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3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428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37篇
外科学   367篇
综合类   1046篇
预防医学   462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04篇
  5篇
中国医学   714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攀枝花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12月初诊为NAFLD患者158例,以1∶2比例配对一般情况相似的健康人群316名,所有参与者均随访至2013年12月,主要目标评估NAFLD组和健康人群组MS的发生情况,次要目标评估引起患者死亡的终末事件。结果 NAFLD组和健康组分别有115例(72.8%)、268例(84.8%)完成随访,NAFLD组患者腰围、体质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健康人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NAFLD组MS患病率显著高于健康组(19.1%vs 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发现BMI、TC、HOMA-IR、FBG是影响M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组和健康组发生MS的人群与未发生MS的人群相比,均在腰围、BMI、TG、HDL-C、HOMA-IR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共有10名参与者死亡,其中意外死亡1例,恶性肿瘤5例,心血管疾病4例。结论 NAFLD患者为发生MS的高危人群,提前干预NAFLD有利于减少MS的发生及心血管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间歇声门下吸引(Intermittent Subglottic Secretion Drainage,ISSD)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ISSD对ICU患者VAP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同时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对满足纳入标准的文献使用RevMan 5.3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包括2篇中文,7篇英文,共有1 225例研究对象。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ISSD能明显降低ICU患者VAP发病率,包括早发性和晚发性VAP的发病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P0.05),但对病死率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ISSD对VAP的预防具有积极作用,能缩短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但对于降低病死率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3.
北京的朝阳区有高端的CBD,世界500强企业有2/3在那里落户;辖区内有192个外国领使馆,也有发现相对落后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由于区情特色鲜明,王芮所长与记者聊起来笑着说,我们区的监管对象不是简单的数量概念,而是当量概念。采访话题就围绕着"当量"二字展开。特殊区情区位,创造发展环境王芮所长介绍道,朝阳区是北京市区域最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应用FR功能调节器+MBT技术矫治青少年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的10.0~12.9岁错牙合患者36例,Ⅰ期治疗采用FR-I型功能调节器,Ⅱ期治疗采用MBT固定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前后下颌骨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在SNB角、上下中切牙角的增大,ANB角、上切牙-上颌平面角的减小,前下面高增大,在正常范围内。结论:FR-I型功能调节器+MBT技术矫治青少年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可纠正错牙合畸形,有效改善面型,但要达到长久稳定的咬合关系,有些病例还是需要拔牙治疗。  相似文献   
995.
颈椎“椎骨错缝”三维有限元模型创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椎骨错缝"是颈椎病临床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手法临床干预靶点.结合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探讨颈椎"椎骨错缝"可视化模型的创建方法.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通过颈椎动静态触诊和X线判定发生"椎骨错缝"的患者1例(男性,28岁,身高176 cm,体重69 kg),CT扫描C1-C7(层厚0.75 mm),基于CT数据,应用特定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椎骨错缝"节段(C4-6)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创建.结果:重建出的颈椎"椎骨错缝"三维模型证实,参照相邻椎体序列,C5椎体发生明显的三维空间位置异常,空间位移是向下平移0.9 mm,绕X轴顺时针旋转4.5°,呈现后仰式错缝,并能对错缝导致关节异常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结论:本研究提出的颈椎"椎骨错缝"的建模思路与方法可靠,为后期手法矫正"椎骨错缝"的机制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我们对收治的53例儿童慢性乙型肝炎予抗病毒治疗,旨在探讨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对象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所有患儿均为南京市第二医院2000年6月到2007年5月资料较完整的住院及门诊小儿慢性乙型肝炎,以a干扰素为主,部分联合或单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并进行0.5~5.0年随访.  相似文献   
997.
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为莺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茎.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具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痰咳气喘[1]等症.在我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多为野生,主要分布于湖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南、陕西...  相似文献   
998.
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卧床休息、牵引、针灸、手法、药物等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充分显示了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其治疗上规范化、疗效评价标准客观化等方面有待今后解决。  相似文献   
999.
背景:Ⅰ型胶原是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所分泌的特异性胶原蛋白,所形成的网状结构也是成骨细胞矿化功能实现的前提,也是反映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的重要指标。诸多报道反映了应用单味黄芪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功能,但缺少有关黄芪促进Ⅰ型胶原分泌及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分泌Ⅰ型胶原能力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分为用含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培养的对照组,分别加入相应体积分数黄芪注射液培养的黄芪组,于培养1,3,5,7,9 d 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以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黄芪注射液干预6 h后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蛋白α1 mRNA的表达情况,并用in cell western方法测定培养6 d时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 结果与结论:从培养3 d开始直至培养9 d,与对照组比较,各体积分数的黄芪注射液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 (P < 0.05),这一趋势在培养7 d时达到最高峰。不同体积分数的黄芪注射液均能促进COLLα1 mRNA的表达,尤其以15%的黄芪作用明显。以15%和10%的黄芪注射液培养的成骨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果证实,黄芪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泌Ⅰ型胶原的能力,但具有一定的量效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对比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UR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我院60例上尿路结石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PCNL组与URL组,各30例。统计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用时、Ⅰ期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减少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用时、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PCNL组I期结石清除率较URL组高(P<0.05);PCNL组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率与URL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URL,无管化微通道PCNL治疗对上尿路结石患者,I期结石清除率较高,不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未延长术后尿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