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83篇 |
免费 | 325篇 |
国内免费 | 2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1篇 |
儿科学 | 53篇 |
妇产科学 | 165篇 |
基础医学 | 387篇 |
口腔科学 | 83篇 |
临床医学 | 1412篇 |
内科学 | 486篇 |
皮肤病学 | 32篇 |
神经病学 | 165篇 |
特种医学 | 18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30篇 |
综合类 | 2450篇 |
预防医学 | 910篇 |
眼科学 | 135篇 |
药学 | 1020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984篇 |
肿瘤学 | 1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202篇 |
2022年 | 229篇 |
2021年 | 274篇 |
2020年 | 237篇 |
2019年 | 225篇 |
2018年 | 211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196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481篇 |
2013年 | 479篇 |
2012年 | 604篇 |
2011年 | 595篇 |
2010年 | 586篇 |
2009年 | 480篇 |
2008年 | 492篇 |
2007年 | 494篇 |
2006年 | 475篇 |
2005年 | 368篇 |
2004年 | 335篇 |
2003年 | 269篇 |
2002年 | 229篇 |
2001年 | 183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42篇 |
1998年 | 117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6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14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57位患者,将两组患者反复发作的概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在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明显, 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减少影响因素,治疗原发病,对于预防以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既是高校思政工作新要求,也是高校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中医各家学说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核心课程,在学校统筹规划下,通过课前充分挖掘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丰富教学内容,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同时在课后实践、实训及考核形式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旨在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在进一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塑造中医学子良好的医德医风。这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践行了“三全育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盆腔淋巴结HPV-DNA检出率与早期宫颈癌临床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HPV-DNA检出与组织病理学确定的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HPV通用引物PCR直接测序法扩增31例官颈癌原发部位肿瘤组织及盆腔淋巴结组织HPV-DNA L1区基因序列,分析淋巴结组织中HPV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31例盆腔淋巴结中HPV-DNA检出率为58.1%.13例组织病理学确认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HPV-DNA检出率为84.6%.18例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盆腔淋巴结 HPV-DNA检出率为27.8%.盆腔淋巴结组织病理学确认转移与HPV-DNA检出有关.组织病理学检查和HPV-DNA检测均提示阳性淋巴结中闭孔、髂内、髂外这三组淋巴结占90%以上.结论 盆腔淋巴结HPV-DNA检出阳性是一个有意义的淋巴结转移预测因子.闭孔、髂内、髂外三组淋巴结是最主要的前哨淋巴结.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基于“湿热”理论的基础对危重症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清热祛湿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清热祛湿方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氯己定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口腔情况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牙菌斑指数、口腔真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牙菌斑清除率与p 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方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急危重症行机械通气患者口腔并发症,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正>1病例患者男性,52岁,主因“间断胸痛10月,加重1周”于2020年4月8日晚18时入院,查体:T 36.5℃,P 65次/min,R 20次/min,BP 96/67 mmHg(1 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3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2017年因咯血于北京某医院诊断“大动脉炎”,予以“强的松”冲击治疗配合“环磷酰胺”治疗,病情稳定,激素停用3月。10月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心前区胸痛伴出汗,无其它不适症状,休息后3~5 min后缓解,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且与活动有关,每次发作后经休息后持续3~5 min后可缓解,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70例ICU机械通气肺不张行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70例共80次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完全有效40.0%,有效40.0%,部分有效14.2%,无效5.7%,总有效率94.23%。PaO2由治疗前(53±6)mm Hg升至治疗后(89±9)mm Hg,无并发症。结论ICU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大鼠脱离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脱离(RD)后1、3、6、12、24、48、72 h组,每组6只大鼠12只眼。视网膜下腔单次注射1.4%透明质酸钠致上半侧视网膜隆起建立RD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不同时间点EPO和EPOR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PO和EPOR在视网膜中定位表达的情况。结果 EPO和EPOR的mRNA表达水
平在RD后均上调,均于RD后48 h达到高峰,分别于RD后6、12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EPO和EPOR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在RD后均增高并在RD后48 h达到高峰,均于RD后3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视网膜自神经节细胞层至光感受器细胞的内外节均有EPO弱表达,RD后48 h视网膜相应部位呈强阳性表达;正常视网膜自神经节细胞层至光感受器细胞的内节均有EPOR表达,RD后48 h视网膜相应部位呈强阳性着染。结论 RD后大鼠视网膜EPO和EPOR表达均逐渐增强,48 h达到高峰;大鼠神经视网膜大部分层次能表达EPO和EPOR。 相似文献
48.
49.
跟骨解剖支持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设计跟骨解剖支持板并研究其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跟骨生物力学和骨折机理的探讨,设计了一种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新型跟骨解剖支持板,并应用该钢板治疗跟骨骨折38例(46足).其中39足经过6个月以上随访(6~46个月,平均14.6个月).均行跟骨侧、轴位X线片和印横轴位、冠状位检查,按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骨折10足,Ⅲ型骨折17足,Ⅳ型骨折12足.手术前后对Bohler角、Gissane's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Mar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 术后4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腓肠皮神经损伤,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术后功能评价显示:优21足,良15足,可3足,优良率达92.3%.结论 跟骨解剖支持板设计合理,结构性能良好,对其进行的多项生物力学测定表明该板可达到跟骨骨折固定的要求.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为治疗跟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巨大儿与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相关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8月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生产的产后6~8周产妇,随机入组100例分娩巨大儿的产妇作为试验组和100例非巨大儿的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分组讨论巨大儿产妇与非巨大儿产妇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膀胱最低点和宫颈外口距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直肠膨出的高度、尿道内口形态及肛提肌裂孔面积。结果:试验组发生膀胱膨出67例,压力性尿失禁33例,子宫脱垂3例,直肠膨出4例;对照组发生膀胱膨出26例,压力性尿失禁13例,子宫脱垂0例,直肠膨出0例。试验组膀胱膨出、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裂孔增大、直肠膨出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前及孕期健康宣教及科学指导避免生产巨大儿的意义重大,盆底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因其准确、简便、立体、无创可作为评估产后是否存在PFD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