂,全部获骨性愈合.结论AIFC具有足够支撑、维持椎间隙高度功能,抗滑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可避免取髂骨和金属椎间融合器永久植入的一些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腰椎失稳症的理想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非融合技术可以避免椎间盘髓核摘除和脊柱融合固定治疗椎退行性病变导致的椎间盘丧失原有的生物力学功能或加剧蜕变。
目的:总结各种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植入物特点、疗效及置入后生物力学的变化。
方法:作者检索1990/2012 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与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植入物治疗脊柱退行性病变的相关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1条文献。棘突间非融合植入物能撑开病变节段棘突间隙,防止过度后伸,从而增加相应水平椎管横截面积和椎间孔高度,降低椎间盘负荷和小关节负荷,控制异常活动,保持运动功能来预防邻近节段退变,使失稳的腰椎达到正常状态的活动特性,实现动态重建腰椎序列。腰椎棘突间植入物可根据其特性及作用特点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分别以X-STOP和Coflex为代表。由于不同的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植入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适应症状有所不同,应通过鉴别患者的不同发病原因,选择最合适的棘突间非融合器械进行个体化治疗,使其植入后更加符合生理情况应力分布。关键词: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植入物;腰椎退行性病变;生物力学;医学植入物;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36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是一种顽固性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等特点,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所区别。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湿热中阻、肝胃郁热四型,妻辛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段小平米文宁马增翼潘维恩许刚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3):236-237
一、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36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2000 h。吸烟史10余年,平时少量饮酒。因年度大体检入院。查体:肛周清洁,无湿疹,截石位1点距肛缘约5 cm处见一瘘口,局部红肿,压痛,挤压后有淡黄色分泌物流出,周围皮肤质硬,可触及条索状物通向直肠壁内。直肠指诊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6.06μg/L ,其余正常。进一步查胃镜、肠镜、肺部CT检查、甲状腺、腹部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脑电图未见异常。诊断:肛瘘。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住院行肛瘘切除术,术后对症治疗手术切口愈合后出院。出院后地面观察1个月,返院复查,CEA、糖类抗原72‐4均降至正常。结论:飞行合格。目前已飞行110 h ,飞行耐力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