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在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者24 h、72 h、7 d 和14 d时血清MMP-9水平,分析其在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脑水肿在入院72 h时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在发病24 h 内患者血清MMP-9含量已明显升高,发病后72 h达高峰,与脑水肿高峰一致;7 d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第14天接近正常水平.血清MMP-9水平在脑出血后24 h、72 h与水肿体积、水肿比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 脑出血后血清MMP-9随着时间动态变化,MMP-9与脑水肿体积相关,与相对水肿体积相关性更强.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ynamic expressio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of metallo proteinase-9 on brain edema after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Serum levels of MMP-9 in 90 patients with brain hemorrhage and 80 normal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radioimmunoassay on 24 h、72 h、7 d and 14 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s of MMP-9 and brain edema after cerebral hemorrhage.Results Brain edema went up to the peak at 72 h and slowly decline after it. At 24 h, the serum level of MMP-9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72 h according to the peak of cerebral edema, and the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7 d.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0.01). The level of MMP-9 close to normal levels on 14 d. MMP-9 was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edema volume and edema ratioat 24 h and 72 h (P=0.01).Conclusions Serum MMP-9 dynamic changes over time after cerebral hemorrhage. The level of MMP-9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brain edema volume and had more stronger correlation with relative size of brain edema. MMP-9 was correlated with inflammation after cerebral hemorrhage.  相似文献   
102.
河南省一例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病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研究报道1例散发型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sporadic Family Fatal isomnia,sFFI)的临床症状,分析人类朊病毒病(Human prion protein,PrP)基因特征.方法 随访调查1例疑为FF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家族发病史;采集患者脑脊液及抗凝全血标本后Western-Blot检测14-3-3脑蛋白及常染色体PrP基因突变及测序分析;采集患者家族成员抗凝全血进行PrP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PrP基因检测结果,PrP呈D178N/129M/M突变基因型;且脑蛋白14-3-3阳性,这在以往少有报道,提示今后在临床鉴别、诊断人类克.雅病(CJD)与FFI患者时,应注重甄别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结果;14名直系及旁系家族成员PrP基因均未出现突变,且家族内无其他人患类似疾病.结论 该患者为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单发性病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PrP基因突变检测对甄别单发、家族聚集性的致死性失眠症及人类CJD作用重大.该FFI病例为我国首次报道,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和科研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郑州市40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流行现状。 方法 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纳入符合要求的郑州市40岁以上常住人口11 366例,采集 人口学、卒中危险因素、既往用药、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析卒中及其常见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 结果 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共纳入11 366例社区居民,其中卒中患者344例,卒中标化患病率农 村高于城市(3.3% vs 2.5%,Z =-2.649,P =0.004),逐步调整各项影响因素后,卒中的患病率与居 住地为农村呈正相关(OR 1.77,95%CI 1.31~2.38)。心房颤动、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既往发 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比例农村低于城市(P <0.001),吸烟比例农村高于城市(P <0.001)。 结论 郑州市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显著,卒中防控工作应当针对当地卒中防控的薄弱环节, 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卒中社区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4.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 vessel disease, CSVD)可分为散发性和遗传性,散发性CSVD的确切发病机制不明,除环境因素和血管危险因素外,遗传因素也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复杂性状的疾病,散发性C S VD具备多基因易感性的特点,因此,探讨相关的遗传学因素有助于了解散发性CS VD的发病机制。文章对散发性CS VD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及胱抑素C(Cys C)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33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颈部血管超声测定结果,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3组。同期11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第2天和第14天均空腹采血检测血清Cat S及Cys C。结果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Cat S、Cys C水平及两者的比值Cat S/Cys C均有显著差异(P 0. 05);血管狭窄程度越重,Cat S及Cat S/Cys C增高越明显、Cys C降低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管狭窄程度与血清Cat S水平呈正相关(r=0. 475,P 0. 05);第14天时,各组血清Cat S及Cat S/Cys C均较入院时降低,而Cys C较入院时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Cat S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Cys C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Cat S/Cys C比值变化更明显,是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梗死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美国住院医师制度相对成熟,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在不断完善。本文结合自身经历,分析美国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培训的特点,旨在取长补短,为我国的医师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降粘抗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并对药物抗血小板凝聚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3-02-2016-09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2组均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降粘抗栓片治疗,治疗2周后统计2组总有效率,并对比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比积(PCV)、全血还原黏度(RV)、血小板黏附率(PADT)]、SOD、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CF_(1α))水平。结果 (1)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75,P0.05);(2)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组治疗2周后PCV、RV、PAD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SOD活性:治疗2周后2组SOD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抗血小板凝聚机制:治疗2周后2组TXB2均低于治疗前,6-ketoPCF_(1α)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XB2低于对照组,6-keto-PCF_(1α)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粘抗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8.
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包括给予类固醇性激素,例如雌激素单用或与孕激素联合应用,被广泛用于绝经后女性.HRT有助于缓解更年期症状,并被证实可预防骨质疏松.虽然大多数观察性研究显示HRT可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但随后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却与之相悖.文章从药物种类、用药途径、雌激素剂量、开始时机等方面对HRT与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用于干细胞研究的主要来源为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但这两种来源都存在着部分局限性,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干细胞以克服肿瘤形成的潜在性、标本来源的缺乏及伦理学的争议等弊端. 目的:分离培养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人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对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进行观察;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34 、CD45、HLA-ABC及HLA-DR进行表型鉴定;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中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结论: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从女性月经血中分离培养出干细胞,约2周原代细胞达到80%~90%融合,细胞呈漩涡状、网状、辐射状.传代后能稳定生长,可见纤维样细胞形态为主导.流式检测结果显示,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CD29强阳性,CD44阳性,CD34 、CD45 、HLA-DR阴性,低表达HLA-ABC.染色显示nestin抗原在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中有表达,约占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10.35±0.51) %.结果表明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物,具低免疫源性;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nestin抗原,为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系统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多种机制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脂质代谢,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该酶含量不足或活性下降将直接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的蓄积,从而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虽然许多研究发现MTHFR基因突变是该酶缺乏或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MTHFR基因突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关系目前颇有争议.文章就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