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1.
目的:探讨揉髌手法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而探讨揉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手法组、针剂组、模型对照组、假模组和正常组各10只。前3组通过手术结扎并切断右侧臀下静脉、股静脉和大隐静脉造模,假模组显露相应血管但不结扎,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1周后手法组采用揉髌手法分别施术于兔右下肢5周共17次;针剂组右膝关节内每周注射一次玻璃酸钠液,连用5周。其余3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8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右膝关节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模型组软骨组织退变明显,细胞凋亡率(17.25±3.24)%,电镜提示凋亡细胞较多;假模组软骨组织退变明显,细胞凋亡率(16.63±2.13)%,电镜提示细胞结构保存较差;手法组、针剂组软骨组织退变较轻,手法组细胞凋亡率(8.40±2.84)%,电镜提示细胞结构保存较好;针剂组细胞凋亡率(9.50±3.25)%,电镜提示细胞结构保存尚可;正常组软骨组织正常。细胞凋亡率(3.88±1.23)%,电镜提示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与模型组比较,手法组、针剂组和正常组细胞凋亡率均P<0.01,有显著性差别。结论:揉髌手法可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进而维护软骨组织的正常结构。  相似文献   
112.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3.
白药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药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白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2天内症状缓解幅度最大,多数患者治疗4~5天内症状改善达到最佳疗效。治疗组的显效时间为(6.02±2.05)小时,对照组为(5.66±1.98)小时,2组显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比治疗前平均减少4.27分,其中疼痛减少1.03分、肿胀减少0.81分、局部肤色减少1.40分、关节功能减少0.49分、全身症状减少0.54分。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平均减少4.47分,其中疼痛减少1.14分、肿胀减少0.82分、局部肤色减少1.32分、关节功能减少0.57分、全身症状减少0.62分。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疼痛、肿胀、局部肤色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16例,显效24例,有效17,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愈显率66.7%。对照组临床痊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3%,愈显率67.86%。2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药膏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作用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114.
纵隔精原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例资料 患,男,31岁。因胸闷伴前胸痛,胸透发现前纵隔肿块入院。胸部正侧位片示左中上纵隔肿块、密度不均(图1),CT平扫示左中上纵隔较大分叶状软组织肿块,突入胸腔,密度不均,可见稍低密度影及散征斑点状钙化。肿缺紧贴左侧颈总动静脉、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左肺动脉及左心室,但其间脂肪间隙存在(图2)。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低密度影未见强化,肿块内见少量索条状明显强化影(图3)。CT诊断:恶性畸胎瘤。  相似文献   
115.
覃杰  孟晓春  陈少琼  邓星河  单鸿 《放射学实践》2006,21(11):1108-1110
目的:探讨大型垂体腺瘤束腰征的特点及其对诊断大型垂体腺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鞍区肿瘤的MRI,其中大型垂体腺瘤65例,颅咽管瘤40例,脑膜瘤35例。观察其是否具有束腰征、束腰征特征及是否侵犯海绵窦,采用χ2检验两个率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56例大型垂体腺瘤具有束腰征,且100%均侵犯海绵窦。2例颅咽管瘤和1例鞍区脑膜瘤可见束腰征,但未见侵犯海绵窦。93.8%大型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颅咽管瘤及脑膜瘤侵犯海绵窦的概率分别是2.5%、20%。结论:束腰征可作为诊断大型垂体腺瘤的重要依据,大型垂体腺瘤比其它鞍区肿瘤更易侵犯海绵窦。  相似文献   
116.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时将参评人员按其特点分成多个参评组 ,对各参评组分别进行评价 ,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准确。  相似文献   
117.
<正>患者男,25岁,间断复视5年、加重伴视物模糊6个月;既往体健,无外伤史。查体:视物模糊,双眼视力均0.4;瞳孔不等大,双眼眼裂变小、眼睑下垂,双侧颞上部视野缺损,眼球运动受限。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MRI:于中脑、脑桥及左侧丘脑见类圆形囊实性肿块,主体位于中脑,约25 mm×26 mm×28 mm, 边界尚清,平扫CT呈稍高密度,CT值约50 H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