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偏瘫类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64例根据家属意愿分为康复组25例和联合组39例;2组均予运动训练,康复组在运动训练基础上予作业疗法,联合组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作业疗法,疗程共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和M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康复组(均P<0.05);联合组患儿上肢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2.1%,高于康复组的总有效率60%(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作业疗法能显著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和中枢协调障碍(Centralcoordinationdisturbance,CCD)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0~9个月的100例脑性瘫痪患儿和中枢协调障碍患儿进行早期干预,采取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早期干预的患儿经过3~6个月,平均4个月规范化治疗,总有效率达96%,年龄越小正常化率越高.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正规康复方法可以减少残疾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按摩督脉和夹脊穴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侧弯反射、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按摩督脉和夹脊穴治疗.2组...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初步评价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湖南省儿童医院162例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儿家长是否接受并全程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早期手功能训练及针刺等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结束后针对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评分(评分越高代表相应临床表现越明显)及神经肌电图CMAP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从治疗后评分来看,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中上干型及下干型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而两组全干型临床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肌电图CMAP变化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全干型临床有效率及肌电图CMAP恢复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上干型及下干型则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效果总体满意,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45.
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我国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痉挛型脑瘫是小儿脑瘫的最常见类型,常常表现为四肢、头面部及全身肌肉的痉挛。目前,西医临床对于痉挛型脑瘫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痉挛、改善患儿运动障碍的康复训练为主。而以针灸疗法、中药熏蒸法、蜡疗、穴位埋线及推拿为代表的中医外治法对于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全面检索国内外相关医学数据库近10年来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7篇文献,以有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指标进行Meta分析,从合并的OR值来看,在有效率方面针灸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无显著差别,显效率方面针灸治疗优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针灸治疗也优于药物治疗。其敏感性分析未见明显异质性,但漏斗图不对称,存在较大的发表偏倚。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较药物治疗有效,但仍然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回顾病例资料,分析双胎儿脑性瘫痪的患病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1999-09/2004-12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412例脑性瘫痪中的40例双胎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出生胎龄、病因、分类及合并症等。结果:此组病例中双胎儿脑性瘫痪构成比为9.71%。①40例中出生顺序为第一产儿16例,第二产儿14例,剖腹产儿10例。男24例,女16例。②40例中出生胎龄为28~32周12例,~37周20例,~42周8例。出生体质量:1500~2000g18例,~2500g12例,~3000g6例,3000g以上4例。③40例中为双胎之大22例,为双胎之小18例,且双胎之大者较双胎之小者病情重;并有20例双胎均患脑瘫,且均为同性双胎。患脑瘫者其同胞为正常儿6例,其同胞宫内死亡4例。④致病因素为早产32例,窒息16例,未发现家族史及遗传病史。⑤40例中痉挛型脑瘫32例,手足徐动型6例,混合型2例。双瘫10例,四肢瘫26例,偏瘫4例。合并智力低下16例,语言障碍6例,视力障碍14例,听力障碍10例,小头畸形4例,癫痫8例,营养不良8例,佝偻病14例。⑥头颅CT正常12例,异常28例;脑电图正常16例,异常24例。结论:双胎儿脑性瘫痪多为同性双胎,窒息、早产、低出生体质量为双胎儿易患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双胎之大较双胎之小病情重,同性双胎较异性双胎易患脑性瘫痪。临床分型以痉挛型为主,且有多种合并障碍如智力低下等,头颅CT和脑电图异常率较高。提示双胎是脑性瘫痪的独立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监护和治疗。  相似文献   
49.
痉挛肌治疗仪配合运动治疗痉挛型瘫痪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痉挛肌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等在小儿痉挛型瘫痪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90例痉挛型瘫痪患儿在进行运动疗法等治疗的同时予以痉挛肌治疗,治疗开始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测肌张力变化,关节量角器法测定手掌屈角、足背屈角、股角。结果治疗后,所有痉挛型瘫痪患儿肌痉挛均不同程度缓解,平均降低到1级左右,且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手掌屈角、足背屈角分别改善至(78.23±3.69)°、(78.17±2.94)°,股角扩大至(73.56±1.05)°(t=22.84,28.81,22.29,P均<0.01)。结论痉挛肌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瘫痪,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能。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脑瘫类型、合并损伤及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神经肌电诱发电位仪对340例脑瘫患儿行BAEP检查和分析。结果:脑瘫患儿BAEP异常率为22.9%,并发智力低下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无智力低下的患儿(P<0.01);高危因素中宫内感染、黄疸和颅内出血与BAEP异常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黄疸和宫内感染是高度危险因素;脑瘫并发听神经通路损伤的发生率较普遍,其中混合型和手足徐动型发生率更高。结论:宫内感染和病理性黄疸是脑瘫患儿听神经通路损伤的高度危险因素,BAEP应作为脑瘫患儿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